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人群

2018-03-22 12:03鹿义霞
满族文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生殖试管抗体

鹿义霞

拥有自己的孩子,享受天伦之乐,是多少父母最朴素的愿望。然而,总有一些夫妻为了这个简单的梦想踏遍荆棘,经受苦苦的跋涉和凄惘。如果你走近这个人群——无数因为生育问题而尝试做试管婴儿的夫妻,观望他们走过的路,感受他们跌宕的心,体味他们撕扯的痛,你一定会对生命、生活、生存增加许多沉甸甸的认知。

他们和她们,都是有故事的人

踏上人工辅助生殖之路的男男女女,在叩响试管婴儿之门前,大多经历过这样那样的坎坷,走过了长长的求医之路。有人吃了好久好久的中药,尝尽百苦之后仍然没有换来新生命的孕育;有人挂尽了专家号,集齐了东南西北的票根,身体状况依然在原地踏步;有人做了精索静脉曲张手术,仍旧没有换来精子质量的提升;有人来来去去做了多次人工授精,耗尽了时间、精力与金钱,还是未能实现为人父母的梦;有人忍受了巨大的疼痛做了造影术,发现输卵管不通;有人行至中年,不幸失独,被绝望淹没……这是一群有故事、有创伤的人。

在郑州,在合肥,在武汉,在南京,在桂林……你随便走进一家生殖医学中心,都能看到很多或年轻或不算年轻的夫妻,聽到很多或浊重或清浅的叹息。密密麻麻的人群中,眼泪是特别常见的语言。自从跑这病以来,病友之间好像已经没有隐私。医生办公室总是排着长队,每个人的事情似乎都像秋收后脱粒的粮食,被晾晒在公共广场。东拉西扯,是他们常见的减压方式。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在这里,隐私好像变得不那么重要。比如,你坐在候诊大厅,一大堆故事就响在了耳畔……

甲是失独。女儿考上了名牌大学,却不幸在车祸中丧生。中年丧子的痛苦,比扯了心肝都疼!夫妻俩倾其所有做试管。再要个孩子,将是情感最好的转移和寄托。她说:前半生的钱,花在女儿身上;后半生的钱,花在医院……“人生”这俩字,虽然加起来只有七划,却是最难解的方程式,玄奥得像打了死结。

乙是晚婚,三十一岁结婚即是高龄。早年丧父失母,寄养在婶婶家里。从农村走出来,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硬生生把自己逼成了灭绝师太。以前再所向无敌又怎样?丈夫患有严重的少弱精子症,求子之路比求学更难。哪像学习,努力了就可能成功。夫妻俩从博一看病到博三,毕业答辩都完成了,连孩子的影子还没有。

丙是不明原因不孕。她和老公大小检查都做了,都没发现毛病。几麻袋的中药也没换来一个孩子。每次配的胚胎都是一级,就是不着床。

丁是一侧输卵管不通。因住院偶有请假,被公司辞退。夫妻二人现无工作,专业看病。

戊与老公好像是精卵排斥,双方父母都建议两人离婚,可小两口不肯……她是位很漂亮的小姑娘,身上有种涓涓细流般清新怡人的气质。如果走在大街上,估计很多人都会猜想她是生活舒适的赢家、职场得意的白领。生活的外象与内在,有时候像隔着一条银河那么远。

己是腺肌症合并子宫内膜异位,受孕率很低,每次痛经都死去活来。她从二零一三年开始走上试管之路,五个年头的求医,挨的针以千计,花销也远超六位数,太多的辛苦与辛酸,让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沧桑了很多。

庚是老公精子高度畸形。

辛是染色体问题。

……

一对对夫妻坐在了建档的窗口,一袋袋药品被拎在手中,一阵阵B超的叫号声此起彼伏,一管管药液扎入女性的胳膊或肚子,一袋袋钞票运转在流水线上……他们和她们,为了像正常家庭那样拥有自己的孩子,携带着希望和伤痛,走在特殊的炼狱路上。我至今记得一个姐妹沉重的感慨:“都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才选这条路。其间花的钱、跑的路、请的假、吃的药,根本无法用数字计算。”他们和她们,在经济和心理上所承受和背负的,是常人难以体会的痛。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懂。

生理和心理的长征

坚强的心并非与生俱来,常常在一次次痛苦的磨砺中造就。走上试管之路的夫妻,心会被磨砺得粗糙,口袋会被磨砺得干瘪,自尊也常常被磨砺得稀薄。

这是一条长路,无论是时间上,还是心理上。

如果你走近做过试管生殖的女子,问她为此花了多少钱,打了多少针,抽了多少血,吃了多少药,花了多少时间,答案是无解的。太多了,已经无法数得清。

第一步,繁琐的检查。血型、肝胆胰脾肾、血常规、尿常规、白带常规、HBsAg、抗-HCV、抗-TP、抗精子抗体IgM、抗子宫内膜抗体IgM、抗心磷脂抗体IgM、抗卵巢抗体IgM、宫腔镜、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凝血酶、血沉、巨细胞病毒抗体、风疹病毒抗体、弓形虫抗体、单纯疱疹病毒抗体、肝功能、肾功能、梅毒螺旋体抗体、艾滋病毒联合检测、丙肝抗体、染色体……打印机疯狂地吐着B5纸,厚沓沓的检查单,每一张都是数据链中的一环。拍胸片、做彩超、抽血、验尿、做心电图、交分泌物、检染色体、抽白带、查宫腔……有的检查需要依据女方的生理时间,有的检查半月后才能出结果。咨询了医院的姐妹,她们说,这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第二步,定方案。确保各项检查结果基本没问题之后,漫漫的试管之途才算开启。在女性取卵前,医生会通过一系列的药物来控制女性卵泡发育以力图最后有多个卵泡成熟并排出。这个过程,每个人使用的药物以及使用药物的时间是不同的,比较常见的有长方案、短方案、微刺激方案、抗结剂方案、自然周期方案等。此后,打针、抽血、B超,渐渐成为日常。

第三步,促排卵。一管管激素药被推进胳膊、腹部或者臀部,周而复始。打针,B超检测——打针,B超检测——打针,B超检测,抽血检验——打针,B超检测,抽血检验。抽太多次血,眼看着胳膊上饱满丰盈的血管塌瘪下去。看病不比学习、种田,不是一份耕耘就一定有一份收获。促排卵涉及多重因素,一些女人历经漫漫征途,最后也许会以泪水收尾。无论是否打麻药,取卵对于女性而言都是一种伤害。有人取卵多枚,高高兴兴,岂知配成的胚胎有限;有人取卵后卵巢备受刺激,导致腹水;有人千山万水走过,走到了取卵,哪知所取之卵为中空;有人顺利取卵,然而男方精子较弱,需要显微镜下单精注射;有人获取的受精卵质量太差,最终希望落空……做试管就像闯关,一关不过,满盘皆输。

第四步,移植。憋了满满的尿,正如储备了满满的希望,终于走到移植这一步。每一枚胚胎都来之不易。做试管辅助生殖不比自然怀孕,即使成功移植,也需要很多药物强化身体支持:吃地屈孕酮片,打黄体酮针或者塞药。十四天是一个坎儿,验血怀孕了,继续吃药打针;验血失败了,从零开始。那些成功做宝妈的女子们,因为打针臀部遍布满满的针眼,硬、痒、痛,每天需要用毛巾来热敷,否则药几乎打不进去了。从怕打针到习惯忍受各种疼,其间的艰辛难以用语言道尽。

第五步,保胎。医生们习惯称试管婴儿为“珍贵儿”,这不但是因为其历程漫漫、步履维艰,还因为走这条路怀孕的女子们需要格外小心。宫外孕、无胎心、胎停,每一种都是致命的伤痛。就像把种子植入土中,自然破土而出的苗儿长得比较结实;而移植的树,多半有着这样那样的风险。做试管辅助生殖的姐妹们都说,只有等孩子生出来,才算踏实。

试管妈妈,真的不容易。生理和心理的长征,都不是坦途。那拿着早孕试纸验孕的忐忑,那去社区医院打针被拒的难过,那出血后惊慌失措的恐惧,那等待院方确认时辗转反侧的失眠,那止步最后一环时歇斯底里的绝望,都是语言难以描摹的痛。如果可以具象,每一位走过试管之途的女子,心里都有密密麻麻的荆棘,每一次牵扯都疼。

经济和情感的创伤

做试管辅助生殖是一条长途,开销之大、耗时之久、波折之多都是必经的磨难。而且,截至目前,和它相关的一切开销都不在报销范围之内,也似乎没有任何松动的趋向。为了节省开销,很多夫妻蝼蚁一般生活着,在命运的漩涡之中载沉载浮。

各种很小、更小、特小的旅馆在医院周边的小胡同林立,或隐蔽,或露着正脸,或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各个旅馆都雇了人员主动出击。病人那么多!陪护那么多!他们的住宿费是一个天文数字,是一块让人垂涎的肥肉,大家都想在争夺战、攻坚战中打赢。而病人们,也愿意选择那些破旧拥挤的住处,因为便宜。

不少病人选择了深巷,那里迂回幽深,让人差点以为自己穿越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城乡结合部。每到夜晚,讓人萌生聊斋般的错觉。我走访过很多病人的住处。三十元每晚的,是大通铺,就像回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住校的时光。四十元每晚的,为鸽子笼之类的房子,多是一间房被肢解成几间的那种。小贩在楼下叫卖,有热腾腾的生活气息。

这样的小旅馆,沿街多是蔬菜和水果小摊,时不时有居民站在泥泞中与菜贩讨价还价。也有面条加工和芝麻油酿造小店,小型机器发脾气似的呜呜响。西红柿红得耀眼,煮玉米发散着甜腻的香味,黄瓜被水冲洗后绿得发光,卖豆浆的吆喝此起彼伏。这就是人间,空气中盘桓着浓烈的泥土味、挣生活的百姓味,还有微不可查的阴郁味。我亲见自己的一个姐妹从小资精致变得素面朝天,从名牌在身变为地摊淘货。她说:“现在,什么样的生活都能过,什么样的苦都能吃,只要能让我怀上孩子。”

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都有男人们选择去医院的隐蔽处蹭睡。步梯一侧、楼道深处,常常成为病友家属的据点。听过一男子对另一男子说:“不用花钱,凉快,有两三个人住那里,三缺一,你若去了,夜晚偶尔可以借着灯光,悄悄地打牌。”打牌倒在其次,异乡的长夜,同病相怜的人在一起,可以闲聊,可以倾诉,借以对抗苦闷和寂寞。

饭食里也有生活的反光。比如我认识的一对夫妻,最初来大城市就诊时,标准一般是两碗牛肉拉面加两个拼盘素菜。随着花费日大,两人吃饭时心照不宣地把素菜砍掉了,变成纯粹的两碗面,然后就变成当下的日常——一元一个的包子,二元一碗的八宝粥。甚至,他们一面吃着包子,一面还忍不住想:还有没有更便宜的?医院的开销太大了,快撑不住了!

我认识一个老板娘,她常去医院拉住户,因为接触病人频繁,渐渐成为半个医生,说起医疗名词来头头是道,也知晓太多的“江湖新闻”。比如,谁谁流程做了一半,实在借不来钱,已经退宿返村了;谁谁因为看病请假太多,被辞工了;谁谁家里不管不问,贫贱夫妻百事哀,常常吵架;谁谁因为多次尝试失败,两口子正闹离婚……农村出身的我每每听闻这些消息,总习惯以农家收入考量:一季的庄稼能卖多少钱呢?即使加上秋季收成又能怎样?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也只能凑够一次的检查和促排。而这长路漫漫,好像是无底洞。无数家庭因病致贫,就像那群姐妹所言——

“上级的出发点很暖心,下乡驻村的干部也的确很辛苦,但‘贫这顶帽子太沉、太重,不是一年半载就能脱下的。”

“单说看病这一项,不知摧垮了多少家庭!大多贫困户,是因为病。”

“你能轻易把‘贫拆开吗?除非你‘分‘贝给他们。薄田难敌病灾……粮食总是很便宜,种点经济作物常常遭遇市场鬼天气,为了看病又不能长期打工,这病又一点不能报销……”

“走一步说一步吧,我们不知能不能坚持到底……”

对走试管辅助生殖的家庭而言,经济的重创是其一,情感的创伤也是密密麻麻。中国的文化传统里,烟火概念是根深蒂固的。对于家庭而言,没有孩子是不完整的,是明晃晃的一道伤。就像同学小梅,当初那么活跃的一个女孩,忽然之间就蒸发式地消失于社交圈、同学圈。她说,怕见熟人,怕被人问及,只想躲在自己的壳里,默默舔舐伤痛。就像同学小夏,当初那么优秀、明媚的一个女孩,也遭遇了被离婚。还有同事小兰,她说,在很多个深夜,每当她微不可查地耸动肩膀,老公就把她从床的一侧捞过来,大掌习惯性地抚上她的脸——探她是不是在偷着哭。还有,她在书房码字过程中,他常常隔段时间去望一眼。她感受到对方的视线在背后胶着,故意把膀子放松,装着敲击键盘的模样。

试管辅助生殖背后的人性纵深

在这个圈里,真是各种事都会发生。因为涉及大笔金钱,涉及后代,涉及工作和生活,试管辅助生殖也成了人性的试金石。

A女,丈夫精子畸形率太高,两人跑遍了大大小小的医院,九曲十八弯还是没有成功。实在无望了,就考虑用精子库的精源。后来,婆家知道了,死活不让,坚持要用她大伯哥的。女子感觉到一种极大的侮辱,觉得自己没有一点尊严,就像牲口。

B女,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走到了取卵,然而他老公死活取不出来精。之前因宫腔镜手术检查,促排卵等等,做试管前前后后好久不能同房,男的竟然忍不住去找小姐了!老婆取卵前一天他去风花雪月,以为自己的枪总能上膛打出子弹呢,结果第二天竟然取不出来……事后,这位姊妹麻利地离婚了。

C女,因不孕离婚。她说:“第二次移植冻胚后,怀上了。也许移植的胚胎跟自然怀孕根本没法比,我已经够小心翼翼的了,可还是流产了。流产后发现宫腔黏连……然后又重新跑医院看病。他是独生子,不能挣钱,家里对孩子的事情很上火。大家心情都不好,吵架、冷战,然后就离了。当初花五六万都是我从娘家借的,他们家不认账。这世界,什么人都有。我想我以后会单身到底,再也不会成家了……”

D女,流产后又进行了移植,怀孕中……但农村的婆婆一直怀疑孩子不是自家的,小姑子也借机说她的坏话。三人上演了N场婆媳和姑嫂的三国大战,最后竟喊来了村支书断案。她老公实在忍不下去,在縣城租了房子,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她。

E男,多金,妻贤,两人感情很好。女人巧囊,做了三次试管都没成。此男寺庙占卦,命中有子。十五年的婚姻划上句号。

F女,老公是警察,在执行任务时被凶手射杀。男人弥留之际,医生问她要不要保留老公的精液,好让英雄有后代。前不久,她怀孕生产了,是个男孩……

G男,高度少弱精,听医生建议做二代试管,失败多次。总猜疑妻子有二心,家庭中处处笼罩着低气压。

……

我思我言我感

偶尔会看到新闻报道,英雄的母亲失去了儿子,通过试管辅助生殖,高龄产下双胞胎。我知道,报道出来的与未报道出来的,就像浮于表面的冰山与沉在水中的部分。成功了,拿出来分享;失败了,就悄悄流泪。在试管婴儿术成功率并不那么可观的情况下,在部分流程就得三五万的情况下,在越来越多的人无奈踏上了这条辅助生殖之路的情形下,我回忆、想象着当事人百味杂陈的每一步,心里钝钝地疼。

走近了这个人群,我常常这样想:我们往往只看到热腾腾的烟火人间,却看不到各种不堪背后的哗哗眼泪。在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站着一批惯常沉默的人。他(她)们,需要抚慰和关爱,而不是无视和漠然。

走近了这个人群,我的忧患意识常常醒着:食物是不是罪魁祸首?是不是有些链条出了问题?怎么生殖科的病人越来越有排山倒海的趋向呢?往年去医院探查时,排队的还比较零星。几乎是一两年时间,病人就呈现出海啸、井喷之势,无论做哪项检查都要排长队了。

走近了这个人群,我的悲悯也一直伸延着触角。社会在飞速前进,但,总有一些人群,站在阳光未曾照耀到的地方,被这样那样的不幸笼罩。我们的时代是整体的。关注小众,就是关爱我们自己。何况,他们已经不是小众。

〔特约责任编辑 王雪茜〕

猜你喜欢
生殖试管抗体
针灸在辅助生殖促排方案中的应用探讨
“辅助生殖进医保”彰显的双重积极意义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探讨
未婚青年的生殖健康咨询经验总结
全国唯一人源化抗体小鼠 进入药物开发应用阶段
一种用于抗体快速分离的嗜硫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试管难题
冬季的故事
通过饲喂特异性卵黄抗体控制猪肠道疾病(完)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