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融合下联络口译译员角色解读

2018-03-19 15:02常文彩
长沙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译员联络口译

王 华,常文彩

(仰恩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 泉州 362014)

联络口译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也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口译形式,但联络口译方面的研究却滞后于会议口译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前,联络口译的研究成果不及后者丰富。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观。过去的一二十年里,口译研究逐渐运用翻译释意理论范式、认知处理范式、神经语言学范式等各种不同的范式来深入讨论联络口译中的各种问题。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各种复杂的联络口译现象被置于广阔的文化语境下来研究。译者的角色研究是其中的热点话题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哲学阐释学中的视域融合的角度来对联络口译译员的角色进行解读,尝试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呈现其角色,使其更清晰化和立体化,并给联络口译的职业化带来一些启示。

一 联络口译的定义

迄今为止,译界对联络口译的名称和内涵没有达成共识。联络口译被称为“对话口译”(按工作性质定义)、“社区口译”(按其工作场所定义,指发生在公共服务机构,如医院、法庭、警局等机构里的口译活动)、“陪同口译”(按其工作形式定义)等。在有些国家,将之称为“文化口译”“公共服务口译”等。但笔者认为任文的定义比较全面到位。她认为联络口译是指“发生在社区、医院、学校、法庭、警局、旅游景点、公司企业、生产或建设工地、政府服务部门、媒体机构、训练或比赛场馆等场合,由译员在现场或通过远程技术,主要以交替传译(有时也采用耳语翻译)的方式所进行的口译,包括在母语与外语之间、官方语言(或主流语言)与少数民族语言之间进行的口译,也包括同样场合下发生的手语翻译。”[1]从此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联络口译的场所、方式以及范围等各个元素都具有很强的不定性。具有能动性的联络口译译员无疑是整个联络口译活动中具有决定性的协调者,对于其角色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推进口译职业化进程。

二 联络口译译员角色研究的迫切性

联络口译的相关理论研究滞后于会议口译。不过在最近的二十多年间,联络口译的研究在西方,特别是澳大利亚、美国等移民国家得到了重视,对联络口译译员角色的研究也进入了发展和繁荣的阶段。但是,联络口译研究在国内却备受冷遇。迄今为止,讨论联络口译译员角色的博士论文只有两篇,即任文的《联络口译过程中译员的主体性意识研究》和张梦璐的《联络口译译员角色理论及西汉—汉西口译语境中的实证研究》。核心期刊上刊登的关于联络译员角色研究的论文更是屈指可数。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联络口译译员的主体身份问题,如译员主体性和角色等,但研究的角度不够多元化,内容不够丰富。对于联络口译译员身份的多元化研究无疑对联络口译实战、培训以及口译的职业化具有指导意义,这也是本文的写作目的。

三 联络口译译员的角色解读

诸多学者对于联络口译译员的自身特点有过一些讨论,通过对发生在医院、法庭、警局等场所的联络口译过程中译员行为的观察,提出联络口译译员具有双语双文化资源,在口译过程中拥有交际性权力,与其他话语交谈者共建话语意义。译员可以通过对话轮管理与操控,对信息把关,成为口译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积极的第三方谈话者,对谈话的进程与结果有潜在影响”[2]。Angelelli认为口译员“超越传统及行业规则赋予的话码转换器的角色……积极参与到交际活动中,并以中间人的身份协调交际进程”[3]。

综合上述学者的阐释,可见联络口译译员担当着交际活动的协调者、调控者、信息把关人、文化调停者等角色,其身份并不止于传统印象中的“信息传递者”,其形象远非“隐形”或“透明”。联络口译译员的角色具有多重性、流动性、灵活性和变幻性,用“忠实”“中立”“隐形”等大而泛的翻译规则和伦理规范来规约联络译员是不可行的,会阻碍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影响口译效果和口译质量,进而影响联络口译职业化进程。多角度的研究会使联络口译译员的身份更立体化、清晰化和多元化。

“视域融合”是哲学阐释学中的重要概念。哲学阐释学认为,翻译的过程是解释的过程,是源语、目的语、原作者、译者之间的视域融合、消融,彼此协调的过程。就联络口译活动的过程而言,视域融合过程包括联络口译译员与双方当事人的视域融合、联络口译译员与双方语言的视域融合、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视域融合和双方语言的视域融合。参与人是联络口译活动中具有能动性的主体,是联络口译活动的积极贡献者。语言是参与人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所以联络口译译员与双方当事人、联络口译译员与双方语言的视域融合是决定联络口译活动理想度的决定因素。本文尝试从这两个方面对联络口译译员的角色进行解读。

(一)与双方当事人的视域融合

作为一种社会存在,联络口译活动中的参与人具有各自的历史性、社会性和文化性。联络口译活动中的参与者,即双方当事人和联络口译译员的历史、文化、宗教、教育背景各不相同,所以他们所具有的一切知识、观点、认识和态度都各不相同,即每个主体各自的视域不同。联络口译译员在口译开始前的译事准备过程中,所具有的包括口译类型、译事背景、口译场合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相关的知识、自身的观点、认识和态度等形成了自身的初始视域。当事人A发出的信息传送至联络口译员时,联络口译译员会把当事人A要传送信息的全部内容、当事人A自身所具有的特质及期待效果等全部纳入自己的视域,使之与自己的初始视域相融合形成一个公共视域。于此同时,联络口译译员也在积极地与当事人B的视域靠拢,完成另一视域融合。联络口译译员进行积极调配,形成当事人A、联络口译译员、当事人B三者的视域交集,即公共视域。在实际工作中,联络口译活动具有即时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视域融合的过程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联络口译译员进行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视域融合绝非简单的一种语言信息融合。“如果译员仅仅停留在语码转化的层次上,他/她做不好口译,而异语双方也很难达成有效的交际。”[4]从宏观层面来看,联络口译译员需要考虑当事人双方的期待目标、双方的文化背景、双方的社会地位等;从微观上看,要考虑当事人的阶段性的欲传递的话语意图、情感变化等,进而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翻译策略的灵活应用与调整是交际成败的关键。“在联络口译中,译员在作英汉口译时,需要多采用一点策略,来更加缓和和迂回地表达外方过于直接生硬的表达;而在做汉英口译时,则需要加强把握说话人模糊不清的逻辑,同时避免在翻译时兜圈子,应该直接传达说话想表述的真实信息。”[5]由此可见,参与人的视域融合是翻译策略选取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联络口译活动过程中的多轮性,即当事人A、联络口译译员、当事人B的不间断交流,联络口译译员与双方当事人在各个层面的视域融合是贯穿译前、译中和译后的,是一种动态的、彼此协调的视域融合。在这种动态融合的过程中,译者积极努力探寻当事人在各个话轮、各个层面的初始视域,并与之形成自己的公共视域,在一种动态融合中保持一种平衡,促进口译效果最大化。

(二)与双方语言的视域融合

联络口译的过程是线性的、流动的。所以,作为交流内容承载形式的语言也是一直处于多变状态。联络口译的语言是双向式的。“联络口译有时也被称为‘短交传’。短交传的形式主要是译员对使用不同语言的两名讲话人之间的对话进行口译,每个话轮相对较小,内容取决于前一个话轮的内容。”[6]联络口译具有多话轮性和双向式的交互性。所以在整个的口译过程中,联络口译译员需要多次接触双方语言,进行语言层面的多方面视域融合,如语言自身的特性、语言的文化属性及语言的文体方式等。“翻译即解释,具体地说,翻译的过程就是在跨文化的历史语境中,具有历史性的译者使自己的视域与源语文本视域互相发生融合而形成新视域,并用浸润着目的语文化的语言符号将新视域重新固定下来形成新文本的过程。”[7]

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组织方式,如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不同的民族又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心理,如中国人重直觉与意象,重整体抽象与重综合的特点,而西方人重理性与逻辑,崇尚个体思维与重分析的特点。因此,联络口译译员在接触源语后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初始语言知识和目标语相融合,包括语言结构、语域和语体等方面,形成语言转换模式的公共视域。合格的联络口译员应该“在自己较熟悉的领域中,通常会较多地运用自上而下的理解方式,破解说话人意欲传递的语言信息且不过分注重字、词、句等语言‘小节’”[8]。除了语言结构上的融合外,联络口译译员也要考虑语言的语域、语体。语域是语篇针对特定的交际场合为达到某一交际目的而产生的一种功能变体。人们使用语言是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范围,为了特定的目的,与特定的对象进行交际。因此,人们在不同的语域中进行交际时就具有不同的语言风格。著名的口译工作者朱彤在谈到口译工作时,曾说:“我感觉应该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说话人的情况而定。如果说话人很激动,而你很cool,是不行的;反之,也不行。翻译最好能融入到讲话中,要得体。”[9]

联络口译译员在语言结构、语域、语体方面的初始视域与源语、目标语视域融合形成新的视域,这一新的视域决定着联络口译译员输出的语言质量及方式,是保障联络口译活动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语言层面的视域融合同样具有即时性、轮换性和动态性,需要联络口译译员在译前努力扩大自身的初始视域,如译前对相关主题知识的了解、术语的收集和准备、语言层面翻译策略的储备等,以应对语言交流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现象。

四 联络口译译员角色的多视角解读对口译职业化的意义

联络口译译员角色的灵活性和变幻性,以及其在不同口译场合、不同程度的显身,使联络口译译员的角色定位和职业化的规范要求无法恰当地对接,给联络口译译员带来困惑,也无法指导联络口译实践以及联络口译的职业化。所以,对于联络口译译员身份的清晰化、立体化研究是刻不容缓的。而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解读联络口译译员的角色,无疑有助于在多重性中寻找相对的具体性、确定性和稳定性。当然,这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指导。联络口译译员的角色解读影响着联络口译职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制定和具体化,对于联络口译的职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任文.联络口译过程中译员的主体性意识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Roy C. A sociolinguistic analysis of the interpreter’s role in the turn exchanges of an interpreted event[D].Washington D C:Georgetown University PhD Thesis,1989.

[3]Angelelli C.Medical interpreting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4]詹成.汉英口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5][6][8][9]詹成.联络口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7]朱健平.翻译:跨文化解释——哲学诠释学与接受美学模式[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译员联络口译
让人大代表联络站不止于“联络”
近Hermite流形上联络的关系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
口译认知构建中的概念整合——以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古语诗词口译为例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