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病人临床疗效及对氧自由基清除效果的影响研究

2018-03-21 02:08姜理云金萍萍
关键词:达拉自由基溶栓

姜理云,金萍萍

(山东乳山市人民医院,山东 威海 264500)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由于脑部动脉硬化或者形成血栓导致脑部血液突然供应不足,从而致使脑组织软化甚至坏死的一种脑部疾病[1-2]。目前许多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与氧自由基的异常增多有关,而对患者进行常规溶栓治疗时由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将导致氧自由基大量增多,因此仅利用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时也会给患者治疗带来负面影响[3-4]。而依达拉奉是一种有效清除氧自由基以及抑制脑细胞氧化的药剂,已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病人。再分别让病人采用依达拉奉与依达拉奉联合溶栓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后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二者的差别,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在2016年9月~2017年6月于我院收治8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0例,成年男性26例,成年女性14例,年龄在42~73之间,平均年龄(64.2±5.2)岁;观察组患者40例,成年男性26例,成年女性14例,年龄在44~73之间,平均年龄(66.8±5.4)岁,对比两组患者之间基础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经头颅CT及MRI确诊为急性脑梗死;(2)所有患者在进入我院接受治疗时病发时间小于6 h;(3)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4)排除具有精神病史的患者;(5)所有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完常规治疗包括稳定血压、降纤、抗凝等,对照组患者每日两次,取30 mg依达拉奉用100 mL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后静脉滴注,疗程为14天。

而对于研究组患者,则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溶栓进行治疗。重组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的10%与90%分别通过直接静脉推注与加入生理盐水后静脉泵注,剂量为0.8 mg/kg。在接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在确认头颅内无出血后服用阿司匹林。

1.4 观察指标及标准

观察并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量表,分值越小,则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轻微。记录生活能力评分(ADL) 量表,分值越大,则病人日常生活行动能力恢复的好。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氧自由基水平进行记录并对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功能恢复对比

两组患者在经历14天的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下降,并且研究组患者评分下降较观察组更为显著,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均上升,并且研究组患者评分上升幅度较观察组更为显著,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氧自由基水平对比

在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氧自由基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功能恢复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功能恢复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IHSS评分 ADL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9.05±3.21 17.55±1.36 26.35±5.32 36.8±15.23研究组 29.13±3.19 10.26±1.97* 26.41±5.11 59.2±20.32*

表2 两组患者氧自由基水平对比(nmol/ml,±s)

表2 两组患者氧自由基水平对比(nmol/ml,±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O PLO OH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9.05±3.21 23.55±1.36 50.35±3.32 19.21±2.78 111.12±3.35 69.21±2.78研究组 40.13±3.19 12.26±1.97* 49.41±3.11 6.82±2.96* 112.23±3.19 35.26±3.81*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多发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饮酒和肥胖人群,而现如今这类人群的数量不断上增,急性脑梗死发病率也逐年上涨。该病病因复杂,血管、血液以及血液动力学发生异常都能够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急性脑梗死由于发病突然,往往在患者处于休息或者睡眠状态下发病,临床表现多为头痛、眩晕、半身不遂还伴有口齿不清甚至病情严重的患者直接进入昏迷状态。大量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若不及早的治疗则会给患者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严重影响患者的家庭幸福生活。目前对于发病6 h以内的患者多采用溶栓治疗,但是其负面作用则是会使患者的氧自由基大量增多,而氧自由基的增多则又会导致急性脑梗死病情加重。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脑保护剂,通过大量临床实验表明其可以有效的抑制脑水肿与脑梗死的进一步恶化,并且可以有效的清除氧自由基以及抑制脂质过氧化,进而对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起到一种保护作用防止其被氧化。因此本文通过将依达拉奉与溶栓联合治疗患者进行实验,两组患者在经历两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下降,并且研究组患者评分下降较观察组更为显著;ADL评分均上升,并且研究组患者评分上升幅度较观察组更为显著,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研究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单纯通过依达拉奉治疗的患者。而在氧自由基水平方面,选取NO、PLO、OH三个指标来进行衡量,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在这3个指标上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研究组患者氧自由基水平显著低于仅单纯通过依达拉奉治疗的患者。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脑梗死病人利用依达拉奉联合溶栓能明显使病人病情好转,显著降低氧自由基水平。

[1] 刘建军.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9):5577-5580.

[2] 慕鹏莺,惠玲利,宋海英,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脑梗死30例[J].河南中医,2015,35(7):1535-1536.

[3] 李 平,汪 波.依达拉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氧自由基清除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28):49-52.

[4] 刘鹏鸥.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1):98-99.

猜你喜欢
达拉自由基溶栓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氧自由基和谷氨酸在致热原性发热机制中的作用与退热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