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政治学科

2018-03-22 10:39宋全荣
考试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学科政治教学

摘 要:对于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注重对学生的学科情感的培养。高中政治教师对学生学科情感的培养应该从多方面下工夫,例如:改变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政治学科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改变自己,要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等。

关键词:教学;政治;学科

情感,是人对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所持的态度和认识体验。学生的学科情感是学生对学科所持有的态度、情绪、感受和信念等主观的心理状态。学科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消极的学科情感使学生对学科冷漠呆滞、愁眉苦脸、丧失信心;积极的学科情感使学生对学科兴高采烈、其乐融融、充满信心。

学习是能动性的活动,学生的学习行为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按照自己意志去行动的。而这一切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动机——可能外界的条件可以暂时充当这种动机,但是任何被动的学习行为是无法持续太久的。只有有了内在的动力,学习的行为才能够高效地持久下去。对政治学科的积极的学科情感是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学好政治学科的前提和基础。高中学生只有有了对政治学科的积极的学科情感,才能谈如何学习政治,寻求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他们才会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去认识和解决问题。正像列宁所说的“没有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科情感是我们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无法回避、必须解决的问题。

那么怎样使我们的高中学生对我们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形成积极的学科情感,使他们对该学科持有正确的态度、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感受和坚定的信念,增强他们学习该学科的高度的自信和自觉呢?鄙人有如下拙见:

一、 科学实用,萌发情感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但是由于学科理论的抽象性,好多学生难以认清它的真面目,认为它是“伪科学的”、“无用的”和“假大空的”。我们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努力让学生改变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把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真正价值展现给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科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准确地使用概念,语言表达要具有逻辑性、条理性、层次性;要善于为学生释疑解惑,并讲究可信性;引用材料要真实可靠,具有权威性。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要展示学科理论的实用性,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二、 积极调味,启发情感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趣味性。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也是如此,因为它和我们周围的事物以及我们观察到的一些现象联系很密切。我们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若把这些事物、现象作为情境,通过多媒体设备以非富多彩的形式展现,进而想方设法地使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使学生自觉地把这些事物、现象与我们高中政治学科的某些知识相结合。把蕴藏在知识之中的浓厚的兴趣源通过这个过程给它发掘出来,把知识教好,使学生学懂练会,从而可以巩固、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此:我们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注重增加有时效性的例证材料、图文材料,淡化传统的知识体系、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要注重学生的感悟、体验和探究,并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揭示其中隐含的原理与观点,促进知识生活化和情境化,最终形成一种亲和力。

三、 以情换情,诱发情感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经说过:“情像清泉,可以浇灌干涸的土地;情像阳光,可以温暖冷缩的心灵。”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我们高中政治教师必須用“心”施教,发展“爱”的教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是对学生一种鞭策和激励。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对学生的信任、责任以及富有情感的言行都会触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达到“以情换情”的效果——“亲其师,信其道”。用“心”施教要求我们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要和学生交朋友,多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

四、 以生为本,激发情感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高中政治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如果我们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那么这种教学就是一种“死”的教学,只是为了我们的教而教,不是真正的为了学生的学而教。体会着学科压迫和考试压力的学生只会产生对该学科的心理敌对和行为反抗;是绝不可能对该学科产生积极的学科情感的。“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按照这一价值理念我们高中政治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我们高中政治教师也只有遵循新课程的最高宗旨,按照核心理念去进行教学活动,才有可能使我们的高中学生产生对高中政治学科的积极学科情感。

五、 想方设法,迸发情感

我们高中政治教师要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会成为影响学生学科情感的重要因素。人类天生是“乐于求知”和“恐于无知”的,是不恰当的教学方式泯灭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尽管大部分教师承认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但目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占统治地位的还是传授法。教学过程应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不能“管教不管学”,要研究学生“需要什么”;不能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储蓄库”,要让学生独立自主、自觉能动、积极创造,从而增强学生善于独立思考、主动参与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所以我们高中政治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法、发现法、探究法、情境教学法、对话式教学等等,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和情境。我们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体会成功的喜悦,迸发出自身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求知欲及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科情感。

总之,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考;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我坚信,只要做教学的人有心,学生一定会爱上我的政治课。

参考文献:

[1]《江苏教育研究》.

[2]周彬.课堂密码[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

[3]陶行知.行知教育论著百篇[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年版.

[4]约翰·洛克.教育漫画[M].傅任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简介:

宋全荣,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学科政治教学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超学科”来啦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