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名学者型教师

2018-03-27 10:30蒋明玉
教育界·中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镇江市倒数数学课

当一名学者型教师是我的人生目标,为此,20多年来,我守着小学数学教育这块神圣园地默默耕耘。

一、勤奋立志,慕学者之气

1994年8月,我从丹阳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丹阳市访仙中心小学工作。让我感到庆幸的是,我遇到了两位善于管理、重视教科研的“学者型”校长——张锁荣和王文忠,后来他们两位都相继评为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擅长写作的王文忠副校长对我的影响很大,那时我经常看到王文忠副校长有文章在各类报刊发表,很是羡慕。于是,一有时间我便缠着王校长,和他交流沟通,分享他的研究经验。

开始工作的那几年,我的“豆腐块”教研文章经常在《关心下一代周报》《家教周刊》《丹阳日报》等报刊发表。我的解题类文章也多次在《小学生学习周报》《少年之友报》《读写算》等学生报刊上发表。

在王校长的指导下,我开始关注数学课堂教学的相关问题,我写的文章也逐渐从解题辅导类转到了教学研究类。我开始努力地学习、尝试、反思、提升,不管是晚上还是休息日,学校阅览室里经常有我的身影。我自觉开展案例研究,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我和王校长陆续在一些省级报刊上合作发表了三十多篇教科研文章,并逐步养成了多读、多思、多写的习惯。2002年4月,我有幸参加了南京晓庄学院主办的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活动,通过这次培训,我的教育观念、课程意识、科研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

因工作需要,2002年我被选聘到丹阳市实验小学,2004年我又被选聘到新办的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2007年我参加了首届镇江市级骨干教师提高班培训,后来被评为第四届镇江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成为当时相当年轻的镇江市学科带头人。2012年至2014年我连续参加了三届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江苏大学举办的“省市合作特级教师后备高级研修班”培训;2014年10月,我又参加了国培计划(2014)小学数学工作坊培训活动,2016年我被评为优秀学员。

爱岗敬业是我多年来形成的价值观。二十年来,我一直任教高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还带有一个数学社团,在全市历届质量调研中,我所任教的班级教学质量总是名列前茅。二十年如一日,不管在学校的哪个岗位上,我总是努力做到严于律己,精于施教,用自己良好的教育行为影响学生、影响教师。因为对教育工作的无限热爱,所以我乐此不疲,我的团结协作和奉献精神得到了大家的赞许。

长期以来,我以“是否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标尺,来衡量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得失。我努力从儿童视角研读教材,认真解答课本中的每道习题以揣摩编者意图,挖掘隐含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教育因素等,目的就是要在读懂、读通、读透教材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上好每一节课,为学生在课堂上提供更多发展的空间。在教学之余我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并常常追问:“什么是数学?教怎样的数学?怎样教数学?”以这些本源性的问题带领同伴们进行互动研讨,不断追求数学教育向理性视角转变,使我的教育教学更符合儿童特性,更切合教育规律。如今,我以为对教育做再多的奉献也不为过,因为学生的成长与教师的发展就是我做教育的最大幸福。

二、刻苦励志,育学者之风

真正的“学者型”教师,往往都离不开教育科研的刻苦砥砺。我默默地要求自己,并给自己的发展找到了这样一个拐棍——在教育科研中培育自己的学者之风。随着教科研成为我的工作常态,我的学者之路越走越宽。我成功申报了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度第九期立项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三种思维的实践研究”,2013年6月通过中期评估并获得优秀等第,2014年9月举行了结题汇报活动。经过几年的刻苦研究,我发现,在特定的情境中,数学思维中的三种基本思维形式——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它们有时相对独立,有时又相互交叉,教师应该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有效训练三种思维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将三种思维融会贯通,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数学能力。

为此,我开发了比较典型的成功课例:《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 发表于《小学数学教师》;《“旋转与想象”教学实录》发表于《小学教学》;《开动思维的快车》 发表于《小学教学》。

更令人欣慰的是,我的数学教学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多次在丹阳市、镇江市级教研活动中执教各类研讨课,得到各级教研部门、專家的一致好评。2008年5月,荣获镇江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优课一等奖;2008年10月,在江苏省“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赛课活动中获得二等奖;2014年10月,获得江苏省第十届“蓝天杯”小学数学会课一等奖。

听过我的课后,一些专家认为我突出了数学课的“数学味”。我坚持认为,数学的核心价值是“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并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我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数学素材的揭示,在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揭示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抽象过程,让学生较为深入地领悟数学的内涵,我以为这一种方式就突出了数学课的“数学味”。随着研究的深入,我逐渐形成了“数学课要有‘数学味”的教学主张。“数学课要有‘数学味”主要彰显以下五个方面的内涵:

(1)“数学课要有‘数学味”就是要重视科学思维方法的渗透与训练。通过教师有意识的示范、点拨和训练,帮助学生去领会思维体操的“编排意图”,使之“动作到位”,从中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受到恰当的思维训练。

(2)“数学课要有‘数学味”就是要充分展现学生数学思维过程。①数学教学不应是“结果”的教学,更应是“过程的教学”,即要把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展现给学生;②数学教学应力求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并依据反馈信息,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③在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要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

(3)“数学课要有‘数学味”就是要鼓励三种思维形式并存。注重三种思维形式在教学过程中的灵活运用十分必要,有利于体现知识的个性化建构过程,有利于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丰富多彩。

(4)“数学课要有‘数学味”就是要重视学生猜想意识和猜想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数学猜想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常见的形式有:归纳性猜想、类比性猜想、探索性猜想和仿照性猜想。

(5)“数学课要有数学味”就是要优化习题设计, 加强思维训练。积极实施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具体途经有:优化课时作业,让学生独立思考;设计应用作业,让学生实践应用;加强“阅读”作业,让学生探索运用;探索研究作业,让学生求异创新。

2014年11月11日,由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组织的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栏目,网络直播了我执教的六年级数学《认识倒数》,这次活动的研讨主题是:本质,数学教学的追求。网友们纷纷反映我上的这节课朴实、扎实、实用。

在课前,我相信数学的理性及严谨,课本上倒数描述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是多么简洁,多么理性。为了凸显“数学味”,我在这节课教学中,主要体现了以下三点:

一是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借助“1”来转化,我在导入阶段,组织了这场不公平的计算比赛。不平则鸣,唤醒的是学生以前练习中积淀的对“1”的好感和探究的热情。

二是激发学生尝试的勇气。“谁除以谁会等于1呢?你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吗?”此乃小菜一碟。但有此铺垫,教学便有了波澜,有了情趣。当我抛出真正想要的,有些难度的“什么数乘什么数等于1”时,学生有些迟疑,这是我意料之中,“请同学们打开练习本,在上面写上几组乘积是1的几组数,我们看看哪些同学写得多。”尝试之后,学生就有话要说了。

同学们开动脑筋,找到了很多乘积等于1的算式,在我的适当引导下,乘积是1的几组数:有整数的,有分数的,还有小数的,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思考。写得多,不是追求个数多,而是追求种类全,这样为下面倒数概念的抽象提供了全面、丰富的素材,为积累了丰富的典型的倒数概念的表象。接着,我又从特殊的“分数乘分数等于1”入手,引导学生再次举例,发现这样的两个分数相乘等于1,这样的两个分数都有什么特点呢?发现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的两个分数乘积都等于1。问学生:“这样的两个数叫什么数吗?”進而引出“倒数”这个课题。

在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时,我又给了学生尝试的机会。“这样,同桌两个人,互相出数,然后想一想,怎样求这些倒数呢?写在本上。”为下面概括求分数的倒数、整数的倒数、小数的倒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揭示其规律也就水到渠成。

三是追求概念的本质属性。在抽象、概括倒数定义的过程中,在学生已经明确了黑板上这一组倒数后,我又让学生去找倒数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概括共同特点:(1)结果是1;(2)都是两个数相乘;(3)分子、分母交换位置。我指出“分子、分母交换位置”与“结果是1”是一致的,在黑板上保留了“结果是1”和“都是两个数相乘”这两个特点。

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概括:“那现在你能不能简练地概括一下,什么是倒数?”让学生从不同的说法去概括,实现概念表述的多样化。然后,引导学生看书,究竟课本上是怎么定义倒数的?接着问学生:“书上比我们多了‘互为两个字?”然后让学生通过举例重点突破“互为”二字的理解。这样通过几个层次的教学,学生对概念中的“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等本质属性有了深刻的理解,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等,引导学生充分经历倒数概念的抽象与概括过程,使得学生深刻理解倒数概念的本质属性。

围绕“数学味”的研究,我的一系列研究成果相继见诸各种教育刊物:《抓住三种思维类型 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发表于《湖北教育》;《重视合情推理,发展学生思维》发表于《湖北教育》;《让学生成为数学思维的主体》发表于《小学教学研究》;《培养小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思考与实践》发表于《辽宁教育》;《〈有趣的搭配〉教学实录与评析》发表于《小学数学教师》。

长期以在漫漫的教学与研究历程中,我也初步形成了“严谨、开放、扎实”的教学风格。

严谨:我的课堂教学结构分明,层次清晰,语言严密而又简明,同时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学会简练表达。开放: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和数学知识形成发展的规律,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设计有效的教与学的活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建构,在体验感悟中深化思维。扎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现实的、生动的、有趣的数学情境,适时、适度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建构认知。重视数学练习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形式丰富、针对性强的练习活动中不断完善认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得扎实,能力得到发展,思维得到提升。

多年来,我还坚持指导学生数学竞赛工作,我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华罗庚金杯赛和江苏省“小学生数学报杯·小小数学家”数学竞赛,获奖有一百多人次,多次获得省团体奖。我连续获得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优秀教练员奖。

近年来,我在学校成立了“数学小课题研究所”社团。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引导学生撰写数学小试验、小调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近五年来,有十多篇学生小论文在《小学生数学报》等学生报刊上发表,我也撰写了这方面的专题体会文章:《开展“数学小课题研究”活动的思考与实践》发表于《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社团活动的选题方法》 发表于《教育研究与评论》。

三、笃学明志,集学者之长

从华应龙老师的“融错教育”中学到了教师教学机智的把握;在与特级教师周卫东的多次交流中,我悟到了“数学味的真谛”;从南京大学哲学系郑毓信教授报告中,我学到了“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从一个个优秀教师、教育专家的成长轨迹中,我悟出了“学者型”教师成长的奥秘——笃学明志,方能有所进步。

长期以来,我努力从学生的视角研读教材,挖掘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教育元素等,以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在教学之余我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并常常追问:“什么是数学?教怎样的数学?怎样教数学?”不断追求数学教学向数学教育的理性转变,使我的教育教学更符合儿童特性,更切合教育规律。为此,2015年我与徐友新老师成功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小学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分布及教学策略研究”,并被确定为重点自筹课题。目前,我正在主持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第五期教科研课题: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关于培养几何直观的策略及优化建议。

慢慢地,我的周圍聚集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数学圈”,大家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发表文章30多篇,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教育工作者、镇江市学科带头人和镇江市骨干教师。近年来,我依托镇江市“张锁荣名教师工作室”的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题研讨活动,自编了小学高年级“趣味数学”校本教材。2017年5月,我有了自己的名教师工作室。2015年4月下旬,我参加了中国青基会希望工程义务讲学团,为江西省兴国县、于都县小学教师送教。我的成长事迹在《江苏教育》杂志(小学版)2015年第10期“呼唤名家”栏目中做专题报道。

在2013年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比中,我的研究课题“小学数学思维训练课教学研究”获得了二等奖。在《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月刊》《福建教育》等报刊发表教研文章150多篇,其中4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各科教与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经过努力,我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逐步成长为高级教师、镇江市学科带头人、镇江市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并先后被评为丹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镇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丹阳市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第三届长三角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以及江苏省第十四批特级教师。

【作者简介】

蒋明玉,生于1974年11月,本科学历,1994年8月参加工作,1994年至2002年在丹阳市访仙中心小学工作,2002年8月选聘到丹阳市实验小学工作,2004年8月招聘到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工作至今。高级教师,镇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第三届长三角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第十四批批特级教师,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倡导“数学课要有‘数学味”的教学主张,获江苏省第十届“蓝天杯”小学数学会课一等奖,课题获2013年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在《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月刊》《中小学数学》等报刊发表教研文章150多篇,其中有4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各科教与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

猜你喜欢
镇江市倒数数学课
镇江市“双管齐下” 全力保障重大事故隐患“回头看”
惊喜倒数日历
有趣的数学课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巧用倒数 求异创新
镇江市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