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和不同采集时相对肺部肿瘤PET/CT四维显像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2018-03-22 03:32程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5期
关键词:时相失败率成功率

程岩

PET/CT四维显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疾病方面:①监测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②寻找肿瘤的原发病灶;③鉴别肿瘤的良性恶性以及恶性肿瘤分期等[1]。现阶段临床所使用的PET/CT四维显像采集模式就是PET/CT呼吸伪影方式[2]。本文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 综合分析不同年龄和不同采集时相对肺部肿瘤(pulmonary neoplasms)PET/CT四维显像的临床效果, 为治疗肺部肿瘤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肺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不同年龄和不同采集时相分为A组和B组, 每组50例。A组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6.88±15.99)岁, 平均体质量(88.66± 14.12)kg;其中<50岁患者25例, ≥50岁患者25例。B组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7.01±15.86)岁, 平均体质量(88.59±14.10)kg;其中<50岁患者25例, ≥50岁患者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仪器设备 PET/CT:西门子 Biograph6;呼吸运动实时监测系统:美国RPM公司提供的实时跟踪系统。

1.2.2 扫描方法 扫描过程中要求患者均匀呼吸, 先启动呼吸检测系统的信号, 再进行PET/CT扫描;扫描完成后, 由PET扫描的呼吸门控图像在采集工作站自动划分为6个时相,CT采集图像从不同层面以及不同时间重组相关图像, 再将呼吸节律与相关图像等传输到后台处理工作站。

1.2.3 采集方法以及参数设定 A组应用6时相检测方法,B组应用10时相检测方法实施PET扫描, 采集时间分别为13 min、22 min;CT采集后可以在后台处理中对两组时相进行拆分。A组时相1相位值为0、时相2相位值为16、时相3相位值为33、时相4相位值为50、时相5相位值为66、时相6相位值为83、时相7、8、9、10相位值忽略不计;B组时相1相位值为0、时相2相位值为10、时相3相位值为20、时相4相位值为30、时相5相位值为40、时相6相位值为50、时相7相位值为60、时相8相位值为70、时相9相位值为80、时相10相位值为90。

1.2.4 图像后处理 根据不同的相位值对呼吸门控CT进行拆分处理, 能够得到各个相位的多层CT图像序列, 再用采集工作站的重建软件对各个时相的PET图像进行校正处理, 得到不同时相的PET/CT四维显像。

1.3 显像成功率判断标准 显像成功:患者在实施PET/CT四维采集后, CT图像能够进行正常拆分, PET图像也能够正常重建, 能够得到各个时相的PET/CT四维显像结果;显像失败:患者在实施PET/CT四维采集后, CT图像不能够进行正常拆分, PET图像也不能够正常重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年龄<50岁患者的显像成功率为96.00%(24/25), 显像失败率为4.00%(1/25);年龄≥50岁患者显像成功率为80.00%(20/25), 显像失败率为20.00%(5/25);B组年龄<50岁患者的显像成功率为88.00%(22/25), 显像失败率为12.00%(3/25);年龄≥50岁患者显像成功率为36.00%(9/25), 显像失败率为64.00%(16/25)。A组年龄<50岁患者显像成功率与B组年龄<50岁患者显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年龄≥50岁患者显像成功率与B组年龄≥50岁患者显像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采集方法适合不同的年龄段, B组采集方法适合<50岁年龄段的人群。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不同时相显像成功率比较[n(%)]

3 讨论

由于受到患者呼吸运动的影响, 再加上PET/CT扫描速度的不同, 在进行肺部PET/CT扫描时, PET/CT四维显像在位置上和相位上存在不匹配情况。PET图像需要经过CT校正从而形成四维图像[3-8]。PET呼吸门控采集方法采用前门控技术方法, 在呼吸门控采集开始后, PET 采用控制系统不断从呼吸门控系统接收呼吸节律信号, 且根据一定的阈值采集PET图像。CT呼吸门控扫描采用后门控技术方法, 在CT扫描时不接触呼吸门控系统的呼吸节律信号, 也不受到信号触发影响, 在同一个CT扫描范围内进行1个呼吸周期的扫描[9,10]。完成相关扫描后, 根据扫描床步入另外一个扫描视野范围内, 再继续下一个周期的动态扫描直到完成整个检查范围内的CT扫描。

本文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A组年龄<50岁患者的显像成功率为96.00%(24/25), 显像失败率为4.00%(1/25);年龄≥50岁患者显像成功率为80.00%(20/25), 显像失败率为20.00%(5/25);B组年龄<50岁患者的显像成功率为88.00%(22/25), 显像失败率为12.00%(3/25);年龄≥50岁患者显像成功率为36.00%(9/25), 显像失败率为64.00%(16/25)。A组年龄<50岁患者显像成功率与B组年龄<50岁患者显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年龄≥50岁患者显像成功率与B组年龄≥50岁患者显像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采集方法适合不同的年龄段, B组采集方法适合<50岁年龄段的人群。

综上所述, PET/CT 四维显像需要根据年龄确定采集时相的多少, 能够确保显像成功率。如果患者能够承受时则需要充分融合PET/CT图像, 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图像。

[1] 王治国, 吴锐先, 郭佳, 等.比较不同年龄和不同采集时相对肺部肿瘤PET/CT四维显像的影响.中国医学装备, 2015(2):70-72.

[2] 关利君, 贾广志, 崔宇, 等.肺部肿瘤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及近期疗效分析.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3(2):113-117.

[3] 崔玉忠, 王洪敏, 赵如森.CT引导下微波热凝固疗法治疗肺部肿瘤18例分析.实用癌症杂志, 2010, 25(3):000307-000311.

[4] 张艳兰, 孙琦婷, 武萍, 等.呼吸门控PET/CT对于肺癌放疗靶区勾画的指导.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5, 39(2):105-109.

[5] 陈萍, 田嘉禾, 杨小丰, 等.18F-FLT与18F-FDG PET/CT不同判断方法鉴别肺良恶性肿瘤诊断效能的比较.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08, 28(3):151-154.

[6] 赵秀娟, 赵新明, 王建方, 等.18F-FDGPET/CT双时相显像鉴别诊断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研究.肿瘤学杂志, 2011, 17(10):736-740.

[7] 辛军, 赵周社, 吴先衡, 等.评价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对肺结节临床诊断的价值.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2,23(11):785-788.

[8] 陈翼, 彭艳梅, 冯盼盼, 等.18F-FDG和18F-FLTPET/CT在肺部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21(12):1819-1822.

[9] 李中恩.18F-FDG和18F-FLT PET/CT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对比研究.福建医科大学, 2015.

[10] 刘桂超.~(18)F-FDG PET/CT显像在肺外结核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天津医科大学, 2012.

猜你喜欢
时相失败率成功率
绝对时相收缩期采集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可行性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种植体早期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
失败率33%
失败率33%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滑冰式滑雪动作体系的建构
血清白细胞介素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细菌性痢疾患者中的变化研究
滑行技术的革命:速度轮滑双蹬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