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境界及其时代建构

2018-03-22 12:52吕妍
魅力中国 2018年38期

摘要:探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实现人生的理想境界一直是古今中外文化发展中的特有现象。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人的精神境界越发显示出了它的重要价值。人生境界对人性、社会乃至人本身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社会成员人生境界的建构,会大大影响未来社会人类精神家园的建构。

关键词:人生境界;人生价值;时代建构

探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实现人生的理想境界一直是古今中外文化发展中的特有现象。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生境界做出过阐释。他们的论述对人生境界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人的精神境界越发显示出了它的重要作用。人若想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若想追求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人生,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一、人生境界之源起

人生境界,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一个人过去、现在、未来所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浓缩,是一个人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

西方有关人生境界的观点最早源起于古希腊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随后,苏格拉底在完善这一命题的不足之后,提出“人的无形意识是世间万物的最后尺度;塑造命运的不是上帝,而是我们自己。”[1]他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之所在应是人的理性及其对自由的追求,并提出“自知自己无知”这一实现理想人生境界的途径。柏拉图承接苏格拉底的理念,又把人的精神境界分为三个层次,即:理性、激情、欲望。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文化以灵魂为最高崇尚信仰,指出“人的特点在于精神性的灵魂,祈求精神上的满足,追求无限的真善美。”[2]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最终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个人意识大大觉醒,人的理性精神得到了弘扬。表现在人生境界上则是“个性绝对自由”。到了近代,理性主义日趋成熟,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自由思想成为人们新的生活目标。

我国关于人生境界的观点很多,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人也曾对于人生境界进行了较多的论述。孔子认为,人生境界是一种理想人格的实现,要想实现人的价值,须修身养性,以成为“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系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3]的道德君子。庄子认为,理想的人生境界应是“绝对虚静”的永恒状态。老子则认为人生境界应是以‘道为超越性的最高人生追求。由于中国对于人性的理解主要为“善与恶”,因此,在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以及以后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生境界的论述大都是围绕着“扬善”、“惩恶”、“存天理”、“灭人欲”等方面展开的。

目前在国内外流行的人生境界理论主要有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西方存在主义人生境界说与马克思主义人生境界说等三种理论。

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以冯友兰、唐君毅和方东美为主要代表。冯先生以心性为其立论的依据,他将人生境界分为四种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唐君毅主要认为人内在的仁心本性是道德及其他一切价值创造的源泉。方东美则把人生境界依次分为物质境界、生命境界、心灵境界、艺术境界、道德境界和宗教境界。

西方系统提出关于人生境界问题理论的是存在主义之父克尔凯郭尔。他认为,每个人的现实存在都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每个人的人性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后天由自我选择得到的,是人存在的结果,“存在先于人的本质”。而作为人的存在产生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生境界,即审美境界、伦理境界和宗教境界。

马克思认为人是实践的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因而,人生境界的生成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有生命的现实的个人是有特殊化处境的、历史的人,他的“意志和意识”,他的“情”和“理”以及他的人生境界都不是抽象的。只有把实践的概念引入人的活动,人生境界的内涵才会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人生境界的提升才会有矛盾的动力性。因此,人的价值体现在为社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而人生境界的高低必须以对社会的贡献为准则。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它所创造的社会物质条件,是生成人生境界的现实基础,同时人也只有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才能显示出更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也才能实现人生境界的提升。马克思虽然没有具体全面地阐述人生境界问题,但却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二、人生境界之价值

人生境界虽然属于一种精神存在,但其却是实践的产物。它能以其自身的特性反作用于人的思维与行为方式,这对于人性的丰富与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以及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人的存在具有矛盾性与复杂性,这就决定了人性的演变既有自觉的创造性,又有盲目的被破坏性。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的人性类型和境界状态。人性的内涵决定人生境界的本质,同时人生境界又能动地反作用于人性的内涵。

(一)人生境界的人性价值

首先,人的存在具有矛盾性和复杂性,这就决定了人性的演变既有自觉的创造又有盲目的被破坏性。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的人性类型和境界状态。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去理解与实现人性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努力在思想上达到认识的正确性,并在思想上遵守这种真理性的认识,这种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使人性的内涵得以不断地被丰富和发展。其次,马克思主义人生境界观认为,在人类的实践中“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5]这种向善的人生境界,是在人的实践中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真善统一,而这种统一性越高,人性的价值也就越大。再次,在人的實践活动中,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也时时伴随其中。而在现实活动中,由于物欲遮蔽而使这种追求的实现显得尤为困难,为超越现实生存中的科学认知性与道德完满性的限制而实现一种更好的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生存方式,人们会在这样的追求中使人性的价值不断地被超越,从而寻找到一种精神家园。

(二)人生境界的社会价值

首先,人生境界通过精神的内化,成为人们行动的精神动力,调动起了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社会成员的素质,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生境界的导向性与先进性又能使社会健康、持续的发展,使社会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人生境界的规范功能,又能克服法制上的一些局限性,通过道德方面的自律来弥补法制所不能涉及的方面,从而起到规范行为、调整关系的作用。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境界,可以凝聚人心,可以在社会成员中形成共同的理想,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进步。

其次,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外在的价值需求,往往忽视了内在的精神需求,人们更加的功利。而人生境界的内涵不仅包括着客观的物质内涵,而且也包含着很高的精神修养,不仅能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也可以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因此,社会成员人生境界的建构,会大大影响未来社会人类精神家园的建构。

(三)人生境界的个体价值

人生境界中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与自我体验的特性,对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生成提供了法方路径。同时,人生境界对个体的自我评价提供了标准和尺度。不仅激发了个体的主体意识,而且增强了人的自制意识,通过加强自身修养,建立理想人格,使人能在正确的人生轨道上行走。

三、人生境界之构建

(一)关注境界发展,唤醒境界意识

境界是对人生的领悟,是一种感悟和觉解,是一种内化于思想深处的精神意识和感知,而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思想上有某种意识,然后才能指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人的境界意识如果能被唤醒,就可以很好的激发人的激情和动力去思考人生和人生的价值。境界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一些对榜样和英雄的感动和赞叹中,在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中……虽然有些情感仅仅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并没有真正成为一种境界,但这种存在却让我们相信,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让这种潜意识发掘和显现出来,成为我们的主导意识,从而比较容易实现境界的突破和提升。

(二)培养反思批判精神,增强境界提升能力。

境界提升的途径是觉解,觉解的增加意味着人们境界正在逐步提升。而觉解的程度则决定了境界的层次,要想提升境界则必须增加觉解,而增加觉解的唯一途径就是对现有境界的反思批判,有了反思批判,才会有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就是在不断反思批判中进步的。批判精神可以使主体在人生境界的建构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对人生理想境界的建构有净化与提升作用,提高主体对自身人生境界建构的自觉性,对人类实践活动的自我否定与自我超越。批判精神使主体在境界建构过程中,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的认识更加具有自觉性,从而自觉重建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注重知行合一,在行为中提升境界。

冯友兰先生认为:“所谓尽心尽性,固亦不能平常凭空求之,心有事焉。”[6]就是说,只有在实践中做道德的事,才能真正地提升境界。因此,要想提升人生境界,必须通过实践的磨砺,在实践中稳固和提升人生境界,即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增强感受与体验,克服功利之心的束缚,在实践中改变那些不适宜境界提升的生活方式,将日常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逐渐转化为某种习惯和倾向,并通过大量日常生活活动内化于人们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因而不自觉地限制个体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为,不自觉地对人生境界的建构产生持久的影响,从而提升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吴光远.听大师讲哲学[M].中国民航出版社,2003.P6

[2]吴光远.听大师讲哲学[M].中国民航出版社,2003.P42

[3]任恒翔.论孔子思想中的“道”[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P343-34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P1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P7

[6]冯友兰.新原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P34

作者简介;吕妍(197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从事文化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