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语文教改与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

2018-03-29 09:21杨红芳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4期
关键词:教学大纲应用文素质

杨红芳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442)

1 问题的提出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主要集中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但是对文化素养培养方面的重视程度却不足。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较高,但是对于文学、历史、哲学以及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却掌握得较少。对于高职语文教学而言,教学大纲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尽管大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教学大纲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融入进去,缺乏针对性。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影响高职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学模式缺乏科学性已经成为了一种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应该从培养人文型人才的角度出发,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教育目标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教学改革,从而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人文素养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 高职语文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改策略

2.1 构建以“应用文写作”为核心的语文教学体系

首先,在高职语文教学体系中,应用文写作是其核心教学模块。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发展方向,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所表现出的现状和需求以及工作岗位对学生的要求等方面形成深入的了解,从而掌握教学改革的方向。高职语文教师可以将应用文写作作为中心课程,将文学鉴赏、诗词解析、语言交流、硬笔书法等课程作为辅助课程。通过这样的方式构建适合高职学校学生的语文教学体系。其次,对于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语文教师可以融入更多的创新理念,对其进行改革[1]。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方法、学生需求、学生成绩等方面归纳到一起,形成一个教学项目,并从全面性的角度对其进行整合。教师应该按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对课程设置、教材选择以及课时安排等方面进行改革。另外,教师应该对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评价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将考试从教学中剥离出来,由学校的教务处作为主要的出题人,组织考试、阅卷以及评卷工作。最后,在全面分析应用文写作教学情况的基础上,高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应该成立教研组,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整合教学资源,为其编写具有针对性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主要编写原则是以实用性以及工作岗位需求为主,重视范文分析和写作教学。教师在保证学生对语文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的前提下,增加实践模块,不仅包括单项训练,还包括结合实际工作的综合训练。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2 突出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高职语文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学内容应该更加丰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诗歌、小说节选、散文以及戏剧,还可以适当融入一些自传、回忆录等一些应用性较强的文学形式。对于高职语文教育改革而言,其主要的目标是使学生对不同的文学形式形成更深的了解,并能在这个过程中,对其进行深入思考[2]。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高职语文教师应该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渗透进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习需求来实施语文教育改革,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不应该仅仅重视语文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应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从更加深入的角度剖析文学作品,能通过思考与作者形成思想层面的共鸣。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将一些社会问题融入课堂当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见解,也使学生从这个过程当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2.3 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下修订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一种教学准则,其中主要包括与语文学科教育相关的课程编制和教学活动介绍。教学大纲是相关人员进行语文教材编写的主要参考依据以及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等[3]。所以,要想达到理想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效果,就应该将修改教学大纲作为开展改革工作的着手点[4]。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以及素质目标的指导下,针对高职学校的语文大纲应该包含以下几个重点:第一,以教材、教学资料以及文学作品作为载体,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分析、辩论、写作等方式使学生受到一定的启发,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形成;第二,不能一味追求文学和历史知识的全覆盖,而是应该重视教学内容的审美性以及可理解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目标;第三,应该保证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之间存在的关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设置相应的教学模块,使职业特色能在语文教学大纲中被凸显出来;第四,应该适当在教学中融入一些文学创作背景、作家简介、写作风格以及情感表达方式等内容,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另外,还应该设计一些相应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在课后,为学生布置一些书面作业,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评价构建方面,应该突出针对性、实时性。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与其语文成绩进行结合,并从多元化的角度对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表现进行评价。

2.4 改革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首先,实施备课与讲解形式改革。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应该被渗透进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可能在课堂中出现的表现进行设想,并针对教学目标准备讲课的相关资料,使其更能符合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实际需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从语文知识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6]。其次,提高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比如,情境教学法,教师讲解到一些与实际生活、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环境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运用教学语言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情境当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对教学内容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翻转课堂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其主要的应用原理是,在课前,教师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分别将其讲解过程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上传于网络,学生根据教师上传的微课进行自主预习,将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微课对学生所反馈的学习问题展开详细的讲解,或者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突破学习难点,在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观看微课视频,对课堂上所讲解的知识点进行巩固。最后,建立健全的教学评价体系。健全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的收获,进行自我评价,学生需要根据其他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情况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作为学生互评,教师根据学生在语文考试中的成绩以及课堂表现对其进行评价,由教师将这三个方面的评价内容进行综合,形成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当中,语文是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现代教育所淘汰,对语文教育进行改革,使其与高职教育目标更加契合已经成了高职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培养学生能力与素质目标的指导下,可以通过构建以“应用文写作”为核心的语文教学体系,突出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下修订教学大纲,以教材内容为中心拓展语文教学的范围以及改革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的方式实施语文教育改革。通过该文对高职语文教改与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路径展开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为促进我国高职语文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教学大纲应用文素质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四种英语常考应用文写作范例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