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提升策略探寻

2018-03-22 10:39张蓉清
考试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口头表达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口头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的基本要求,但是当前很多小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欠缺,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更没法达到和他人顺利地沟通和交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头表达;培养策略

一、 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言语是人们相互之间交流和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通过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够实现和他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分享思想和情感,因此,具备日常口头交际能力的人们,会更加善于倾听和表达交流,这也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

二、 营造善于表达的情境

书是音符,谈话是歌。如果人们说话能够像唱歌一样让人心情愉悦,那么学生也会乐于聆听,喜欢和教师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主动去表达和交流,主要原因在于不能感受到表达的兴趣,缺乏自信心。如果想要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能力,让他们提高表达的兴趣,就需要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表达环境,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学生乐于表达的动力来源是教师的鼓励和支持,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表达环境,同时也要关注表达的进程,以及对学生表达充分的肯定和赞赏,激励学生乐于表达,让学生在表达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不断地激发自身表达的能力和兴趣。

三、 丰富课堂表达的氛围

有人说:“思考是我无限的国度,言语是我有翅的道具”。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言语表达的重要性。语言表达是一门艺术的学问,良好的表达不仅需要完整和准确,更需要做到精美和简洁,用心说话,避免出现误解,词不达意等现象。语言和思维二者之间密不可分,口頭表达是思维的一种体现,需要敏捷的思维,在短期内能够理解和判断,并且能够选择适合的方式表达自身的理解和情感。

表达能力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培养和锻炼,在锻炼的过程当中掌握一定的技巧,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向学生提供适合表达的氛围,并为学生搭建表达的舞台,组织学生开展口头表达训练,比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寓言故事》之后,为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思考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说出对寓言的不同的理解以及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和需要习得的道理。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探索新的寓言故事,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展示舞台,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索课外阅读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需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朗读、表达、故事补充、口头作文等形式的不同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由简到难,由浅入深,锻炼提升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能力表达的提升。

四、 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师的语言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不会一直重复着教材中的内容,还可以将枯燥的教学内容转为比较生动形象的信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得到相应的领悟。

传统的说法是:“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从何而来?必须从学习中来,从实践中来,教师要多阅读、多思考,在课堂外付出辛勤的劳动。有人说:“教师对知识的迷恋会令孩子们折服。”为了让学生讲好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老师自身就要具有普通话水平;只有教师具有优美的语言,才可以更好地传授给学生。教师如果做不到,学生也无法达到一定的要求。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有能力掌握语言能力。

五、 拓宽应用表达的渠道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长期取得的成绩,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对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的表达方式得到有效地拓展,不断开展课外的实践活动,在活动当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达习惯。

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发展现状开展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或者朗读比赛等,同时多为学生创造出多元化的语言表达的机会,这样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陶校长的演讲》这节课的时候,为提高小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针对这节课专门设置一期演讲比赛,让学生模仿陶校长的演讲内容,写出演讲稿,进行发言,学生在进行发言的时候能够极大地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加之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抑扬顿挫,吐字清晰,教师对学生的优点进行积极地鼓励和表扬,让学生认识到表达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认识到自己的优点,进而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六、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

语言方面的积累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奠定坚实基础,由于目前小学生对知识面认识比较窄,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语言积累主要源自于课外读物,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他们不能够很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读物,因此,教师需要向学生推荐相关的阅读书籍,比如名著、英雄传记、寓言故事等,这些知识性较强的读物,能够极大程度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 小结

综上所述,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人生中的重要财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表达自身的态度,增强和他人之间的交流,同时还能够获得他人的重视和欢迎,有效提高办事效率,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我们在语文教学当中,加强对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身的观点,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为今后走入社会提供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周永.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年5期.

[2]汤路.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13年35期.

[3]辜力南.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教育评论,2005年3期.

[4]肖丽俐.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作者简介:

张蓉清,甘肃省陇南市,陇南市武都区三河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口头表达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