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国民”论述研究的学术进路

2018-03-19 15:02袁洪亮
长沙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思想史国民话语

袁洪亮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国民”、“公民”、“人民”等几个与人相关的词汇可以说是在中国近代史时期使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词汇,而置放在整个近代史的长时间段看,它们彼此之间又呈现出词频高峰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史学界对于这些词汇的语义变迁和词汇更替现象进行的相关研究大致可以从思想史、概念史和话语史三个角度进行梳理,研究呈现出从平面、静态、单向度形态向立体、动态、互动演化的形态逐步推进的学术进路。

一 思想史研究视角中的近代“国民”论述

传统思想史研究从以下五个角度展开:1.大量的文章集中阐述历史人物的国民思想、国民观念,如骆郁廷[1]、马忠[2]对孙中山国民思想;梁景和[3]对梁启超国民思想的研究,事实上,对于严复、胡适、毛泽东、李大钊、鲁迅的相关国民思想都有论述。2.对国民思想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进行阶段性宏观论述研究,如印少云[4]、杨汤琛[5]分别从晚清域外游记等视角探讨了现代国民意识的生成和兴起;如张俊霞对20世纪初年国民思潮、车冬梅[6]对清末民初新国民思潮的论述。3.探讨历史事件与国民意识的关系,如黄景睿[7]论述了辛亥革命对国民意识的促进作用。4.论述刊物与国民观念的关系,如赵长征[8]研究了《浙江潮》的国民观。5.对国民意识的比较研究,梁景和[9]比较了国民意识与参政意识并论述了清末国民意识与文化启蒙的关系。

综合而论,思想史研究主要提供了近代“国民”相关讨论的知识,奠定了后继研究的基础。但是传统思想史研究一般根据研究者事先认可的理论预设(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等),确定历史进步的标准,先行界定出一个边界清晰的概念,然后再有选择性地收集史料,进行有价值倾向的论述和判断。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民的思想史研究早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研究套路,大致围绕着背景、内容、过程、代表人物、影响意义、局限性等几个方面展开,越来越固化为僵化的研究模式,思想史模式的研究基本上是平面的和静态的,只能提供知识,很难向纵深推进。况且,“国民”、“人民”这类政治词汇,自从进入中国近代文化、政治场域,其内涵事实上就未曾确定过,词汇使用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各式各样的解读,歧义频发、冲突不断,语义在不断辩争的过程中飘忽流转是此类概念的基本特征,当代学人根据自己的不同理解或各自需要再来界定概念,比如学术界关于国民性概念界定竟然多达20多种,可想而知,结果基本上只是在各说各话了,难免更增缠绕[10]。自然,传统思想史路径的国民研究难有深入和突破。

二 概念史研究视角中的近代“国民”论述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方维规等把起源于德国的历史语义学(概念史)引入到国内,与传统思想史研究路径截然不同,概念史研究自觉摒弃理论预设,拒绝对概念进行价值判断,更不以追求概念的确定性内涵为诉求,相反,转而致力于重现文献中概念的语义生成脉络与流变痕迹,进行所谓概念的知识考古。他们相信,“概念的升降才是把握一个时代思想动向的入手处”,正是基于对“中国思想史上,凡是到了重新定义‘人’的时候,往往是思想产生重大变化之时”的判断,“国民”、“公民”、“人民”等类似词汇的历史考古一时间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概念史研究可谓当代史学研究的一大转向。

概括而言,具体到“国民”、“人民”等词汇的概念史研究成果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词频变化与词汇更替。金观涛、刘青峰[11]依托他们建构的中国近代思想史数据库,根据“国民”、“人民”等词汇的词频,标识词汇出现、峰值、消退的时间节点,展示了“国民”等相关词汇使用次数的变化轨迹,阐述了“国民”、“人民”词汇在使用频率上此消彼长的历史现象。郭台辉[12]还考察了辛亥革命前后以“国民”命名的期刊和社会团体在数量上的变化,论述了辛亥革命前后“国民”概念迅速向社会各个层面延伸的表现。2.强调概念语义漂移的特征。沈松侨[13]详尽阐述了近代“国民”词汇揉杂诸多层复杂而混淆的意义并且语义不断飘移的鲜明特征,指出近代中国“国民”概念在内涵上与西方本源以及转借对象日本都存在着巨大差异。3.概念形成与发展。魏传光[14]等考察了近代“公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4.概念内涵。杨才林[15]等论民国时期的“公民”概念及公民教育,所谓“公民”最重要的是能行使四种政治权利,公民教育即教育国民成为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权责主体的过程。5.概念语义流变。庄蕾、王建华[16]考察革命语境中“群众”内涵的演变,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把群众划分为“左派群众”、“右派群众”到“革命群众”、“落后群众”再到“人民群众”的转变过程。6.概念比较。莫纪宏[17]对比宪法文本中的“国民”、“公民”、“人民”概念;田雪梅[18]比较了“臣民”、“公民”、“市民”和“国民”几个类似概念,指出国民权利、国家归属和国家认同是构成近代国民的三大支柱,近代国民形成的两个条件是“去地域化”和“去奴仆化”。7.毛泽东的“人民”概念研究。蔡克文[19]阐述了毛泽东“人民”概念的形成及特点,指出其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外延归纳到内涵提炼的过程,毛泽东的“人民”概念具有强烈的政治性、鲜明的阶级性、深刻的历史性、足够的广泛性等特点。史坤坤[20]考察了毛泽东的“人民”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所具有的不同内涵。对比传统的思想史研究,从已有的学术成果来看,“国民”(“人民”)概念研究在词频—语义—理论—道路之间的多重逻辑关系得以展开,揭示了相关历史立体的多层面相,从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图景。

三 话语史研究视野中的近代“国民”论述

近十年来,话语史研究的突起进一步把国民概念研究推向纵深,强调考察概念的社会实践功能,注重精英思想与大众行为、概念与历史事件的互动关系。黄念群[21]注意到“‘概念’与福柯所强调的那种作为‘漂浮的能指’的‘话语’特性有相通之点”,建议把“话语”分析引入到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罗志田[22]也希望要“让读者看到思想者怎样思想,并在立说者和接受者的互动之中展现特定思想观念的历史发展进程。”之后许多学者开始尝试把话语分析方法应用到学术研究中,史学界每年都有十几篇以上话语类论文发表,话语研究看似有形成研究热潮的趋势。近现代史领域话语研究成果大多围绕着启蒙[23]、革命(革命话语建构[24]、革命话语嬗变[25]、革命话语分歧[26]、民族复兴[27]等主题展开。

以国民(人民)话语为主题的论文有近30篇,大致讨论了下列问题:1.话语的形成与内涵演变,体现在王艳勤[28]、赵小波[29]对晚清国民话语的研究上。2.勾连身份与政治,阐述话语的社会和政治功能。乔以钢[30]考察了晚清启蒙大潮中知识分子引导女性认同其“国民”身份以建立起国家与个人之间的新型政治关系的过程;3.阐释了国民话语向人民话语过渡转换的趋势。周建伟[31]论述了人民话语是对臣民话语、国民性改造话语和机械的阶级话语的超越;吴永[32]突出了“人民”话语的阶级性,强调与“国民”等其他话语进行严格的区分。4.国民话语的动员功能与形式[33]以及话语动员与权力关系[34],还有人专门论述了符号在话语建构中的作用。5.揭示了国民话语中作为个体的国民与作为整体的国家之间的尖锐冲突。马芳芳指出20世纪初知识界建构的“女国民”形象是以服务于国家为最高旨归的,民族危机背景下,国家始终对个体构成压制;刘忠[35]指出,“五四”时期,民主、科学、自由等所谓民权多是作为“群体”、“社会”的代名词而出现的,“个体”、“人本”的成分极其稀薄,“国民”的天平明显倾向于“国”,揭示了国民与国家双重建构中的巨大张力。6.警惕国民话语中概念的复杂性,指出时人对“民权”、“国权”等概念的使用相当复杂,概念不明,原因在于使用概念的人思想主张存在分歧,在使用概念时各有侧重[36]。相比较思想史和概念史研究,国民话语史研究在历史研究的立体性、动态性上显然又前进了一步。

四 推进近代“国民”论述研究的建议

从上述思想史、概念史、话语史视角的梳理可以看出,近代国民论述的研究理论方法日趋多元化,随着晚清、民国报刊等各种数据库的投入使用,海量研究资料也正被迅速发掘利用,研究的水准不断攀升,对国民问题的历史认识不断深化。但是,毕竟兴起时间不长,概念史、话语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探讨都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认知不到位、研究方法不规范、研究对象分散等问题。

相关研究仍然存在着可以继续拓展的空间。首先,研究理论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话语研究是个趋势,但是究竟何谓“话语”,目前的理解各不相同,概念的区分是模糊的,概念间的传承逻辑不清晰,“国民”、“人民”等概念的理解和使用基本上混淆不清的,“话语”研究的基本理念和路径没有形成共识,亟需进一步的探索。其次,研究多为个案和阶段性的,综合的、贯通的整体研究成果阙如,难以揭示出规律性,历史对现实的相关启示也没有体现出来。

为了进一步推进“国民话语”的研究,除了厘清近代“国民”概念变迁的表现,还要进一步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内在决定因素。概括而言,可以展开下面几个问题的研究。

厘清近代(1898—1949)“国民”概念语义流变的阶段性表现。近代以来,“国民”语义飘移,所指不断滑动,当内涵变动突破临界点时就面临着被重新命名,如孙中山1920年初强调“新国民”,毛泽东1948年明确指示用“人民”取代“国民”。“国民”语义的漂移、“国民”、“人民”命名的更替,是近代史的一大现象。具体而言,“国民”概念在1915年之前是泛化的、整体的、抽象的“国民”;1915年《青年杂志》创立后“国民”所指发生漂移、分化,具体指向青年、平民、大众。1924年国共合作,共同扶助农工;1927年后国民党以执政党身份致力公民训练;共产党以工农为基础和核心对群众范畴伸缩以建构人民概念。这种“国民”语义漂移流变的历史现象至少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表征:精英论述,阐释护法战争后孙中山的“新国民、真共和”思想、1948年毛泽东以“人民”取代“国民”的论述等;以近代法规条文表述、教材内容等文献佐证;晚清民国报刊数据库中“国民”、“人民”命名的期刊、文献题名的词频变化。至于“国民”概念语义流变历史现象的原因,应从以下三个角度展开论证。

论述“国民”概念自身隐含的矛盾与“国民”概念语义流变的关系。流变就是调整,调整源于不适,根源在于矛盾,首先是“国民”概念自身隐含的各种矛盾。从“国民”词汇缘起论述其旧词新意的特征,国民是一个移植自西方的现代概念。“国民”“臣民”区分有三个表现:民主、民权、国民程度。当西方自洽的“国民”概念进入中国后呈现内涵的结构性矛盾,一个表现是,国民与国家的巨大张力,出现了民权和国权之争,是现代国民素质决定民主国家形式?还是民主国家是现代国民的前提和保障?权利在国民与国家之间反复游移,其实是个无解的答案,因为根本缺乏权利的物质基础,但由此引发的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个体与整体等种种争议贯穿近代史的整个过程。矛盾的第二个表现,是对国民程度的不同认知判断,近代关于国民程度出现了三次论争。以确认国家民主形式为目标和前提,提升国民程度展现出三种路向:西方化的新文化运动、平民教育等社会改造、国共合作的政治革命。

“国民”、“人民”在近代根本上是政治概念,其变迁更迭更需要从话语实践的角度展开,近代国民话语实践展现出三种模式,对它们展开比较研究是不可缺失的工作。为了叙事的方便,采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是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可以以梁启超《新民说》《国民浅训》的传播、国民党新生活运动、共产党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为案例叙事对象,从话语生成、话语传播、话语互动三个环节,对从发现国民到唤醒国民的梁启超“新民”启蒙话语、“塑造国民”的国民党公民(新国民)话语以及共产党人民话语模式与话语实践效果展开多角度的立体的考察。具体比较体制外精英知识分子、局部执政的政权、革命党的话语主体身份与话语实践效果的关系,比较三种话语模式国民权利不同规定性的话语构成、话语传播的路径与方式的异同,尤其在话语互动层面详尽探究话语受众在话语的接触程度、认可程度以及相应的观念和行为转变的不同表现。需要重点考察话语生成环节国民权利的规定性、规定的国民权利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在运动环节的兑现或变异,籍此在精英思想、政党法规、舆论传媒、文艺作品、社会(政治)运动的链条上还原精英与大众、思想与事件(行为)的逻辑关系与历史脉动。

深化“国民”概念和话语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20世纪初期以来,中国知识界对传统政治、社会与文化、思想的批判与反思,基本上便是循着“化臣民为国民”的思想理路而展开”[37]。以“国民”概念的研究为切入和抓手,从梳理其语义流变、概念更替入手,逐层揭示其背后的理论变化以及相应的制度抉择的多层面相,可以从一个崭新角度阐述民族复兴历史进程和历史经验,展示近代政治史、思想史研究的新路径。 另外,早有名家[38]指出,讲究分门别类的现代史学“注意都在事上”,却不那么“注重历史里面的人”,而“没有了人,制度、思想、理论都是空的”,“国民”问题研究有助于让“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中的“人民”回到历史研究的舞台,这对于改变当前史学研究“人的空场”的弊端当会有所裨益。至于研究方法上,在思想史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概念史和话语分析的新文化史方法自然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在史料挖掘利用上探讨数据库和传统文献融合贯通的具体手段,史料和方法上的这些努力都表征着史学研究的新尝试。党的十八大以来明确提出了“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要求,为此首先要厘清公民、人民这些习焉不察的重要政治概念,以近代国民话语研究入手探求人民概念发生发展的渊源脉络,对于深刻理解“人民中心”、“人民幸福”等热门政治话语显然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骆郁廷.论孙中山国民思想变革的理路[J].思想教育研究,2008,(12).

[2]马忠.孙中山国民思想变革论的现代启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9).

[3]梁景和.梁启超的近代国民思想[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12).

[4]印少云.近代中国国民意识的生成与国民外交[J].学术论坛,2005,(6).

[5]杨汤琛.从晚清域外游记看现代国民意识的兴起[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9).

[6]车冬梅.清末民初的“新国民思潮”[J].长安大学学报,2004,(9).

[7]黄景睿.辛亥革命与近代国民意识观念的变迁[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11,(10).

[8]赵长征.浅论《浙江潮》的国民观[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10).

[9]梁景和.清末国民意识与文化启蒙[J].史学月刊,2003,(4).

[10]孙强.国民性概念与理论的历史考察[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7).

[11]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

[12]郭台辉.中日的国民语义与国家建构[J].社会学研究,2011,(7).

[13][37]沈松侨.“民权”与“国权”:晚清的国民论述[A].中央研究院语言历史研究所集刊(第73本)[C].2003.

[14]魏传光.中国语境下公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J].郑州大学学报,2005,(2).

[15]杨才林.论民国时期的公民概念与国民教育[J].历史教学,2010,(5).

[16]庄蕾,王建华.革命语境中“群众”内涵的演变[J].党的文献,2016,(4).

[17]莫纪宏.“公民”概念在宪法文本中的发展[J].人权,2010,(8).

[18]田雪梅.比较视野下的“国民”概念[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2,(7).

[19]蔡克文.论毛泽东“人民”概念的形成与特点[J].党史文苑,2016,(10).

[20]史坤坤.毛泽东“人民”概念研究[J].北京党史,2013,(11).

[21]黄念群.话语分析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J].历史研究,2007,(4).

[22][38]罗志田.近代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两点反思[J].社会科学研究,2009,(3).

[23]俞祖华.三大思潮对于五四启蒙的话语阐释[J].求是学刊,2009,(5).

[24]陈金龙.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话语的建构[J].中共党史研究,2011,(10).

[25]郭辉.国家纪念日与抗战时期“革命”话语之建构[J].江苏社会科学,2015,(5).

[26]陈明胜.革命话语的分歧[J].党史文苑,2011,(2).

[27]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复兴”话语下“中华民族精神”的讨论[J].浙江学刊,2017,(1).

[28]王艳勤.晚清中国民权话语的形成[J].江苏社会科学,2014,(12).

[29]赵小波.近代中国“民权”内涵演变考论:从维新到革命的话语转变[J].法学家,2015,(4).

[30]乔以钢.晚清“女国民”话语及其女性想象[J].中山大学学报,2010,(1).

[31]周建伟.中国共产党人民话语建构的原初语境与曲折发展[J].教学与研究,2016,(9).

[32]吴永.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对人民话语的建构及其意义[J].中共党史研究,2009,(2).

[33]徐彬.抗战时期知识精英的话语动员形式论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10).

[34]胡悦晗.话语背后[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2).

[35]刘忠.五四启蒙与国民话语的中间物形态[J].文学评论,2007,(7).

[36]邹小站.清末民初思想话语中的“民权”与“国权”[J].社会科学辑刊,2017,(11).

猜你喜欢
思想史国民话语
一直难忘
高地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费孝通学术思想史识认
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的奠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