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园欺凌现象分析与思考

2018-03-22 10:39黄文霞
考试周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学校管理教育策略

摘 要:我们国家在近几年越来越重视中小学教育质量,重视的范围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校园欺凌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占据了新闻的头版头条,在网络上激起了热烈讨论,这些都足以证明这个问题及需得到解决,呼吁政府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关键词:校园欺凌;教育策略;学校管理

一、 引言

我国自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社会上的年龄分段十分明显,老年人比重明显增加,出生的新生儿比率急速下降,一般家庭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这样的风潮的确可以减少社会总人口,减轻社会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隐患,以现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为例,我们在下文中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 校园欺凌现象的概述

近几年随着校园欺凌现象的增加,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相关的定义,他们基本的概述上都保持一致,定义的不同多在于作者的立场不同,作者是站在加害者一方还是被害者的一方而作区分的。本文在这里选取了其中的一个定义,校园欺凌就是指一个人或者很多人在较长时间内对另外一个人进行肉体上和心灵上的攻击,心灵上的攻击特别是指用语言和行为进行威胁、骚扰、将其孤立,这些手段使得对方长期处于被欺凌状态而产生痛苦以及忧郁的现象。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并且对其进行分析,2017年四月份对15个农村中小学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是针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設置,在接受采访的中小学中,有百分之六十八的学生都觉得校园中存在着欺凌现象,只是存在严重程度的问题。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认为这种现象会留下心理阴影。其中有一道题的设置是这样的,“当你遇到这种现象时,你会采取什么措施?”,通过对数据的总结发现七成以上的学生会采取回避或者忍受的态度。调查中也发现了这些欺凌现象一般都发生在厕所或者操场的角落里,这些地方的共同点就是都比较隐蔽,不容易被人发现。

三、 校园欺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 家庭以及个人原因

校园欺凌在很多人看来是属于偶然发生的,但事实发现不是这样的,欺凌现象一般都是一个人欺负另一个人,有时候是一群人在欺负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加害者一般在心理上都不会觉得自己的这种行为有错,在另一方面,受害者在面对这一现象时候,都不会主动还击也不会将这些情况告诉家长或者教师。这种情况的发生一般都与家庭氛围和个人成长经历都是分不开的。这些孩子一般都会受到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首先这些孩子从小生活在缺少爱的环境中,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少与长辈和同学沟通,这样的性格一般都会引起学生的不满,长时间的积累便会造成欺凌现象。其次家长的教育方式不正确,家庭是孩子的第二个学校,孩子的成长与学校和家庭都紧密联系,有的孩子受到父母离异或者关系僵硬的影响,导致孩子养成了偏执的性格。再次就是孩子们从小被家庭溺爱,所以形成了自我中心主义,形成了霸道和冲动的性格。这种孩子在学校占的比例较大,因此他们的存在不容忽视,进而导致更为严重的攻击行为的发生。

(二) 社会因素

张思宁先生是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他认为造成孩子这种行为的根源就是现在社会上的独生子女多,缺少玩伴,一般情况下这些孩子很少懂得包容分享的精神,并且现在的孩子很多都会受到网络媒体的影响,比如很多孩子都会沉迷于网络游戏,并且游戏的设置都有一些暴力因素,这些都会从侧面导致孩子的性格偏颇固执,并且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一般都会采取暴力极端的解决措施。另外,由于大多数农村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对其教导较少,孩子对于是非观念不够明确,再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导致一些孩子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其他同学感受,肆意欺凌。

四、 校园欺凌的解决措施

(一) 家庭高度关注孩子的生活态度

家庭的教育地位一定不可以被忽视,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主要支柱,不管家庭教育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受到忽视,那么这个孩子的身心发展一定会存在隐患。所以这就明确告诉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能单独地对孩子的考试成绩做出要求,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生活态度,应该给孩子提供温馨和谐的环境,这样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成才。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父母更应加强与孩子的联系,为孩子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多与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状况,家校联动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

(二) 企业给予宣传帮助

企事业单位是我们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媒体已经成功占据了广大市民的娱乐休闲时间。我们都知道校园欺凌现象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面的合作,那么也希望广大企事业单位也能够更多地关注这类问题,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例如,企业可以成为各类媒体的赞助商,让社会媒体尽量多地传播正能量,共同创造和谐温暖的社会环境,尽量减少社会欺凌问题。

五、 结束语

在信息化的时代里,丰富多彩的媒体提供的信息对青少年存在很大的影响,虽然我国国家法律是提倡自由表达想法,有言论自由权,但是我们每一个都应该认识到行使自己权利的前提是履行自己的义务,为了青少年健康的身心发展,我们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该为解决这一社会现象奉献出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志杰.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6(39):181-182.

[2]杨雪锦.校园欺凌现象调查及对策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7.

[3]章恩友,陈胜.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13-17.

[4]邓灵.对农村初级中学校园欺凌现象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中外交流,2017(9).

作者简介:

黄文霞,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古浪县裴家营职业中学。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学校管理教育策略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