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视角下合肥市旅游城镇化推进路径

2018-03-20 11:58丁龙庆
长春大学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合肥市旅游业城镇化

丁龙庆

(巢湖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合肥 238000)

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互促、缺一不可,产业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新型城镇化是产业发展依托的平台。缺少了产业,城镇就会“空心化”,而缺失了城镇,产业就会“空转”,产业的发展与集聚也就失去了根基。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城镇发展与产业发展两手抓,把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培育、服务业扩增、就业促进结合起来,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和重点,最终达到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

合肥市作为一座历史古城,是首批国家园林城市,有科教之城、科技创新之城之称,旅游发展基础较好。自合肥旅游步入“环巢湖时代”,伴随国家旅游休闲区的创建和全域旅游的打造,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合肥业已成为安徽排名第一的旅游中心城市。在此背景下,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旅游+”战略,力促产业融合,科学地推动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可为合肥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1 研究基础

1.1 产城融合

瑞典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认为,“当城镇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决定城镇增长的不再是当地的资源禀赋,而是其本身吸引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城镇能否形成一种繁荣的主导产业”[1],明晰了产城融合发展的原因与必要性。李文彬等解读了产城融合的内涵,认为主要包括人本导向、功能融合和结构匹配三个方面,其本质是功能主义向人本主义的回归[2]。谢呈阳等认为,产城融合应是产、人、城三者的融合,而产、城的共促发展又是以人为连接点的,产城融合对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3]。从海彬等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事实上存在“先产后城”和“先城后产”两类偏向型城镇化路径,两者的福利效应迥然有别[4]。此外,更多研究成果集中于探讨高新区、开发区、产业园区产城融合的转型发展路径上。

1.2 旅游城镇化

澳大利亚学者帕特里克·马林斯于1991年最先提出了旅游城镇化理念,指出旅游城镇化出现于20世纪后期的西方国家,是基于后现代消费观和享乐观而形成的一种城镇形态,是一种建立在享乐型销售与消费基础上的城镇化发展模式[5]。陆林结合城镇化与消费两个角度对旅游城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旅游城镇化是旅游作为推动城镇化的一种动力以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从传统的日用型消费向现代享乐型消费转移以提升城镇功能的过程。另外,他明确指出,旅游作为现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的城镇化过程是一种新型城镇化模式[6]。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众多研究者围绕旅游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发展模式及其特征、影响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同时不少学者还结合具体案例对旅游城镇化的功能作用、发展阶段、居民感知及发展策略进行了实证分析。总体来看,旅游引导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中一种可行且重要的模式。

1.3 泛旅游产业

泛旅游产业是由旅游业与农业、商业、文化、休闲、会展、养老、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集聚型业态。时显力认为,泛旅游产业通过提供具备吸引力的体验产品体系可产生极大的产业要素聚集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的城镇化进程,形成休闲区、度假区、旅游小镇等类型的城乡一体化旅游产业功能空间[7]。杨辉鹏提出,泛旅游产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内部作用机制表现为旅游品牌价值及旅游消费服务质量会直接影响泛旅游产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形成,而外部作用机制则表现为旅客的消费模式变化及新技术、新交易方式影响泛旅游产业资源整合及运行模式[8]。范娟娟等还就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泛旅游产业整合的手法与模式进行了探讨[9]。

2 合肥市旅游产业运行态势

2011年,巢湖市及下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巢湖成为合肥市的内湖,环巢湖区域旅游开发加速,合肥市旅游业正式迎来战略发展期。通过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壮大产业规模、创新旅游产品、提升发展水平,实现了旅游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旅游产业呈现出较好的运行态势。

2.1 旅游产业要素不断完善

合肥市根据需求引领,积极培育和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截至2017年底,合肥市拥有A级旅游景区57家,其中4A级以上22家,分别比2011年增加了15家与3家;全市旅行社数量由2011年的154家增长至299家;全市现拥有五星级饭店11家,按五星级标准建造饭店22家,四星级饭店19家;五星级、四星级等高星级农家乐增加到112家,占全市农家乐总数的56%。旅游产业要素质量与规模的不断提升,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2.2 旅游产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自2011年以来,合肥市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国内旅游市场方面,2017年共接待游客11105.49万人次,比2011年增加了6649.49万人次,年均增幅达到24.85%;国内旅游收入由2011年的368.90亿元增长至1468.31亿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49.67%。入境旅游市场方面,增速相对平稳,2017年共接待入境游客45.90万人次,比2011年增加10.4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由2011年的2.18亿美元增长至3.31亿美元。总体看来,国内旅游市场发展强劲,入境市场还有巨大的挖掘潜力。在保证国内旅游市场主体规模的前提下,还应优化旅游产品体系,加强对海外旅游市场的宣传促销,提升入境旅游市场份额,为打造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奠定基础。

2.3 旅游产业地位日益提高

近年来,合肥市一直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坚持顶层谋划与政策扶助,旅游产业地位得到不断提升,全市重视旅游、发展旅游的环境氛围更加浓厚,一举占据了其在全省旅游业和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全市旅游业发展保持全省领先水平,除了入境旅游人数与旅游外汇收入仅次于黄山市外,其在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人数、国内旅游人数等指标上皆居全省首位,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全省旅游发展龙头的角色;另一方面,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已接近7%,重要支柱产业地位即将形成。此外,旅游投资总量、投资比例还在逐步加大,旅游业因而具备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条件。

2.4 旅游产业布局逐步优化

2011年,合肥市旅游业从“滨湖时代”开始走向“环湖时代”,加快了旅游环境优化、旅游设施配套、旅游产品结构转型的步伐。2015年,由国家旅游局批复同意,创建了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成为全国首个国家试点的旅游休闲区,以此打开了全域旅游建设的新篇章。合肥市围绕全域旅游统筹规划,全域整合资源,全要素综合配置,全社会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目标,致力于推动景区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引导旅游产业要素向资源禀赋好、生态环境优和交通区位突出的区域聚集。在此过程中,以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发展城市旅游产品为导向,打造主城都市旅游集聚区,同时注重城区南北互动、构建环城游憩空间。至此,由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主城都市旅游集聚区和环城游憩带三大旅游板块构成的旅游格局基本清晰。

2.5 旅游产业融合效应开始显现

合肥市利用“旅游+”功能,推动旅游业与农业、体育、会展等业态融合发展,促成了很高的附加值和溢出效应。

(1)与农业融合发展。打造休闲农业,开发百余条休闲农业线路;培育创意农业,发展会展农业;建成三十岗乡生态农业旅游景区,力推长丰、大圩、同大、黄麓等水果优势产地的“采摘游”产品。

(2)与体育运动融合发展。定期举办国际马拉松赛、环巢湖全国自行车赛,还组织开展毅行、路跑、水上赛、热气球比赛等多项几十场次赛事,吸引了大量体育爱好者前来观光、休闲、度假。

(3)与科教融合发展。发挥科教之城、科技创新试点城市的优势,依托辖区内知名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资源,积极打造“合肥科教游”“合肥工业游”等研学旅行精品。

(4)与会展节事融合发展。以会展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会展,举办了春色滨湖旅游节、巢湖国际旅游节、浪漫花海旅游节、合肥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森林生态旅游节、半汤郁金香旅游节、汤池茶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受到游客和市民的一致好评。

3 合肥市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合肥市在吸纳农业人口入城及政策配套、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3.1 乡镇支柱产业培育不足

在合肥辖下5个县市中,乡镇整体实力不强,大多缺乏支柱产业作支撑。一方面,一些乡镇虽利用自身的优势在有意识地进行支柱产业培育,但还存在思路不清、定位模糊、产业雷同等问题,不能有效地将更多的生产要素吸纳到乡镇,致使乡镇经济的综合集聚效应不明显。另一方面,一些城镇由于区位不佳,受城区辐射、带动作用小,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大多还依赖于传统农业。由于产业发展滞后,后劲不足,城镇经济对周边农村的支撑、拉动作用也就较弱,城镇仅仅是相对集中的居民点,不能有效带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经济活力的提升。

3.2 乡镇融资压力较大

资金问题是关系城镇化发展速度的一个核心因素。受财权下沉进度的影响,合肥市乡镇自筹建设资金渠道狭窄,加之自身经济乏力,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向上级争取,这又与民生与城镇建设的资金总需求量不断扩大产生了极大的矛盾。结合多地情况来看,即使融入土地财政和银行贷款两种融资渠道,也不足以解决这一矛盾。因而,在依靠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建立稳定、健全、有序的投资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才是有效途径,但前提必须是破除体制上的障碍和政策困境,且有合适的产业作为支撑,城镇融资压力因而变大。

3.3 村镇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供给有待加强

第一,合肥村镇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上,存在总量不足、设施简单、体系不全、效益不高等问题。

第二,村镇两级交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一些乡镇尚未通二级公路,不少行政村和大的自然村还未通等级公路;村镇公共交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都亟需提升。

第三,农村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待加强。农村电网仍存在负荷低、电压不稳、线路老化等问题;农村水网建设不充分,集中供水率还不高;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仍有待改善。

3.4 生态退化与环境恶化的风险依然存在

受不当建设与不当利用等人为干扰因素的影响,合肥市多个生态板块存在破碎化倾向。自然河流渠道化和硬质化,河滩湿地逐渐退化,加之长期用作排污通道,使水体生态系统受损,水体失去自净能力,水质趋向恶化。城市河流劣五类水体较多,其中黑臭水体比率较高。巢湖周边湿地也有退化趋势,水面蓝藻水华仍不定期出现。空气中PM2.5浓度依然较高,雾霾控制压力较大。此外,随着合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特征,环境大幅改善需要一个较长过程,而居民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对良好环境质量的诉求越发急切,因此,在近期两方面矛盾会较为突出。

4 推进合肥市旅游城镇化的路径思考

合肥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正说明了加快培育优良产业作为城镇化内生动力的必要性。鉴于合肥旅游业所具有的发展优势,可充分将其与旅游资源富集区的城镇化结合起来加以深入推动。

4.1 统筹区域旅游开发,引导小城镇错位发展

合肥市旅游空间广阔,其旅游资源富集区环巢湖区域横跨多个区县,由于新的统一规划尚未出台,在旅游发展过程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倾向,引起了不必要的竞争。为改变此种局面,合肥市政府应依据“联动推进,整体开发”的思路,联合相关区县政府,以遵循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为前提,加紧规划方案的修改与完善,推动规划尽早出台,统筹区域旅游发展。重点工作在于指导环湖城镇进行各自风貌定位、旅游产品开发及旅游项目布局,通过特色、功能与旅游业态的有机对接,形成城镇之间的互补与协作,实现小城镇错位发展格局,以体现为区域旅游城镇化推进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保障的功能。

4.2 创新发挥旅游驱动作用,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旅游业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融合性,综合效益高,是驱动新型城镇化最适合的产业之一。合肥市应根据自身旅游业发展实际,在环巢湖区域把旅游业培育成乡镇的重要支柱产业,推动产镇融合,创新发挥“旅游+”功能,加强与当地特色产业、优势产业融合发展。以打造泛旅游产业为目标,创造休闲、娱乐、度假、养生、运动、教育等品质生活服务供应能力,并以消费集聚为纽带,形成人口集聚、就业集聚、服务集聚,最终建成具有多元功能的复合型城镇或旅游综合体。

在上述过程中,合肥市除继续推动“旅游+农业” “旅游+体育” “旅游+会展” “旅游+科教”等已有融合模式的创新发展外,还可依据城镇实际,发展其他新兴旅游业态,如“旅游+工业”,可利用槐林、中垾两镇在轻工业、制造业方面的优势,发展旅游用品与装备制造业;又如“旅游+养老”,中庙、黄麓、烔炀等地的健康产业与设施是发展旅游养老的坚实基础,在做好市场开发的前提下,该业态将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再如“旅游+休闲商业” “旅游+文化创意”,都是可选择的发展模式。

另外,可利用旅游产业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功能和旅游对消费的“搬运”功能,解决城镇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这将有助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并最终有利于民生改善和形象提升。

4.3 强化社区参与,推动农村居民生产方式转变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绩效与农村居民角色转变的质量息息相关。只有使农村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得以转变,现代文明素质得以形成,社会化权益得以保障,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10]。对于合肥市而言,在推进旅游业与城镇化结合发展的过程中,能否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满足农村居民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需求,成为影响旅游带动战略成败的关键。因此,在区域旅游发展的顶层设计中,一方面要充分体现就业诉求,另一方面要保障社区参与。通过教育与培训、制定优惠政策、优化利益分配格局、提升居民的参与能力并为其提供制度化保障,其目的是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旅游发展中进行就业或创业,并与其他利益主体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实现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参与的方式允许多样化,既可以直接参与,如提供餐饮服务、住宿接待服务、旅游商品销售、景区交通运输服务、旅游景区管理与维护等,也可以间接参与,包括特色种养、食品加工、纪念品生产、旅游用品生产等多种方式。

4.4 优化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城镇化

伴随区域城镇化的发展,产业和人口出现集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生态环境的受损风险。一方面,为了产业发展需要,对区域内生态保护用地进行不当占用,生态呈现破碎化倾向,如湿地的退化等;另一方面,环境保护与利用间的不协调,造成某些污染问题一直存在,甚至一度有所加剧,如巢湖水资源的污染等,这不仅影响合肥旅游业的发展基础,甚至可能导致城镇化的倒退。城镇化的本意是促进村镇社区的综合发展,而环境的污染会使城镇化失去发展的根基,城镇化的质量必然大打折扣。因此,合肥市必须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本文认为,要促进区域内旅游城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在城镇化整体布局上,要注重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保护生态用地与耕地,旅游用地上尽可能以存量土地、废弃地为主,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着力发展泛旅游类的绿色低碳产业,给企业设置较高的环保门槛;加大区域内工业废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管控及生活污水治理的力度,推进清洁生产工艺,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在城镇建筑上强制使用环保材料,并注重建筑物周边的绿化建设等,以促进区域旅游环境建设。

(2)重视环境管理机制建设与环境监管设施设备配套。按照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加强合肥市各级环境监察机构的设立,全面开展环境监管信息化建设;深入落实和完善“河长制”,加强巢湖水资源管理;完善环境监管设施设备的配套,提升应急处理的速度与成效。

猜你喜欢
合肥市旅游业城镇化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醒狮
送你一盆小多肉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合肥市朝霞小学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家乡的城镇化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