环氧乙烷消毒麻醉机对COPD吸入麻醉患者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

2018-03-19 09:34李娟李卫东丹东市第一医院麻醉科辽宁丹东118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3期
关键词:环氧乙烷插管细胞因子

李娟 李卫东 丹东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辽宁 丹东 118000)

气管插管麻醉是临床十分常用的一种手术麻醉方法,其在术中应用通常可获取满意的麻醉效果。但气管插管麻醉为一种侵入性操作,在患者的麻醉过程中常常会因气管插管造成细菌入侵、感染,而导致继发性肺部感染[1]。因此,在术前做好麻醉机的消毒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就观察分析环氧乙烷消毒麻醉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吸入麻醉患者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4月期间114例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并伴有COPD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7例)与对照组(n=57例)。所有入选患者经相关检查及症状表现分析均显示符合临床上对于COPD的相关诊断标准。观察组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37~72岁,平均(51.3±5.9)岁;对照组中男31例,女26例,年龄范围在38~71岁,平均(50.9±5.6)岁。研究入选患者的ASA麻醉分级均在Ⅰ~Ⅲ级,且入选患者均知情了解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分析组间患者的基本资料显示,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强。

1.2 方法

两组入选患者的手术治疗均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全部患者在术中均选取气管插管吸入麻醉,患者的麻醉诱导均选用异丙酚(1.5~2.0mg/kg)、芬太尼(4μg/kg)与维库溴铵(0.12mg/kg),并给予患者异氟醚(呼气末浓度1.5Vol%)吸入,麻醉维持选用维库溴铵(0.03mg/kg)与异丙酚微量泵注;且患者的呼吸机均选取IPPV(间歇正压通气)模式,依据患者情况将潮气量设置在8~10mL/kg,呼吸频率控制在12~15次/min。其中观察组麻醉中选用环氧乙烷消毒麻醉机,主要是患者麻醉前在XG2.DCE-600型环氧乙烷灭菌器中放置麻醉机应消毒配件,再通过EOCaS灭菌剂实施消毒处理,完成后将消毒配件放置在50˚C的环境下进行12h的通风保存。对照组选用2%戊二醛溶液消毒麻醉机,主要是在患者手术前将麻醉机配件通过2%戊二醛溶液进行10h浸泡、消毒,完成后再常规应用生理盐水对消毒配件进行彻底的冲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全部入选患者在T0(插管时)、T1(插管后2h)、T2(插管后4h)等时间点血清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的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IL-2)、IL-6(或IL-8)、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血清的细胞因子变化情况

患者均通过手术后,观察分析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清各细胞因子水平显示,T2时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较高(P<0.05),而组间在同一时间点的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血清的细胞因子水平对比(n=57,±s,pg/mL)

表1. 血清的细胞因子水平对比(n=57,±s,pg/mL)

组别 时间 IL-2 IL-6 IL-1β TNF-α T0 4568.7±623.7 112.4±14.3 152.6±13.7 401.3±46.2 T1 4786.1±786.4 161.7±15.2 183.4±15.3 529.4±58.1 T2 4982.6±804.3 203.4±18.7 259.8±17.5 788.2±69.4观察组对照组T0 4557.1±703.4 109.6±16.2 149.6±15.2 399.7±45.3 T1 4802.1±802.7 167.3±17.3 186.4±17.3 531.8±60.5 T2 4996.2±876.5 206.8±19.5 264.3±18.6 794.1±82.6

2.2 两组BALF的细胞因子变化情况

患者均通过手术后,观察分析患者不同时间点BALF的各细胞因子水平显示,T2时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较高(P<0.05),组间分析对比,观察组在T1、T2时的IL-2、IL-8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BALF的细胞因子水平对比(n=57,±s,pg/mL)

表2. BALF的细胞因子水平对比(n=57,±s,pg/mL)

组别 时间 IL-2 IL-8 IL-1β TNF-αT0 4265.7±513.4 129.5±16.7 148.3±11.7 426.7±39.7

3.讨论

COPD在临床呼吸内科中比较常见,其为一种将气流受限作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OPD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咳嗽、咳痰、喘息及呼吸困难等,随着病情的进展还易引发呼吸衰竭与肺心病等,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对于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危害严重。在临床手术治疗中气管插管吸入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式,而近年来,有相关临床研究显示,麻醉器械存有污染,造成麻醉中呼吸回路病菌寄居,是引起患者术后肺炎的重要原因,故对麻醉器械实施有效的消毒处理尤为重要[2]。

2%戊二醛溶液是临床常用的医疗器械消毒药物,通常可发挥出良好的消毒效果,且操作便捷、经济性;但其在麻醉机消毒应用中时常也有患者出现明显的气道炎症反应[3]。本研究在COPD患者的麻醉中应用环氧乙烷消毒麻醉机分析对比显示,两组患者T2时的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较高(P<0.05),表明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麻醉均会造成患者出现气道炎症反应;而对组间细胞因子水平对比,观察组在T1、T2时的BALF IL-2、IL-8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环氧乙烷消毒麻醉机可将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减轻。分析显示环氧乙烷存有广谱、高效的消毒作用,并存有较大的穿透力,无损害;且在其应用消毒中残留往往也比较少,而将气道炎症反应减轻。

综上所述,伴COPD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选用环氧乙烷消毒麻醉机进行吸入麻醉,可将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明显减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俞国灿.麻醉机全麻手术后患者肺部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6):3489-3490.

[2]邢祖民.麻醉机消毒方法在吸入麻醉期间对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5):433-436.

[3]史娜,朱彤彤,康琳琳,等.环氧乙烷消毒麻醉机对COPD吸入麻醉患者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10):87-88.

猜你喜欢
环氧乙烷插管细胞因子
二氧化碳制环氧乙烷研究获突破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中国石化扬子分公司环氧乙烷增产增效
美国把环氧乙烷列为有害物 巴斯夫、壳牌、沙索多家化工巨头受牵连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