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生干部责任感提升机制研究

2018-03-22 10:39李娜
考试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机制研究学生干部责任感

摘 要:民办高校学生干部是优秀的学生群体,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学生干部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群体的整个言行。必须充分注重民办高校学生干部责任感的提升,只有真正地让学生干部内心充满着对班级和对同学的责任感,才能够使得学校的教学与管理有系统、有秩序地进行。这是保证民办高校学生干部责任感树立以及责任感提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只有确保学生干部的责任感能够得到极大程度的保证,才能够确保民办高校教学秩序的进行以及日常管理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干部;责任感;机制研究

一、 引言

民办高校是当前我国政策主要扶持和关注的高校。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民办高校的教学和管理的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作为。如何更好地提升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责任感,并在此基础之上,让民办高校的学生干部对学校的管理做出有益的贡献,这是当前民办高校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责任感以及民辦高校学校学生干部的作为与否都是与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紧密相关的。

二、 民办高校学生干部责任感的问题分析

(一) 集体意识较为薄弱

集体意识是一个学生干部所必须具备的意识之一。从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干部的集体意识较为薄弱,不能够对集体拥有一个全面和良好的认知。很多时候,民办高校的学生干部认为责任就是把周围的事情管理好就可以了,就达到了学校的要求。但是不能够以全体的学生作为自身的管理对象也不能够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这些都在客观上影响了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集体意识。集体意识较为薄弱,就影响了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责任感。没有良好和正确的集体意识,就不能够对高校进行有所助益的管理,也不能够做出作为学生干部的必要贡献。

(二) 大局观念亟需加强

很多民办高校的学生干部自身的大局观念薄弱,不具有良好的以及全面的大局观念,这导致了民办高校学生干部对于学校管理以及学生管理的懈怠。大局观念的薄弱,还使得民办高校的学生干部不能够积极地配合学校的工作,也不能够积极地配合学校的管理,这些都是导致民办高校学生干部大局观念薄弱的原因,也是民办高校学生干部大局观念薄弱所导致的必然后果。大局观念要求民办高校的干部必须以集体作为自身的衡量标准,以自身职责范围内的事务是否办好和办妥作为自身的衡量标准,这些都是民办高校学生干部所必须考虑的。没有大局观念,也没有良好的集体意识,这些都在客观上导致了民办高校学生干部责任感的降低,不能够更好地进行学生管理和学生集体活动的主持。

(三) 与教师沟通和互动的频率较少

学生干部本身就是充当着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的作用,也就是说学生存在的问题能够更好与更全面地反映给教师,这才是学生干部的职责所在,很多学生干部不能够及时地担当这一桥梁的作用,不能够及时地把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反馈给教师,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干部责任感的降低以及责任意识的薄弱。民办高校的学生干部与教师的沟通频率较低。很多时候,民办高校的学生干部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都不曾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进而反馈学生的相关情况。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民办高校学生干部不能够及时和全面地反馈给教师相关的学生信息,这就是民办高校学生干部责任感降低以及责任意识不强的典型表现。

三、 民办高校学生干部责任感提升的对策分析

(一) 提升自身的集体意识

集体意识,简单说来就是荣辱意识。民办高校的学生干部要想提升自身的责任感就必须要树立一种集体意识,这种集体意识,要求民办高校的学生干部必须以学生集体作为自身的管理对象,并以能够服务好学生集体作为自身主要的职责所在,这是民办高校学生干部自身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观念得以加强的重要途径。换言之,民办高校的学生干部必须真正地让自身的责任意识与集体意识相互融合,只有树立起良好的集体意识,才能够真正地树立起责任意识并提升自身的责任感,这是民办高校学生干部提升自身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二) 树立全局观念

全局观念的树立,是民办学校学生干部责任感提升的重要环节,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全局观念就要求民办高校的学生干部必须以全局的好坏作为衡量自身职责的重要基准。如果能够更好地照顾好全局,以及能够更好地保护好全局的利益,民办高校的学生干部的职责才能够尽到,也才能够真正地实现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价值。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民办高校的学生干部,要想真正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以及能够更好地为班级服务,就必须要有全局观念,树立和增强全局观念,是民办高校学生干部提升自身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也是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重要素质体现。

(三) 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

在民办高校的教学和日常管理中,教师必须能够及时和全面地感知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状况,这样才能够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并达到教学的目的。民办高校的学生干部要想提升自身的责任感,就必须要不断地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与教师沟通交流的过程,也是民办高校学生干部不断地反映学生存在问题的过程。责任感的提升实际上就是一种行动力的加强。民办高校学生干部必须不断地加强教师的沟通与交流,这样才能够使得其自身的价值得以彰显和体现,也才能够不断地为学校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这既是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内涵之一。

四、 结语

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责任感的提升,必须建立在对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干部责任感缺乏的探究的基础之上。换言之,必须真正地发现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干部责任感较低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提出有益的对策来提升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责任感,这是解决民办高校学生干部责任感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景泉,赵瑞杰.“一心双环”背景下高校学生干部团队建设探析[J].现代交际,2018(2).

[2]刘星辰,赵瑞杰.浅谈高校对学生干部的管理与培养[J].现代交际,2018(2).

[3]唐承祚.强势普遍主义与弱势再生产——高校学生干部身份获得的机制检验[J].青年研究,2017(2).

作者简介:

李娜,陕西省西安市,西京学院。

猜你喜欢
机制研究学生干部责任感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及实现机制研究
领导—成员交换的理论阶段、维度划分和机制分析
独立学院实习实训暨创新创业基地的运作机制研究
基于学生干部教育管理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高职学生干部成长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高校学生干部软实力培养研究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