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实践教学的坚守与革新
——以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为例

2018-03-28 08:52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媒介专业教学

智媒时代下,媒介不再仅仅是一种传播介质,它已然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关系形态,成为重构人与社会共生发展、共筑经济与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不断刷新的媒介技术与媒介产品一方面对新闻传播行业产生持续刺激,造成行业内在应对技术挑战中形成重组与分化;一方面也对新闻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要求新闻人才具备熟练利用新媒体整合传播的专业能力。在此情境下,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通过向知名高校、媒体业界、毕业生调研等方式,完善新闻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尤其在新闻实践教学版块,通过强化地域特点设计多种实践实训形式与把关要求,培养具备一定新闻职业素养与整合传播能力的专业人才。

一、用大传播理念完善培养方案,为新闻实践教学提供“纲”与“据”

新闻学作为理论与实践统一性极强的专业,教育部曾于2013年对新闻传播学学科目录做了调整,调整后的指导性意见强调了新闻传播类专业复合型、实践性的特点。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及的专业“实践性”在全媒体传播环境下则被传播市场具体为“新闻人才需具备整合传播能力”,这就意味着新闻专业毕业生不仅要掌握多媒体传播技术,了解传播格局,知晓传播规律,还要熟谙受众媒介消费习惯,善作媒介产品推广。为此,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采取向学界与业界取经的方式,组织教师调研考察国内多所知名院校新闻专业教育实施情况,并结合走访实习单位与毕业生,联系自身实际与媒介发展现状,修订新闻学专业培养方案,调整现有课程设置,增强课程体系活力,优化课程资源。具体为在原有新闻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基础上,注重对已有课程授课内容的更新增补,增设新媒体类与技术操作类课程,突破以传统媒体新闻采、写、编、评为主的能力培养,强调培养多媒体采访、制作、编辑与传播能力。在大一、大二阶段,主要开设基础类的新闻入门课程,建立学生对新闻与媒介属性的准确理解,锻炼学生运用多媒体进行新闻采写与调查的能力,增加新媒体实操作业。大三、大四的授课则重点培养与强化专业素养与深度实践,训练学生分析、评论、整合传播与推广的能力。

此外,提倡专任教师运用多媒体传播实训方式组织具体教学。在新闻评论、公关活动策划与推广、视频音频节目的录制编辑以及网络传播课外实践等环节,要求学生小组通过校内外公共传媒平台与个体传播渠道,运用纸质媒体、电子媒体、线下宣传等方式进行多媒体传播实践,增强学生整合传播的意识。同时为新闻专业教师提供学习与深造的机会,让讲授专业课的老师有计划地“走出去”,进一步了解当前业界的变革和发展状况,及时将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①

二、将地域特点与新闻教育相结合,坚持“调研西北”等新闻实践模式

由于所在学校地处西北,经济、文化、媒介环境等发展相较落后,学术影响力极其有限,借鉴外部经验开展新闻教育改革时难免会亦步亦趋,所以,结合自身条件找亮点、打造特色也是进行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思路。故而,立足西北,将地域与新闻教育相结合便成为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实践创新思路。

首先,弘扬地域文化特色,坚持“西部特色实践课目”。学院将西部地区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与贡献引入实践教学思路,大力开展以学生为主体,多种形式、多种空间体验的课内外实践教学活动。以《中国新闻史》为例,由老师带队、学生参与,承担“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项目课题,感受新闻人物在新闻史发展过程中的中心地位。鼓励老师带领同学赴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调研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舆情,在课程的概念中展开现场采访、田野调查、入户访谈,形成涉及消息、深度报道、通讯、调查报告、视频资料、调查问卷、图片新闻等新闻品种,并完成总结报告。

其次,发挥少数民族传播研究的地域优势与学校优势,在师生间大力推广西北少数民族传播研究项目。一方面,甘肃是多民族聚居省份,省内有55个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包括2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充裕,为相关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生素材。另一方面,身为民族院校,国家民委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促进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学术研究,所以,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已有学术研究经验与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师生合作开展研究、实践项目的比重,鼓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参加教师申报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研究项目的调研及论证过程,或是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西北民族大学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中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课题的系列研究工作,并将所获证书、优秀学生作业、项目成果、毕设作品等装订成册做以成果展示。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手段,激发了师生参与课程的热度,也更好地促进了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最后,关注地区社会民生话题,用毕业作品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研究素养与实践能力。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增设毕业作品设计环节,要求毕设小组与指导教师共同商议整个毕业作品的构思与设计后,由小组成员自主制定采访提纲、工作进度与计划,并具体实施、记录,直至完成并提交整个项目全案文本,参加项目公开答辩。毕设作品所选课题要贴近社会民生,主要作品形式则为深度报道、通讯(或特稿)、研究报告,另附采访手记与相关附录、图片资料、视频片段等。毕业作品除了指导教师把关外,还会交由评审组教师、业界资深人士进行审核。相较毕业论文偏重理论与实施过程中的“闭门造车”,毕设作品现实感更强,调研空间更广,作品从选题到落地都出于团队成员的兴趣、商议与通力合作,在作品完成过程中,学生们实地采访、调研、整理素材、构思写稿、剖析现象、阐述主张的整个体验,就是一次彻底的新闻实践教学大演练。

三、强化“学院+地方媒体”联动合作方式

为了便于新闻学子进行专业媒体实践,学院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与当地的新华社分社、电台、电视台、报社、网站等媒体单位始终保持较为密切联系与多样合作。在一些实践实训环节聘用校外新闻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一定传媒资历与较好口碑的媒介经营管理人才、编辑、记者等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或者在学校开办教师讲堂传授业界经验。这种方法有利于缓解学院专任教师业界经验不足、多媒体技术人才缺乏的现实困难,而且能避免因教师去媒体挂职、业界人士到学校代课而产生的工作量计算方法不同、职称评定标准不同、代课时间难以保证等问题,实施起来相较简单、持久。另外,增加毕业生在媒体的实习期,或在大二大三学生暑期增设实习要求,通过媒体老师传帮带的方式,提升学生媒体实践能力。还可将优秀的学生作业及时推送到合作媒体予以传播,实现作业向作品的转化,既丰富了媒体稿源,锻炼了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也提升了学生新闻业务水平,为媒体储蓄了合格的新闻人才。

四、处理好厚基础与重实践的关系,坚守人文关怀与新闻职业素养

新闻传播学发端于对社会的关注,亦回归于对社会的关注。无论其间传媒技术如何迅猛发展,新闻传播格局如何交错翻覆,传媒竞争如何激烈迭变,新闻传播学对“人”的关注是始终如一的。如果新闻专业教育失去了对社会人文的关切,便如无源之水一般失去了学科发展的价值意义,也失去了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机能。“如果新闻教学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最新的技术,这样的教学终究会失败,因为传媒技术总是在变化”②。“特别是新媒体条件之下,……由于新媒体平台信息交互模式的重置,旧的信息权威被瓦解,新的信息权威松散而不稳定,为各新兴的媒体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赢得受众信赖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最终能否转化为现实,靠的是贯彻以客观、公正为主要特征的职业伦理。”③所以,我们在通过新闻史、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舆论学、社会学基础等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理性反思能力的同时,重视实践教学与职业素养的结合。尤其在大四,通过执行毕业设计方案,强调学生毕业作品的真实、完整与多样性,促使学生在毕业作品的选题设计、开题论述、调研采访、资料整合、作品完成的系列体验中,激发学生对社情民意的关注,促进同学对新闻功能的理解。

综上,新闻学专业培养的人才最终要获得社会认可,不仅要有较高的就业率、升学率,还要获得用人单位、学校、社会的好评。从这个层面理解,这首先要求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切合市场对人才的实际要求,还要具备较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操作能力、专业研究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因此,新闻学教育在大力推进学生课外教学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同时,仍然要强调重“人文”基础,理性看待媒介技术的更迭发展,避免引发技术焦虑症,要处理好专业培养模式探索与建设中外在环境与课堂教学“动静结合”的问题。一方面坚守新闻情怀与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与熏陶,一方面又能及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转变固有的教学思路,积极尝试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并推进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

注释:

①姜平,杜俊伟《媒介融合下应用型新闻教学改革的路径探讨》,《今传媒》,2010年第12期。

②杜慧贞,《全球新闻教育改革五大焦点评析》,《现代传播》,2015年第7期。

③施海泉,《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教学课程设置的基本逻辑》,《当代传播》,2011年第6期。

[1]邹军.新媒体时代新闻教育变革的逻辑与路径[J].当代传播,2011(06).

[2]何志武.新闻传播教育,转型还是坚守?[J].青年记者,2016(07).

[3]王涌米.媒体的社会守望及其对新闻传播学教学的启示[J].传播与版权,2016(11).

[4]蔡雯.新闻教育亟待探索的主要问题[J].国际新闻界,2017(03).

猜你喜欢
媒介专业教学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书,最优雅的媒介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