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效果

2018-03-22 03:32何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5期
关键词:结扎术疝囊高位

何姗

小儿腹股沟疝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疾病, 主要是由于腹腔内容物经过腹股沟管位置向外突出所致, 若未进行及时治疗和护理, 将会严重危害患儿以后的运动能力和生殖能力。由于该类疾病的自愈率相对较小, 因此, 临床上通常采取手术治疗[1,2]。疝囊高位结扎术作为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一种传统方式, 虽然能够获取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术后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2]。近年来, 伴随腹腔镜技术发展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腹腔镜辅助下的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过程中, 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同时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58例小儿斜疝患儿行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 效果较为理想,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6例小儿斜疝患儿,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传统组和腔镜组, 各58例。其中, 传统组男30例, 女28例, 年龄最大10岁,最小4岁, 平均年龄(4.18±1.94)岁;腔镜组男32例, 女26例,年龄最大12岁, 最小4岁, 平均年龄(4.85±2.39)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传统组 行传统手术治疗。术前6 h禁水禁食, 排空小便后, 采取吸入引导麻醉的方式, 进行静脉注入, 患儿呈头底脚高的手术体位, 气管插管, 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 如心电图、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等。于患儿下腹部位置作一长度为3 cm的切口, 逐层分离后,游离疝囊, 缝合荷包后逐层关闭切口[3]。

1.2.2 腔镜组 行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治疗。术前6 h禁食禁水, 排空小便后, 采取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 患儿呈现平卧体位, 气管插管, 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等相关指标, 利用Wolf腹腔镜,于患儿脐部褶皱位置刺入气腹针, 并建立二氧化碳气腹, 将气腹压力控制在9~12 mm Hg(1 mm Hg=0.133 kPa), 扩张切口后放入腹腔镜, 随后于脐旁切口放入操作钳, 利用腹腔镜辅助下找到疝囊内环口, 并于口表投影位置作一小孔, 穿入雪橇针和钩针, 并配合操作钳于内环口缝合2~4针, 缝合荷包后解除气腹, 根据实际情况缝合切口[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指标情况。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包括感染睾丸萎缩、阴囊水肿以及切口积液、积血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72%)显著低于传统组(12.0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s)

注:与传统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切口长度(mm) 住院时间(d)腔镜组 58 28.58±12.89a 6.12±2.05a 1.51±0.65a传统组 58 46.98±11.32 30.21±8.54 5.65±1.68 t 8.168 20.890 17.503 P<0.05 <0.05 <0.05

3 讨论

小儿斜疝是一种畸形的解剖形态, 通常情况下, 临床上采取手术治疗, 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是术后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并不利于患儿的术后恢复[5-7]。由于小儿腹肌在实际生长的过程中, 逐渐增强, 传统的手术治疗需要将患侧疝囊切开, 逐层分离后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治疗, 该类手术方法虽然操作较为简单, 但是, 由于手术切口大、术后并发症多以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容易造成术后反复发作的情况[4]。部分研究学者认为[8-10], 传统的疝囊结扎术治疗,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难以找到鞘膜和疝囊, 容易忽略隐形疝的问题[5]。近几年来, 伴随微创手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治疗方法逐渐应用于临床的治疗过程中, 在腹腔中完成手术, 不仅避免对于腹股沟等其他结构的损伤, 同时, 伴随患儿的发育和生长, 腹部肌肉的逐渐增强, 还能够避免术后再次复发, 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侧疝的发生, 更加利于患儿的术后恢复。

本研究显示, 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72%)显著低于传统组(12.0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 腹腔镜疝囊高危结扎术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能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缩短手术时间和手术切口长度, 更加利于患儿的术后恢复, 对于治疗小儿斜疝疾病的效果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 对小儿斜疝患儿行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 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还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患儿的病情恢复。

[1] 万琦文, 石英佐, 张亦鹏.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及成本比较.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7, 34(8):745-747.

[2] 江兵, 李启信, 唐维平.单孔法腹腔镜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应用效果.安徽医学, 2017, 38(6):759-761.

[3] 胡宗举, 宁长青, 孙雪峰, 等.改良疝针在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的应用体会.中华全科医学, 2017, 15(7):1156-1158.

[4] 蒋艳, 王寿清, 高林.腹腔镜下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手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体会.山西医药杂志, 2016, 45(11):1346-1347.

[5] 王小艳, 李权林, 李阳, 等.腹腔镜小儿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后疝复发相关因素分析.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6, 37(10):758-761.

[6] 林文霖, 李志雄, 许燕常, 等.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156例临床分析.莆田学院学报, 2008, 15(5):40-42.

[7] 刘杨桦, 冯泽荣, 卢国浩, 等.经脐单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58例.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5, 8(3):220-223.

[8] 梁欣, 苏琼川, 柯行顺, 等.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当代医药, 2014(25):180-181.

[9] 瞿明, 钟林坚, 周冬根, 等.观音针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实用临床医学, 2006, 7(8):93-95.

[10] 张扬, 李卿明, 石昌斌, 等.两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160例回顾分析.贵州医药, 2011, 35(3):263-264.

猜你喜欢
结扎术疝囊高位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1~2月煤炭价格高位震荡 未来仍存较强支撑
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高位算起更方便
牛肉价格居高位 挖潜提升自给力
短期内麦价或高位趋稳
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脾脏切除术中应用可吸收止血结扎夹的效果观察
经脐微型腹腔镜内环高位结扎术联合包皮环套术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