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交流机制创新探究

2018-03-26 12:25张丹婷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辅导员高职院校创新

【摘 要】本文论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互相交流以达到优势互补,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统一领导机制,形成大思政领导格局;规范交流机制,出台导向性、驱动性文件;搭设交流平台,促进两支队伍“跨界”互通等措施,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交流机制创新。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辅导员 交流机制 创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C-0095-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輔导员和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二者在工作质性上存在同一。然而,在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的工作对象、范围、内容都存在很大差别,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分属不同系统,从而导致缺乏交流基础和平台。笔者认为,通过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交流机制可以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优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共同发展,并为高职院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提供思想保障。

一、统一领导机制,形成大思政领导格局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要实现深度交流,达到合力育人,必须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制。从目前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分属两条线,也由不同的校领导分管。这一状况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被条块分隔,造成交流中间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两支队伍各自所属的领导由于没有相互深入接触并不熟知对方领域的工作内容,进而对对方的工作领域想当然地作出不恰当地评介,从而对对方的工作内容不重视。就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交流实践来看,那些存在校领导既分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又分管学生工作部门、团委的高职院校往往更容易开展两支队伍的交流,也更能为两支队伍交流提供更多资源与政策。

在高职院校中,除了让一位校领导一并分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的同时,还可以一并分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其他领域,如宣传部、教务处等单位。这样可以形成一种大思政的领导格局,有利于统一整个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工作,也有利于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师资队伍相互协调、达到政令一致。其实,在高职院校由校长或校党委书记抓思政工作最有利于协调各类资源及重组,也最容易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校意识形态工作。

二、规范交流机制,出台导向性、驱动性文件

有了统一的领导机制,还必须出台相应的文件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的交流过程。用制度来管人、管事更为有效。高职院校可依据中央、国家、教育部门出台的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并出台诸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职班主任管理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职辅导员管理规定》《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帮扶规定》等文件,对交流机制进行严密设计,使机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形成合力。

文件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二者的角色要澄清,不是把二者同化,哪里不够派往哪里。一般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任辅导员、班主任并不是去操劳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事务,而是从个人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引领与教化学生的政治信仰、职业道德、个人操守。辅导员兼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实践,是把丰富多彩的一线工作的经验结合到课程内容当中,让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更生动、更接地气,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同时,专职辅导员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实现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家化的有效途径。

文件的内容必须具有导向性与驱动性。导向性制度是一个方向性问题,即制定的文件首先为了提升学校发展格局,其次是为了提升学校教书育人功能,再次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潜能;制定的文件不是压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而是主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个人能力提升与个性发展着想。驱动性制度主要体现在激励性原则。第一种方式可以将参与交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的薪酬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基础性薪酬,岗位津贴;二是平衡性薪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辅导员多兼任一个岗位,就可以多获得一笔平衡性薪酬;三是发展性薪酬,用于二者的进修和科研。第二种方式可以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项津贴、奖励基金,以按劳取酬的形式给予参与各类交流形式的教师与辅导员发放补贴。第三种方式是减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额定的工作量。如专职教师一年额定教学工作量300节课,则可减少一半的量;按师生比1∶150以下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同时,在职称评定方面向辅导员倾斜,尤其是在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这一块。激励方式还应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不断摸索和尝试,实现设计严密与科学论证,切忌形式主义倾向,这样才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双方交流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三、搭设交流平台,促进两支队伍“跨界”互通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之间要建立起多角度、多层次、多环节的交流平台,互通有无,弥补二者在教学与实践工作中的不足,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定期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联席会议

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学期召开一次,如有特殊需要也可临时召开。会议由分管校领导召集,校长或校党委书记出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有关的部门、人员参会。联席会议要着力解决师生中存在的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工作的共性问题与具体问题,会议议定的事项要有实施、落实,有反馈。

(二)定期召开工作会议

学校要定期举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双向工作交流会,共同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各种案例、奇闻趣事,了解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每次交流可以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双方各自推荐1名代表发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要就思政理论方面的情况发言,辅导员主要就学生案例方面的情况发言。如此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双方都能全方位地了解近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态势,分析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产生变动的原因,并能形成预防下一段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对策。在交流过程中,辅导员还能够就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寻求理论“援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则能够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问题,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三)搭建网络交流平台

搭建网络交流平台是为了更为及时地获得學生资讯、交流个人感想、疑问与回复,资料分享、案例讨论等。一般来说,可组建QQ群、微信群来实现相应的交流。

(四)搭建科研交流平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与辅导员组成科研团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类与意识形态类研究,学校要给予支持。一是学校设立专项大思政类课题;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申报的各级教改类课题、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各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项目、教育部思政类专项任务项目等须有对口交流的辅导员参加;三是辅导员申报的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等须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通过科研项目合作,两支队伍可以进一步融合,并在交流中实现双方专业能力的提升,拓展职业空间。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是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大主力军,建设好这两支队伍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两支队伍相结合,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进行交流,不是要把二者同化,而是让两支队伍克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分离,协同育人,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此基础上实现二者能力的发展、空间的拓展。

【参考文献】

[1]客洪刚.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J].教育科学,2011(6)

[2]马福运.高校“双肩挑”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及构想[J].思想教育研究,2010(4)

[3]耿立军,白艳秋,孙丽颖,谷炜江.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交流机制的探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9)

[4]陈冬.高校思政课教师与政治辅导员联系机制的构建[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5)

[5]谭群英,何会宁.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融合建设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

【作者简介】张丹婷(1985— ),女,甘肃酒泉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航空旅游学院辅导员,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社会保障、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辅导员高职院校创新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