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整本书阅读

2018-03-22 12:52戴超宇
魅力中国 2018年38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戴超宇

摘要: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但要有效激活整本书阅读的内驱力,提升阅读教学的成效,真正发挥其提升语文素养、培养阅读品质的作用,还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展开有针对性的探讨和研究。本文基于当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了如何实施和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不同年龄的学生对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书会有不同的接受度:低年段的学生多读绘本、童话、浅显的校园故事;中年段的学生多读校园小说、动物小说、科幻小说;高年段的学生开始接触中长篇小说、名家文集,等等。整本书阅读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相对较长的推进阶段,教师须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落实。

一、读法指导

(一)关注与书相关的信息。

有研究者归纳为“四读”,即读封面:初步了解此书特点;读序言:帮助学生更快走进书里;读目录,快速了解书本内容,学会索引;读插图,从短篇阅读平衡过渡到长篇阅读。

(二)制定读书计划。

阅读整本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半途而废。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开始阅读前制定一个简单的阅读计划,对阅读时间与进度进行调控与安排,长期坚持下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学写读书笔记或摘要。

学写读书笔记是课标对第三学段学生的要求。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与思考,书中出现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写成读书笔记,以便学生养成边读边想、边想边摘、边摘边悟的阅读习惯。这些珍贵的读书笔记可以成为学生日后反刍积累的材料。

(四)思维导图理清思路。

整本书的阅读量较为庞大,对小学生来说难以把握,教会学生利用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阅读整本书,可将书本结构可视化,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阅读整本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对整本书的概括、理解。

二、完整、固定的阅读时间助力阅读习惯的养成

整本书阅读需要一个与其容量相对应的阅读周期。教师要将阅读任务有计划地分散到每一天,确保在这个阅读周期内,每个学生都可以读完整本书。笔者所在学校推行的办法有:一是利用每天的午休时间,集中阅读不少于20分钟;二是将每天需要完成的阅读任务作为一项语文作业,请家长协助,督促落实。有了完整、固定的阅读时间,学生的阅读才有保障。同时,学生从小养成每天都要读书的好习惯,对其终身学习、进行文化积淀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持续、有效的推进策略

在导读课带给学生的新鲜劲儿过去之后, 整本书阅读周期长、难度大、任务重,很多学生在没有明显的外部诱因的刺激下,是很难坚持完成的。因此,教师必须依托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为他们阅读习惯的养成提供动力。

(一)读书分享会

读书分享会有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放在每天的课前5分钟,每个学生轮流主讲,可以配上PPT。学生在这5分钟里,说自己的读书收获,可以谈书中的一个人、一个情节、一个场景,也可以聊书中的一个群体、一段波折、一个事件……说完后,同学点评、打分。每个学生一个学期内可以有两次上台的机会。另一种组织形式是用一整节课,让学生讲个痛快、听个舒服。课前,先让学生在小组内PK,再选出“最具思想小读者”在课上进行全班交流。

读书分享会让学生把向内吸收的阅读收获通过口头表达向外传递,是一个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好方法。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仍须承担起引导的职责,针对学生的交流,在适当的地方点拨、指导、提升。日久天长,学生的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二)大数据阅读平台

在信息化时代,整本书阅读的推进还可以借助大数据的力量。如笔者所在学校目前使用的阅读平台上,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账号导入书目,上传配套的“阅读问答”,设置阅读期限。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账号反馈每天读书的进度,尝试完成“阅读问答”中有趣的小问题,还可以上传自己的读书感悟。教师可以随时了解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读书情况,包括阅读字数、阅读本数、阅读笔记数,认知、分析、理解、运用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等等。教师每周公布一次进入前十名的榜单,可以大大激发学生你追我赶的阅读热情。

(三)“阅读达人”比赛

比赛,是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一种常用策略。在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最后阶段,安排一次“阅读达人”比赛,既能将整本书阅读活动推向高潮,又是对整本书阅读的回顾与总结。比赛可以采用书面考查的形式,也可以采用竞答活动的形式。书面考查的参与面广,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比较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情况;竞答活动形式更活泼,既可以有知识考查,又可以让学生读、演、评、说,能更全面地展示学生的語文素养。

当然,整本书阅读的推进策略还有很多,教师可以创造性地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他们把整本书阅读当成一次愉悦的精神之旅。

四、多样、可视的阅读成果助益阅读体验的优化

阅读是个性化的内化行为。一旦将阅读感受转化为可视的成果,思维的碰撞往往会带来意外的收获。对小学阶段的整本书阅读来说,成果的展示能起到很好的交流、激励作用。如可以让学生根据整本书的内容画思维导图,用框架图、折线图、鱼骨图等梳理情节的波折和人物情绪的变化;选择不同主题制作小报,说说人物性格,聊聊人物命运;用一词一句的简短批注、成篇成章的读后感直接表达阅读的感受……多样、可视的阅读成果能使学生群体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鉴赏、评价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整本书阅读及其教学,不再仅仅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也不仅仅是创建阅读特色的具体途径,而是民族永续发展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是时代的呼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在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原则、内容、方式方法,阅读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阅读课程的目标设定、体系建构、推进路径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最大程度的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有效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