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下的初中历史课堂的构建

2018-03-22 10:39周霞
考试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开放合作探究初中历史

摘 要: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可见,构建合作探究式的历史课堂是课改所倡导的,也是有助于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凸显以及历史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的有效方式。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合作、探究下的历史课堂的构建来确保课程目标最大化实现。

关键词:合作探究;初中历史;问题;案例;开放

众所周知,历史课程的存在价值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了解中华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了解各朝代的兴盛、衰落,了解世界的发展过程等等,总之,历史课程的学习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任何学科都不可取代的。但是,在灌输式教学下的历史课堂中,原本带有探究性的学科变得枯燥无趣,学生参与不到课堂中去,自然也不能在探索历史中形成兴趣。所以,为了确保历史课程效率的最大化实现,也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新时期下的历史课堂可以借助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来拉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走进课堂,进而,也为高效历史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出贡献。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构建合作探究下的初中历史课堂进行论述,以确保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同学交流中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价值。

一、 创设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问题是探究的基础,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实施合作探究活动的基础。也就是说,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教材的深入挖掘来引导学生对相关的历史问题进行思考,以确保学生在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中掌握知识,进而,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更加深入的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同时,也为高效历史课堂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秦末农民大起义》时,为了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也为了提高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在教学时,我选择了问题情境创设法,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

(1) 秦的暴政具體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2) 简单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

(3) 陈胜、吴广之后,又出现了两位杰出的英雄人物,请问,他们是谁?

(4) 楚汉之争中项羽为什么会输?

……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而且,随着影视剧的发展,许多内容已经被搬到荧屏当中,所以,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并不陌生。也就是说,鼓励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交流,从自己的已有知识入手进行思考,以期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也为学生基本历史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出贡献。

二、 选择案例进行合作探究

案例教学是历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历史史料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在以往的案例分析中,大部分都是以教师的分析和讲解为主,学生缺少主动思考分析的机会,严重影响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所以,在课改下,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要通过合作探究活动来给学生创造自主分析案例的机会,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以及材料进行思考分析中提高问题解答能力。

例如:在教学《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时,为了给学生搭建合作探究的平台,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由于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即:“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也为了锻炼学生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在本部分知识讲解结束之后,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下面几则材料进行了分析,如:

材料一: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一批儒生全部活埋。

材料二:汉武帝接受著名学者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其他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

(1) 根据以上材料,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采取以上措施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2) 两人所采取的做法有什么区别?

(3) 两人的做法在历史上一个被诋毁,一个被赞誉,这是为什么?

这一材料的思考不仅引导学生回忆了“焚书坑儒”的相关知识,而且又与本节课所学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而后续三个问题的设计,从寻找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位君主的做法以及达到的目的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也减少了学生问题思考的盲目性,同时,也给学生搭建了问题探究的平台,对学生综合历史素养的提升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构建合作探究的历史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案例分析的作用,通过恰当材料的选择以及史料的引入来为高效历史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出贡献。

三、 开放活动进行合作探究

开放活动是相对于封闭活动而言的,开放问题的思考不仅能够发散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质量,而且,对打破传统课堂的灌输,对学生形成终身历史学习意识的形成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构建合作探究下的历史课堂时,教师要通过多种开放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搭建“自由”表述的平台,进而,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形成积极的历史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远古的传说》这节课时,由于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再加上,这部分知识中有太多的神话故事被我们广为流传。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教学时,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对一些传说、神话故事等进行交流,之后,我组织自主说一说“传说与历史史实”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我组织学生以小导游的形式,自主选择某一个角度,自主搜集相关的资料来组织解说词向其他学生介绍。如:有学生选择“大尧”这一人物,对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进行了解说;有学生选择了远古的女娲和伏羲两个人物来向其他学生进行介绍等等。可见,在这样开放活动中,学生可以更加丰富地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也能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历史课堂中掌握知识。

总之,构建合作探究下的历史课堂不仅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历史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也能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互相交流中更好地理解历史,学习历史,进而使学生在主动求知中形成基本的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罗毅勇.初中历史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4(02):70-71.

[2]石红梅.初中历史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研究[D].鲁东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周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开放合作探究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