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会阴水肿研究进展

2018-03-19 13:40周燕玲刘洁球宋玉琼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芒硝红外线栀子

梁 丹,周燕玲,刘洁球,宋玉琼,刘 姣,方 刚

(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200;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产后会阴水肿是指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会阴部出现的充血水肿,大多在分娩后2~3天可自行消退,是产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但严重的会阴水肿局部组织张力高,易压迫神经末梢引起疼痛,给产妇带来心理障碍,从而恐惧排尿、排便,引起尿潴留、便秘、会阴感染、产后出血等,直接影响产妇早期下床活动、子宫复旧以及母乳喂养。现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会阴水肿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中药治疗

大黄与芒硝。大黄为蒽醌类衍生物,主要成分为蒽醌苷,具有泻火解毒、通便、活血化淤功效,同时还能退热、抗感染、止血,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芒硝为硫酸盐类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润燥软坚的作用,能缓解炎性渗出物引起的肿胀。两种药物配合局部使用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收敛脂肪渗液,达到止血、抗感染的目的,从而促进会阴水肿的消退。王威英[1]将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用大黄、芒硝局部外敷,对照组100例用局部冰敷。结果治疗3天后,观察组疼痛、会阴水肿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李爱青等[2]与95%酒精湿敷会阴对比,将大黄、芒硝以1∶3比例研末混合后湿敷会阴疗效更好,且乙醇类过敏者也可使用此方法。赵红艳[3]将经阴道分娩后出现重度会阴水肿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用自制冰袋、大黄及芒硝外敷会阴,对照组用25%硫酸镁湿敷会阴。结果72h内,观察组会阴水肿消退总有效率100%、对照组88.9%(P<0.05)。

芒硝与冰片。芒硝外用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常用于治疗火毒、疮痈。冰片具有清热解毒、防腐生肌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疮痈溃后不敛,同时局部应用冰片还能刺激感觉神经。二者配合使用,可增强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姚菲等[4]将10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1例用冰硝散外敷,对照组52例用50%硫酸镁外敷。评估72h后会阴水肿的消退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98.03%,对照组86.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秋花[5]将41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芒硝120g、冰片10g混匀后局部外敷,对照组用局部湿热敷。结果治疗3天后,总有效率实验组90.91%,对照组5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野菊花与蒲公英。野菊花、蒲公英均为清热解毒药,同时还具有行瘀、散血消肿的作用,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水肿消散,促进伤口愈合。研究表明野菊花、蒲公英两者均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繁殖,预防感染。王雪[6]将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取鲜野菊花、蒲公英捣成糊状,敷于会阴水肿处30min,并用无菌纱布覆盖,每天2次;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伤口。结果实验组会阴水肿消退优于对照组(P<0.05)。

栀子。栀子为茜草科植物,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泻火除烦之功效。酒不仅能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减轻疼痛,同时能抑制皮肤表面细菌的生长,达到消炎的效果。栀子泡于酒中,酒可以使栀子中的京尼平苷析出,加强栀子解热镇痛、抗菌、消炎、利湿消除水肿的功效。祝继荣等[7]将栀子100g捣碎,加至500mL食用白酒内,浸泡6h后,取配制的栀子酒溶液将纱布浸湿,局部湿敷治疗会阴水肿38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何爱姣[8]将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0例用栀子酒局部湿敷,对照组50例用50%硫酸镁溶液局部湿敷。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穿心莲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止痛、抗炎、止痒、镇静、止血、去瘀生新、拔毒生肌,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穿心莲注射用局部应用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提高组织活力,有利于水肿的吸收。黄小嫦[9]治疗80例产后会阴水肿,结果显示应用穿心莲注射液湿热敷与红外线照射加50%硫酸镁湿敷比较,前者改善会阴水肿疗效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药复方。中药复方主要选择具有凉血解毒、消痈散肿、软坚散结等功效的中草药通过君、臣、佐、使配伍,局部应用不仅能杀菌,而且能达到使微血管扩张,统筹兼顾微循环,促进组织液向血管内扩散,使水肿迅速消退的效果。李祥清等[10]、彭天芹[11]从分娩后当天开始分别使用复方黄连液冲洗会阴、蒌叶煎剂湿敷会阴,以预防会阴水肿的发生,取得显著疗效。唐征宇等[12]将经阴道分娩后行会阴侧切的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康复新液湿敷会阴伤口,对照组采用33%的硫酸镁局部湿敷,每天2次,至伤口愈合。结果治疗组产妇前两天会阴伤口水肿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张素珍等[13]将10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产后24h内用如意金黄膏局部冷敷,24h后在使用如意金黄膏的基础上加用微波照射治疗。对照组50例产后即用25%硫酸镁会阴湿敷加微波照射。结果产后72h内会阴水肿消退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自拟方。葛清花等[14]将120例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会阴侧切术后常规护理,包括碘伏消毒,会阴冲洗。治疗组加用中药湿敷方(苦参20g、黄柏20g、地肤子20g、白鲜皮20g、蛇床子20g、百部18g)250mL,浸湿纱布持续外敷会阴水肿处,每日2次,每次1h。结果提示中药湿敷方在改善产后会阴水肿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优势。朱华萍等[15]将40例常规消毒会阴后使用碘伏消毒液局部湿敷,另40例用自制中药湿敷方剂(蛇床子、苦参、土荆皮、百部、马鞭草、黄柏)会阴湿敷联合生化汤口服。结果治疗48h后,后者会阴水肿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前者(P<0.05)。肖红、姚金兰、张慧等[16-18]将自拟中药煎制成150~200mL药液,置于中药熏蒸汽治疗仪中,预热至有蒸汽冒出后,对会阴及肛门熏蒸20~30min,每天2次。结果治疗3天,会阴水肿消退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2 中西医结合治疗

硫酸镁是Ca2+拮抗剂,Mg2+、SO2-4均为极性很强的物质,二者均可改善组织间隙与细胞内的渗透压,通过浓度差促进局组织中的水分吸收,达到消肿的目的,同时硫酸镁还具有改善微循环、促进炎性物质吸收,减轻疼痛的功效。硫酸镁冷敷可使细菌的活力下降,阻止炎症扩散,同时还能抑制组胺等炎性递质的释放,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疼痛,改善水肿,但实际冷敷易导致硫酸镁晶体析出,降低其疗效,而硫酸镁湿热敷一般应在分娩24h后实施,限制了硫酸镁的应用。胡水红[19]将产后会阴水肿6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硫酸镁局部湿敷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黄柏25g,地肤子20g,两面针30g,苍术l0g,蛇床子20g,苦参30g,丹参15g,蒌干50g)水煎后熏洗水肿部位,每次15~20min,早晚1次。结果实验组水肿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3 中药配合理疗

硝黄散加红外线。红外线照射主要通过其辐射的热效应,升高局部组织温度,扩张毛细血管,使血流加快,改善患处血液循环,增强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炎症消散,从而消除肿胀,同时红外线可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局部镇痛的效果。邓娟妹、叶晓霞等[20-21]等研究表明用硝黄散湿敷会阴加红外线局部照射,对于经阴道分娩产妇会阴水肿的改善明显优于50%硫酸镁会阴湿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郑丽千等[22]将100例自然分娩伴会阴重度水肿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产后护理基础上加用红外线照射,每日1次,每次20~30min。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取大黄20g、芒硝50g研成细末,混合后装于无菌敷药袋内覆盖于外阴部,每日1次,每次6h。结果治疗72h后会阴切口水肿消退率观察组100%,对照组84%。

金黄洗剂与场效应治疗仪。金黄洗剂为广西玉林市骨科医院院内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挫伤,软组织肿痛。场效应治疗方法是用场效应治疗仪治疗,能消炎、解痉、消肿止痛,促进机体功能恢复。陈伟惠等[23]用浸泡过金黄洗剂(大黄、黄柏、姜黄、白芷等药物煎制而成)的消毒纱布湿敷会阴水肿处,纱布上以保鲜膜覆盖,将场效应治疗仪的效应带紧贴保鲜膜,调节治疗仪功率为弱,治疗时间30min,每天2次。结果治疗3天会阴水肿基本消退,水肿消退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治疗方法。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与白炽灯。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其中炉甘石收敛、止血防腐、消肿,冰片消炎止痛,珍珠、琥珀清热解毒散瘀、止血生肌防腐,牛黄镇惊清热,硼砂抑菌。而白炽灯照射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增加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功能,促进伤口的愈合,消除局部水肿。王雪琴[24]将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从产后第1天开始治疗,治疗组先给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适量涂于水肿部位,再将60°白炽灯照射会阴,30min,每日两次。对照组会阴给予浸泡50%的MgSO4溶液的纱布热敷,30min,每日两次。结果5天后,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8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针刺加红外线

针刺法是指用针对会阴水肿部位进行多点穿刺放液,可明显减轻局部组织的张力,加之以红外线局部照射,可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改善微循环,减少炎性渗出,减轻组织充血和水肿,同时红外线还能增加白细胞吞噬能力,抑制炎症的扩散,减轻疼痛。针刺加红外线尤善治疗渗出严重的会阴水肿,但需在严格会阴消毒后实施,针刺后应联合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沈翠芳[25]运用针剌加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会阴水肿,治疗组严格消毒会阴后,用6号针头针刺会阴水肿部位皮肤,两针刺点的距离约1cm左右,并轻轻压迫水肿组织,同时加用红外线灯照射60min。灯与会阴部位距离20~40cm。以不烫为准,随时调整。如12h后会阴水肿仍很严重,可同法再穿刺1次。之后单纯采用红外线灯照射,30min/次,每天2次。对照组单用红外线灯照射。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89%。说明针刺加红外线灯照射可改善会阴水肿。

5 小 结

大黄、芒硝、冰片、野菊花、蒲公英、栀子、酒以及中药复方等以局部外敷为主的方法是自然分娩后会阴护理最常用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采用中药配合理疗促进产后会阴水肿的消退。针刺加红外线治疗对于渗出严重的会阴水肿疗效显著,但因其操作较复杂,需在严格会阴消毒后实施,且针刺后应联合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原因限制了临床应用。产后会阴水肿除治疗外,同时应加强护理,保持被褥、内裤的清洁,勤换护理垫,做好外阴的消毒护理,重视心理护理,协助产妇喂奶,保证充足的睡眠,防止会阴伤口感染,促进水肿的消退。

猜你喜欢
芒硝红外线栀子
红外线应用在体检人群的效果探讨
芒硝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中国芒硝矿特征与成因简介
清热消暑山栀子
栀子(赵润怀 摄)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考察芒硝制备玄明粉的过程
红外线控制自动水龙头的设计
六月栀子香
少年情怀,栀子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