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2018-03-29 00:37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宋 皓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长春 130000)

网络对大学生学习成长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在满足大学生快速高效地了解我国乃至全球各国新闻信息的基本需求时,也让大学生原本简单纯洁的学习生活环境充满了各种血腥暴力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对大学生明辨是非以及自我约束能力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因此,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目前网络对大学生学习成长的影响

1.网络对大学生信息获取模式以及生活方式产生的积极影响。网络以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独立或者组合的形式来满足大学生获取和传递各种数据信息的诉求,并在无形之中促使原有大学生以老师讲课和图书馆查阅资料为主的信息获取传递模式转变为以网络为主的信息获取传递模式,实现了大学生学习模式多样化、灵活化、趣味化以及新颖化的共同提升。网络从根本上打破了时空对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束缚,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兴趣面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延伸。在网络带动和促进下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有效提高了大学生获取各种学习生活资源的速度,比如购买学习用品等;另外,网络为大学生沟通交流以及结交朋友提供了更加便捷化、多元化的社交平台,对缓解大学生交友综合障碍症以及帮助大学生掌握更多人际交流沟通技巧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2.网络降低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真实性,提高了大学生网络违法犯罪的几率。具有较强开放性和便利性的网络提供的各种数据信息十分混乱,既有能够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充满正能量的新闻信息,也有极具煽动色彩的充满负能量的虚假新闻信息,比如色情信息、诈骗信息等,极容易对大学生思想造成不良的影响和后果。互联网平台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让其成为网络诈骗和网络诽谤等犯罪行为的滋生场所,对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宣扬不同思想观念的网络文化稀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等的认同感,甚至对大学生早已形成雏形的思想价值观产生严重的扰乱和破坏作用,加之,许多大学生喜欢追求新鲜刺激好玩的生活,容易出现离经叛道的思想和行为。

二、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1.有助于净化高校校园环境。互联网技术以及手机等智能化移动终端设备的研发升级也促使网民的总数量节节攀升,而大学生成为网民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许多大学生对智能化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仍然停留在玩游戏、聊天、看电影、听音乐等表层,以至于手机等智能化移动终端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被闲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全面使用网络平台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各种数据信息的筛选和辨别能力,促使大学生主动远离那些充斥暴力和色情的信息,为大学生创造出兼顾绿色安全与轻松自由的网络信息环境。

2.有利于促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以及工作模式的改革创新。满足新时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持续发展的基本需求。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今天,高校原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早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重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加快了传统纯理论讲解模式到大学生自主学习、老师辅助教学模式的跨越性转变,促进了高校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此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以及完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之一,不断地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国家富强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三、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不足之处

1.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降低了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灵活化以及高效化。大学生的跳跃性思维以及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都比较强,对信息获取途径的高效性要求更高,但是部分高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和人员投入有限,继续使用早已破损或者落后的网络基础设施,降低了网络数据信息搜索以及传播的速度,加剧了校园网络体系的不完整化和落后化,增加了信息数据收集困难以及出现各种网络问题的几率,进而造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改革创新的速度较慢,提高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局限性、重复性以及枯燥性。

2.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比较单一传统化,基础性的载体建设进程缓慢。越来越多的高校领导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已经意识到提高网络思想教育水平和效果的重要性,开始重视高校官方网站等网络平台的建设,定期更新网络平台上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版块上的新闻信息,然而,部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重点追求新闻信息更新的速度,很少关注这些更新的新闻信息的内容是否恰当和完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红色信息所占比例较低,无聊枯燥的内容以及和大学生零互动的交流沟通共同造成了网络新闻信息的浏览量过低,这让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网络意识有待加强。部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仍然继续使用原有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都不理想。还有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并不全面,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简单地理解为发布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新闻信息,降低了对自己本职工作的要求和标准,以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新媒体运用能力以及新闻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都较弱,很少主动关注校内网站、校园贴吧以及校园官方微博的信息,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校内舆论环境的净化和引导作用。少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使用粗鲁野蛮的方式来处理校内网络平台上出现的不良信息,比如,删帖、封号等,加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化和表面化。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学生主体地位被弱化或忽视。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隐秘性、网络信息的虚假性和广泛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对网络平台进行有效监督管理的难度,增加了高校网络平台信息失实和失范的可能性。校内网站上出现的大量不良信息造成原本自我抵制力就较弱的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变化。还有部分大学生为了逃避现实生活的压力或者学习压力等不断地放纵自我,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甚至用网络世界中的规则来看待现实世界,加剧了大学生心理障碍等情况的严重程度。

四、改革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策略

1.增加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础设施的资金和技术投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础设施是否完善直接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在改善高校网络环境的同时,也增加了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支,及时更新淘汰那些落后的破损严重的基础设施,维修那些还可以用的基础设施,及时引进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满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现代化网络基础设施的基本要求。

2.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渠道的全面化和动态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网络需求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力度,并以此为基础来调整和创新高校各个网络平台内版块的内容以及形式等,缩短大学生网络诉求与校内网络功能的差异性,可以根据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趋势等来增设一些新版块,比如校长信箱、院长留言等版块,促进高校领导教师与大学生的良性互动交流;网络疑难问题解答版块的创建让大学生可以随时反映自己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3.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频率以及培训力度。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甚至是决定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关键性因素。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要求和标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在拥有完整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法律素养以及创新素质等,促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学习大学生心理学、素质教育等相关知识,此外,高校还应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进行网络管理以及网络思维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纳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年终考核体系之中。

五、总结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非一成不变,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需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从根本上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提高对层出不穷的网络问题的实际解决能力,深入了解并灵活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促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和新面貌的出现。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