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友爱与幸福的关系

2018-03-22 12:03王策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德性幸福

王策

摘 要: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分别对幸福和友爱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友爱是最大的外在善并且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一种德性。而幸福则是人们始终追求的终极目标,同时也是所有的善中最高级的善——至善。本文通过对此书中友爱与幸福的性质的分析与梳理,揭示出两者的内在关联:幸福包含着友爱,人若要达成幸福,必须得拥有友爱。

关键词:友爱 德性 幸福 《尼各马可伦理学》

《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以下简称亚氏)第一部系统、完整的伦理学著作,在西方思想史上发挥着巨大的推进作用。在书中,他提出了幸福论和友爱论等意义非凡的伦理学思想。人具有社会性,必须生活在社会共同体中,而友爱则可被看作是联通个人和他人共同实现幸福的隧道,任何人都需要朋友,完善的友爱是持久并且总是为朋友着想,能给予他帮助、弥补不足。幸福是完满自足的,同时也是一种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只有通过不断地完善某种活动或技能,将其发挥到极致方能实现幸福。可是人仅靠一己之力来实现幸福是极其困难的,所以具有社会性的人们可以通过朋友间的互相帮助来实现幸福。

幸福论是亚氏此书中重要的讨论内容,而友爱论则是他的讨论最为细致写作篇幅最长的伦理德性。本文以《尼各马可伦理学》为核心内容,再次分析、梳理书中关于友爱和幸福的性质、内容,并对其展开深入的讨论。期望此文能对学界关于幸福和友爱关系的研究起到推进作用。

一、友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德性

“友爱”这一词的意思是一种在人际交往中所生成的德性,除此之外,其定义在现代与古希腊时期有着极大的差别,友爱的定义在古希腊时期可以看作是“两个人之间的相互吸引”{1},对概念的定义更加宽泛,并且其对象比现代社会认为友谊仅仅发生在朋友与朋友之间更加丰富,可以是任何人。

亚氏首先指出:“友爱是一种德性,或者说与德性紧密相连。其次,友爱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因为不会有人想过没有朋友的生活,即便他拥有所有其他的善缘。”{2}在他看来,任何人都需要友爱。这正如荷马所说:“两人前行要结伴。”{3}这说明两人的知识与力量比一个人更强大。友爱是人的天性,所以人们赞扬仁爱之人,歌颂友爱。亚氏认为:“友爱是把城邦联系起来的纽带,立法者心仪友谊更胜过公平,因为城邦的和睦显然与友谊近似,城邦治理者心中最向往的是城邦和睦团结。”{4}

在亚氏的观点中,完善的友爱是因两位具有高尚品质的人之间的友善和相似的德性品质而生成的一种友爱。完善的友爱有着下述的几个特点:第一,朋友双方都是品德高贵者,双方结交为友的原因就是被对方的高贵品质所吸引,并且因朋友本身之故而愿望他好。第二,在完善的友爱关系中的彼此,原本就是友善之人,所以对朋友也是友善的。因为品德高贵者的本质都是友善的,同时又能相互关爱,彼此获益。第三,完善的友爱是持久的,因为他们对对方的爱,不是出于某种偶然的因缘,或者抱有某些利己的目的,而是出于爱慕品德高贵者的高尚品德,只要他们的品德品质还在,友谊就一直存在,而品德就是最持久的品质。第四,完善的友爱包含了所有的善缘。可见一份完善的友爱是十分珍贵的,其拟补了人们所需的外在善,比如说若一个人即使具有极其精湛的琴技,若他不能遇到一个能欣赏他演奏的知音,一起分享音韵之乐,那他就会感觉到孤单。但是如果他有一个爱好音乐的朋友,能一起在音乐上相互帮助、共同娱乐,那么他就会感觉到幸福。所以,“友谊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美好的,也是高贵的。我们称赞友谊,高扬其意义。我们认为有许多朋友的人是完美的,有些人相信,善人一定是朋友”{5}。“友爱或朋友终究是属于我们生命中正常健康的活动既不可或缺又为我们向往的外在的善,并且在我们的生命中,无论何时都是需要朋友的”{6}。朋友在所有外在善缘中显得是最大的外在善,如此说来,如果一个有德性的人要达致幸福实现至善,那么友爱就是他的必须拥有品。

二、幸福:一种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

关于善的定义,亚氏指出:“每种技艺和探索与每种行动和选择一样,都显得是追求某种善,所以人们有理由把善表示为万事万物所追求的目的。”{7}但是他又表示善可以依据其行为的目的来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善,在这些层次的善中,有一个善是因为它自身而使得人们欲求,并且使其他的目的也是因为它的原因才被欲求,那么这个善就是最高层次的善——至善,至善是一切为善事物的终极目的,它只能被视为目的而存在,不会成为手段。那么如何定义至善呢?亚氏认为,幸福是在所有追求以善为目的的事物中最值得欲求之物,因为幸福就是善的本身,它既是独立的善,同时也是使所有其他的善物之为善的原因,并且幸福是自足且完满的,它是一切事物开展活动的目的,所以说幸福就是最高的善,即至善。亚氏的这个推论是合乎常理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会向着某个目的而开展活动,尽管这个目的因人而异,但是这些所有的目的都指向了一个终极目的,就是幸福。

在对什么是幸福进行更深刻的分析时,亚氏注意到,在当时向人们问到“政治学的目标善是什么?实践中所能实现的至善又是什么?大部分的人對其的名称都持有统一意见,一般大众和有教养的人都把它称之为幸福,他们把良好的生活和优秀的品行与幸福等量齐观”{8}。于是,亚氏就幸福做出了功能分析,得出了结论——“幸福是一种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

首先,幸福是合乎德性的,亚氏认为,想搞清楚什么是幸福,首先得明白人的活动是为了什么。因为“对于每一个从事某种活动和行为的人,他的善和卓越就在于他的活动的完善,所以这理所当然地适用于人,假如说不同的人也有一种适合于他的固有活动的话”{9},那么这种活动到底是什么呢?亚氏认为是在人类灵魂中进行并遵循理性的活动。他讲道:“只要人的固有活动是在灵魂的活动中,这种活动是遵循理性或不可缺少理性而实现的,而且我们只要把一个随意活动的功效归结为同类运动,例如一个竖琴手的演奏和一个杰出的竖琴手的演奏是同类活动,那么我们就把出众的德性特征加到了一般功效上:竖琴手实现功效的能力是演奏竖琴,而优秀的竖琴手就是把竖琴演奏得完美高雅。如果是这样的话而且我们把某种独特的生命视为人所固有的使命,灵魂的实现活动就是作为这种活动,即合乎理性地行动,但一个卓越之人的灵魂的实现活动,我们也就只能做这种增加:就是最好的和最完善的灵魂的实现活动。如果一个人终归变得卓越,就是说他实现或完成了他所固有的人的使命。如果一切都如此,那么我们最终得到的结论是:人的善就是灵魂合乎德性的活动,如果有许多德性,那么就是灵魂合乎最杰出、最完善的德性的活动。”{10}由此可知,亚氏将幸福定义为有好的生活和有好的技艺,并且幸福是合乎德性的或者是合乎某种德性。如果一个活动是合乎德性的,那么这个活动本身就是令人愉悦的,幸福是至善的,所以幸福就是最美好最能使人愉悦的。

接着,幸福被定义为所有行为追求的目标,既然是目标,那幸福就必须得通过在达到目标的现实活动中体现。其次,幸福也不可以归类为品质,不然的话,一个拥有善的品质但是始终沉睡,或者经历了极大不幸的人,那也可以被称为幸福了,正如亚氏所说:“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表现勇敢才能成为勇敢的。”{11}“一个人的幸福并不在于他拥有或具备某种东西,而是要看他是否在善的引导下去实施现实的活动,只有行动,才能获得快乐,才能赢得真正的幸福。生活是美好的,而行动是美好生活的体现”{12}。幸福不是无花之果,不可能凭空生成,幸福需要人们依靠自己的技能和想法在实际活动中实现。至善的幸福仅仅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现实活动中才能实现,并且在这样的活动中还必须是符合德性的。人的生命都始终在追求着幸福,都会为了幸福在付诸行动,因为天上不可能掉下馅饼,唯有自己创造和尝试,而且在进行的每项行为活动中,都得遵从德性的准则,将事情做到最好,力求达到至善,人也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三、友爱:幸福生活的必需品

幸福虽然是完满自足的,但是自足并不是就仅仅为自身所求而毫无任何外界的需求。亚氏也在书中表明:“自足,不是指单一的人孤单地仅仅为其自身而活着,而是也为他的父母、儿女、妻子,而且一般地为其朋友和同侪而活着。”{13}神明是至善的,所以神明不需要朋友。人非神明,必须得借助外在的善才能完美,在众多的外在善缘中,友爱是外在最重要的善,所以友爱对人类的生活是不可或缺的。人是具有社会性的,按其属性必须生活在社会群体中,无法脱离社会独自生活,只有在社会的共同体中,人才能有安稳的生活,自己的生存也能得到保障。由此可知,幸福不会是只依靠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还必须得借助外在的善缘来达成。亚氏就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为人的幸福也必须生活在良好的外部关系中。因为人的本性并不足于思辨。它也需要有身体的健康,食物和所有其他生活必需品”{14},“幸福虽然是至善的、终极的、自足的,但是也需要外在的善作为补充,许多高尚的事和活动都需要借助朋友、财富或权力这些手段来完成”{15}。现在,可以清楚地知道,实现幸福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其次,如果仅仅是拥有了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这样的幸福还是残缺的,必须还要有外在的善缘加以辅助,这样的幸福才是完满的幸福。

亚氏在讨论幸福和友爱的关系时说道:“人因天性之故要过共同生活。即使是享受至福者也不例外,由于他确实拥有了所有自然具有的善,而且他的生活与朋友和有德之人一起共享比与陌生人和偶遇的人共享更好,所以,幸福的人要有朋友。”{16}

亚氏将好生活和好品行定义为幸福。可是被称作为幸福的状态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幸福的定义因人而异,无法给出一个精确的标准。但是关于幸福有一点是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那就是幸福的人肯定是过着拥有畅快心情的日子。正如亚氏所表达的,幸福之人的生活必定是愉悦舒畅的,这种好的生活必定离不开友爱,因为友爱是最大的外在善缘,它使幸福更加完整。因为人生活在社会共同体中,而达成幸福的核心是做出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所以在实行该活动时肯定免不了与人交往和互动。最后,在相同活动的体验中达成精神的统一,这便是友爱的生成。追求完善的友爱是最高尚、最真挚的友爱,这种友爱可以帮助人们共同生活,使人们更加团结,一起达成幸福目标。俗话说,“滴水不成海,颗石不是山”,幸福的生活是需要友爱的,如果缺少了友爱,那么这样的幸福就是残缺的幸福。

首先,如常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人们处于在事情之中时,我们往往会感到迷惘,不知道下一个步骤该怎样做才妥当。在这时,作为我们的朋友都会给出恰当的意见,帮助我们改正错误,摆脱难关。“如果我们比观照我们自身更容易观照我们的邻人,比观照我们自身的行为更容易观照陌生人的行为,而且,如果有德之人的行为对于另一些作为其朋友的有德者而言,必定是愉悦的,因此推导出,幸福的人需要这样的朋友,因为他乐于观照有德性的和他所信任的行为,而另一些有德之人(作为他的朋友)的行为正是这样的行为”{17}。

其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些出现在我们生活里具有好的言行举止以及优良品德的人,他们的行为会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的素养和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变得和他们一样令人敬佩。这都是出自人们趋利避害、爱慕高贵者的天性,每个人都渴望能得到他人的尊敬,在社会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得到认可。“这也产生了一种德性习得的方式:通过同有德性者的共同生活”{18},特俄格尼斯说过这一点。

再次,“按照亚氏的看法,我们从朋友身上还最能审视我们自身的特性与属于我们自身的那种善。因为朋友是一个与我们有着共享的善和有着某种相似的人。一个朋友就是一个想成为我们的‘第二个自我的人。因此朋友总是在某些方面与我们相似,或者是在肉体方面,或者是在灵魂方面,或者是在灵魂的某一部分上,就像一个与我们分离了的另一个自身”{19}。这样说来,朋友还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看作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身影,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他们的身上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

最后,亚氏还认为,友爱可以替代公正,“友爱如同公正,在同样的范围内,涉及同样的对象。在每一种共同体中似乎都存在某种公正,同样也存在某种友爱”{20}。在人们共同进行活动时,并非每个人获得的酬劳都是一样多,但是可以凭借友爱,在其不同的关系中有其特殊的公正,让大家都能心甘情愿地接受這样的分配。这样一来,即使得到的酬劳和另外的人不同,那么也不会心生怨念了。

四、结语

亚氏提出的友爱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友爱论的内容涵盖面非常广,从其可以看出,他提出的友爱这个概念更多的还是运用在了朋友之间,即使这个概念之初是建立在任何人以及阶级之间。不可否认,亚氏这个友爱的设想太过于庞大和完美,但是他的这一个友爱的概念体现出了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型,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让人们能更加清楚友爱在人与人之间、共同体与共同体之间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缺少了友爱的幸福,是残缺的幸福。

{1}②③④⑤⑦⑧⑨⑩{13}{14}{16}{17}{18}{20} 邓安庆:《尼各马可伦理学[注释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70页,第270页,第270页,第271页,第271页,第38页,第43页,第54页,第56页,第53页,第348页,第319页,第320页,第320页,第287页。

⑥{12}{19} 顾圆圆:《友爱使幸福更完满——〈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友爱和幸福思想》,《黑河学刊》第3期。

{11} 温克勤:《略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理论与现代化》第3期。

{15}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4页。

参考文献:

[1] 邓安庆.尼各马可伦理学[注释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顾园园.友爱使幸福更完满——《尼各马科伦理学》中的友爱和幸福思想[J].黑河学刊,2009(2).

[3]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 温克勤.略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J].理论与现代化,2002(3).

猜你喜欢
德性幸福
论学校公共生活中儿童勇敢德性的培育
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露潼的“幸福”
幸福、德行与至善——康德至善学说探析
“幸福”之下,真实的不丹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为了“幸福”的母亲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