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全面零加成“疗效”初显

2018-03-21 02:46
中国医院院长 2018年1期
关键词:药房公立医院药品

零加成的猛锤砸下去,公立医院钱袋子大受惊袭。除药房托管权宜计谋之外,行业先见者开始加码运营管理与服务创新。

假如给全国的公立医院院长每人分发一个问卷,调研一下2017年最让他们焦头烂额的医改命题,取消药品加成无疑是呼声最高的一项。

据了解,我国药品加成政策起始于1954年,当时由于国家经济实力有限,允许医疗机构出售药品时,在批发价格上加成销售。有业内人士指出,医改前,公立医院靠药品加成维持生存是不争的事实。一家三级医院每年50%~70%以上的收支平衡依赖于药品差价支撑。

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收入格局面临重大调整。作为药品最大消费端,公立医院药品收益动荡,势必在社会上一石激起千层浪。

直接效应——群众减负与药房托管

政策的本意是革除以药养医机制,减轻人民群众用药负担。2017年底,不少地方政府晒出的年度卫计事业成绩单中,药品零差率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成为必选项。

与群众直接获益相对应的是,药品零加成悄然引发药品营销链的变革。

药品“零加成”政策推行时间表

2017年3月11日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贺胜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上“吹风”:“取消药品加成,是今年医改最难啃的‘硬骨头’。”此番话语,让外界领会到上层对这一改革措施的决心。

2017年4月11日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在一次会议上透露了这一改革的配套措施。他表示,取消药品加成而减少的合理收入,主要由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补偿,并做好与财政投入政策的衔接。

2017年4月19日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正式发文,9月30日前,除中药饮片外,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至此,在我国实施了63年的药品加成政策正式成为历史。

本刊记者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自2012年药品零差率改革在县级公立医院试点以来,药房托管升温的话题一直不绝于坊间。2013年,时任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廖新波曾对《中国医院院长》表示,在药品零差率背景下,医院为了甩掉药房成本包袱,降低运行成本,主动将药房托管给企业。2017年3月“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对媒体公开表示,医院药房托管招投标过程中,院方与医药企业之间一般会形成契约,医药公司要将药房经营的一部分收益上缴医院。他还指出,当前药房托管有蔓延之势。来自上市医药公司的数据也显示,由医药企业提供的医院供应链创新服务持续上涨。上海医药2017年半年度报告显示,该集团SPD业务新增27家签约医院,共托管医院药房162家,与医疗机构合办药房48家。

然而,在医药分开的大背景下,医院为弥补运营不足采取药房托管的权宜之计,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的批评和整顿。

谢子龙在议案中明确呼吁,应叫停药房托管。谢子龙表示,据他调研,医院通过药房托管,企业至少返点15%~30%。这样高企的费用违反了药品流通的规律。他分析说,从行业利润来看,药品批发上市公司净利润率只有2个点,而零售企业上市公司净利润率大概只有5个点。如果要拿15%到30%的返点给医院,最起码毛利需要达到40%,而毛利超过50%的药品很少。托管企业要盈利只能靠高价和高毛利药品,这又将会增加患者的负担。他还指出,现在一些托管企业很多都是亏本的,药房托管必将失败。2017年“两会”期间,谢子龙有关言论被媒体以“医院药房托管产生新型行贿关系应叫停”为标题传播。

与此同时,一些地区的政府部门也开始出手整顿药房托管。2017年7月,《中国消费日报》报道,河南洛阳市工商局及孟津县工商局查处了一起“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集中配送购销涉嫌商业贿赂”的案件。工商部门认为,医药企业通过承担医院贷款利息和职工集资款利息的形式,获得了药品及耗材的独家经营权,排挤了其他供应商公平竞争的权利。工商部门不仅对涉事医疗机构进行了处罚,还将其移交司法机关。2017年7月21日,广东省发改委起草的《药房托管行为反垄断执法指南》对外公开征求意见。据知情人士透露,指南明确在招投标或遴选药房托管企业中,公立医院有11种行为涉嫌垄断;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10种行为涉嫌行政权力滥用。

2 0 1 7年1 2月1 2日,山东省政府发布“‘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规划提到,“完善药品配送企业管理办法,加强药品配送行为监管,防止独家配送、垄断经营,严禁网下采购配送药品。”

长远影响——医院陡增运营意识

与短平快的药房托管之举招来非议不同,国内一些公立医院开始沉下心来,长远谋思医院的生存之道。其中,加强运营管理与服务创新渐成共识。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院长秦环龙认为,取消药品加成后带来的财政压力倒逼医院从经营角度思考医院内涵。

秦环龙强调指出,专科思维模式对医院后续发展至关重要,如果诊疗模式不改变,学科设置和布局不改变,不减少医生对药品的依赖,就无法实现医院转型。结合临床路径的指引,他认为,外科微创化、内科医技化、医技介入化、诊断分子化是经济运营变革下学科深化转型的重点。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易利华也认为,医改指挥棒下,任何医院可能都无法实现服务量和效能持续增长。医疗质量基础之上的医院运营效率和效能管理,事关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他表示,面对药品零加成给医院带来的亏损形势,在具体措施中,医院管理者可以做强体检中心,其既不占医保份额,也不牵涉过度医疗,有效收入高;还可以充分利用医联体和集团化改革的东风,组建检验、病理、消毒供应室等中心;优化核心流程,让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更加精益;通过引进超市、咖啡屋、茶餐厅等供应服务,使公立医院运营成本得到有效压缩,管理效能得到放大……

猜你喜欢
药房公立医院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药房托管
陈勇:我不看好这样的药房托管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药房托管 好还是不好
药房托管动了谁的“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