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雌激素水平与血型、血脂相关研究

2018-03-28 06:42吴聪聪李开军吴伟东吕玲春曾春来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血型脂蛋白血脂

吴聪聪 李开军 吴伟东 林 莉 吕玲春 曾春来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女性由于特殊的生理原因,在以往研究中发现绝经前后女性冠心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会出现明显的不同,并且绝经期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会迅速增加[1]。人类血型抗原多达四百余种,目前研究发现不同血型的人群冠心病的发病情况不同[2]。血脂、雌激素水平是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3]。本研究探讨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雌激素水平与血型、血脂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就诊于我院心血管内科病房住院确诊为冠心病的绝经后女性179例为研究对象(冠心病组),年龄55岁~68 岁,平均(59.70±6.54)岁,平均血压(112.12±12.21)mmHg,平均体质指数(BMI)(24.23±3.23)kg/m2;另选择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健康体检的绝经后女性180名为对照组,年龄 54岁~69岁,平均(61.40±5.45)岁,平均血压 (111.34±11.33)mmHg,平均体质指数(BMI)(23.35±3.20)kg/m2,两组的年龄、血压、体质指数(BMI)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根据《内科学》[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根据典型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特点,结合年龄和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绞痛,一般即可建立诊断。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检查可见ST-T改变,症状消失后心电图ST-T改变亦逐渐恢复,支持心绞痛诊断。未捕捉到发作时心电图者可行心电图负荷试验。冠状动脉CTA有助于无创性评价冠脉管腔狭窄程度及管壁病变性质和分布,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助于诊断和决定进一步治疗。

1.3 纳入标准 (1)停经3个月以上;(2)血雌二醇(Estrodiol2,E2)<30ng/L, 促 卵 泡 激 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40IU/L;(3)3 个月内未使用过激素及激素相关保健药物;(4)自愿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5)能够依从研究及随访程序。

1.4 排除标准 (1)对含碘造影剂过敏;(2)既往有肿瘤病史或者新发肿瘤的患者;(3)目前已知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减退的患者;(4)妊娠;(5)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严重贫血等;(6)肾功能不全(CR>120umol/l)及肝功能不全(AST、ALT>3倍正常值高限);(7)严重心功能不全(NYHAⅢ-Ⅳ级)及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其他各种严重瓣膜疾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患者、风湿性冠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炎引起冠脉口狭窄或闭塞、肥厚型心肌病、X综合征等。

1.5 退出/中止标准 (1)经复核不符合入选标准或符合排除标准;(2)受试者要求退出或者撤回知情同意书;(3)违反实验方案;(4)研究者认为患者不适合继续完成实验。

2 研究方法

2.1 标本采集 两组入选患者建议患者在抽血前素食3天,同时之前均未使用降血脂及激素类药物或者保健品。所有患者均空腹10h以上,于次日清晨8:00~9:00入院采集血液标本,在采集血液标本前受试者需休息15min以上。单次使用3支真空采血试管,采集肘正中静脉血9mL:其中5mL置于真空采血管中(红色),并且要求血液标本采集后2h内分离血清,并将分离的血清样本置入-80℃冰箱保存备用。

2.2 检测指标 采用用酶联免疫DR附法检测雌二醇(Estradiol 2,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相关性激素指标。另外4mL分别注入2支含EDTA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黄色)中,并采用我院已有的OLYMPUSAU5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相关指标;采用盐水凝聚法检测ABO血型。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样本均数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两变量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多重危险因素分析用非条件Logistic同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血脂、雌激素水平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FSH、TC、HDLC 明显增高 (P<0.01),E2、HDL-C 明显下降 (P<0.01),见表 1。

表1 两组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血脂、雌激素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血脂、雌激素水平比较(±s)

注:与冠心病组比较,*P<0.01

?

3.2 两组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ABO血型分布冠心病组ABO血型分布为A>B>O>AB,对照组为O>B>A>AB。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组间O型与A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ABO血型分布[例(%)]

3.3 绝经后冠心病女性血清E2与其他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经过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绝经后冠心病女性血清E2与TC、LDL-C、A型血呈负相关性(P<0.01),与 HDL、O 型血呈正相关(P<0.01),见表3。

表3 冠心病组血清E2与TC、HDL-C、LDL-C、A型血及O型血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在改善预后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做好一级预防的工作还需要认清导致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尽早的干预危险因素,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5-6]。

已有研究表明,血脂水平升高,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在所有的冠心病治疗指南中,把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为最为重要的一项措施,特别是合并有其他危险因素时,服用他汀来控制血脂一直作为冠心病一级预防的重要步骤[3,5-6]。美国1980-2000年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约一半,产生这种降低效果的各种因素作用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群总胆固醇水平的下降[5-6]。最新研究发现,在给绝经后女性进行口服和注射等不同方法补充雌激素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a,从而导致血脂水平的下降,并且不同的给药途径不影响结果[7]。尽管雌激素与血脂的研究之前已经进行过相关探讨,各国科学家对补充雌激素仍有不同意见,但是补充雌激素后心血管事件的降低,让很多科学家仍保持着较大的兴趣[8-9]。

近年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已知的因素包括:吸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及遗传等,而遗传因素单单从基因上面来讲,往往很难说出具体的某个基因或者某个基因的靶点就一定是这个问题的关键[10]。血型作为遗传因素中稳定的载体,内含有大量的遗传信息,目前已经报道多种疾病与其有关,比如抑郁症、肿瘤、动脉疾病等等[11]。血型与冠心病发生可能存在的相关性[2,11]。同时,女性存在特殊的生理变化,这种激素水平变化后,冠心病发病明显增加大家也基本达到共识[1]。

本研究发现,女性激素水平改变及血型的不同,特别是E2水平下降,A型及O型血是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这与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相似[2]。雌激素水平改变,导致女性体内的环境出现变化,有研究表明,提前绝经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增加,在绝经年龄每延迟1年,冠心病的患病率降低了3%。<45岁提前绝经的妇女与绝经年龄(45~52岁)相比有较高的冠心病的患病率[12]。

研究[13]表明,补充雌激素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补充植物雌激素可以达到相同的作用,在绝经后妇女使用异黄酮丰富的中草药制剂可能会抑制新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减少现有斑块的进展,从而有希望的新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14]。有研究[6]表明,补充雌激素主要降低了低密度脂蛋白a。尽管不同给药途径、不用剂量的雌激素对疾病的影响不明显,但是,补充雌激素的方法能减少绝经后女性的心血管事件,雌激素是绝经后女性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8-10]。

总之,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血脂、血型与冠心病的发生存在相关性。由于本研究仅仅选择了部分绝经后女性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存在局限性,所以还需进一步探讨。目前关于绝经后女性激素变化、血型与冠心病关系研究仍受到关注,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仍在进一步的研究当中。因此,早期对绝经后女性进行激素水平、血脂监测及血型检测,有助于指导预防和干预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1]Gorczyca AM,Eaton CB,LaMonte MJ,et al.Change i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itting Tim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Mortality Among Postmenopausal Women in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Observational Study[J].J Am Heart Assoc,2017,6(5):e005354.

[2]Blais C,Germain M,Delage G,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lood group and the risk of vascular disease in Quebec blood donors[J].Blood Transfus,2016,14(5):455-459.

[3]Khoudary SR,Shields KJ,Janssen I,et al.Cardiovascular Fat,Menopause,and Sex Hormones in Women:The SWAN Cardiovascular Fat Ancillary Study[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5,100(9):3304-3312.

[4]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27-256.

[5]Mozaffarian D,Benjamin EJ,Go AS,et al.Executive summary: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 2016 update: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16,133(4):447-454

[6] Zhou M,Wang H,Zhu J,et al.Cause-specific mortality for 240 causes in China during 1990-2013:a systematic subnational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3[J].Lancet,2016,387(10015):251-272.

[7]Anagnostis P,Galanis P,Chatzistergiou V,et al.The effect of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and tibolone on lipoprotein(a)concentration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Maturitas,2017,99:27-36.

[8] Yun BH,Chon SJ,Cho SH,et al.Decreased Renal Function Is a Risk Factor for Subclinical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n Korean Postmenopausal Women[J].J Menopausal Med,2016,22(3):167-173.

[9] Smith NL,Blondon M,Wiggins KL,et al.Lower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taking oral estradiol compared with oral conjugated equine estrogens[J].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Internal Medicine,2014,174(1):25-31.

[10]Mikkola TS,Tuomikoski P,Lyytinen H,et al.Estradiolbased post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and all-cause mortality[J].Menopause,2015,22(9):976-983.

[11]Takagi H,Umemoto T.Meta-analysis of non-O blood group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m J Cardiol,2015,116(5):699-704.

[12]Shen L,Song L,Liu B,et al.Effects of early age at natural menopause 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in Chinese women[J].Int J Cardiol,2017,241:6-11.

[13]Marjoribanks J,Farquhar C,Roberts H,et al.Long term hormone therapy for peri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7,1:CD004143.

[14] Myasoedova VA,Kirichenko TV,Melnichenko AA,et al.Anti-Atherosclerotic Effects of a Phytoestrogen-Rich Herbal Preparation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16,17(8):E1318.

猜你喜欢
血型脂蛋白血脂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脂蛋白(a):携带武器的坏蛋
磷脂酶相关脂蛋白A2在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的应用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你了解“血脂”吗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