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办学理念的思考

2018-03-29 01:43
成才 2018年5期
关键词:小班化办学理念

一所学校是要靠精神站立的,靠精神站立起来的教育才充满力量,当精神站立起来时,所有的行为都变成自觉、自动和自发——这就是学校文化的意义。犹如灵魂之于生命、思想之于人类,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无时不在、润物无声,能使学校绽放个性神采。而学校的办学理念,则是学校理念文化系统的灵魂,是学校一切行为的起点和归宿,是用于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

办学理念应当是每所学校在各自地域风情与校情校史的土壤中植根生长出来的、在核心领导班子带领下的教育者们所共同认同和追寻的教育理想。无论它是什么风格、怎样表述的文字,无论是从何处着眼、在何处落脚,也不论它在突出什么个性、强调什么观念,办学理念都是这个群体共同的“教育追求”的凝练表达。每每外出学习参访学校,仔细琢磨各种各样的办学理念,我总会深深地感受到这样三个词——以人为本、殊途同归、各美其美。

通幽的曲径很多,沿途的景色也不尽相同,但最后要达至的教育境界本质上却是一致的:遵循教育规律,促进人的发展。

每当调任到一所新的学校,我会首先了解、学习和思考:这所学校和原来的学校的办学理念有什么不同?不同点是基于什么样的校情校史?它强调的“本”是哪几个点,它的“途”是一条怎样的线路,它的“美”又是怎样一种独特的风景?通过这样的比较和思考,能够很快给学校勾勒出一幅图景来。

办学理念有一个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作为一所历经百年风雨的学校,义烈巷小学历届学校领导班子对学校历史文脉和地域特色经过深入分析,不断对学校理念进行梳理、整合、提炼与提升,从而逐步形成了彰显义小个性的学校特色文化体系和办学理念:“九·五”期间学校以“礼仪教育”闻名全省;“十二·五”期间学校基于小班化教学提出了“适性自主 明礼养德”的办学理念;随着学校的发展,学校生源逐渐回流,学生家庭素质结构出现分化,学生的教育基础也出现了分化,“十三五”以来,形成了“适合教育”治校方略。在传承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创适合学生的教育 办学生喜爱的学校”的办学理念。

“适合教育”办学思想的内涵是什么?

“二十一世纪人类最好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2010年7月29日,我国正式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明确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纳入其中,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意味着其一,是为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每个学生,就是要惠及全体,一视同仁。其二是提供合适的教育。所谓合适的教育,就是因材施教,开发潜能,让教育顺应学生天性,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完善学生人性。它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其二是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设置;其三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其四是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其五是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其六是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文化。我们认为,“适合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特长”为特征的教育。

义烈巷小学有百年文化积淀,我们把学校特色定位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学校成立了武汉市传统文化教育示范点学校、武汉市戏曲进校园示范校;在发展的历程中我们还将逆境中的生源少的弱势主动转变为优势,精心践行“小班化”教育理念,成为武汉市小班化教学实验牵头学校。践行办学理念,既要传承原有的文化精华与历史积淀,又要拓展新的发展思路和目标追求;既要契合教育基本规律,又要融入校本特色;既尊重现实,又远眺未来。我们将不断探索“适合教育”的内涵,从属于自己的“路径”去探寻教育理想追求的“美”境:以民族精神的自豪自信为精神凝聚力,以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为滋养土壤,以关注、发展“每一个”的教育公平为保障,以小班化教育教学理念策略为路径,施以“适合的管理”,锻造“适合的教师”,构建“适合的课程”,建设“适合的课堂”和“适合的德育”,用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和成长。

猜你喜欢
小班化办学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如何提升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效率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