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今形势下寿险公司跨业经营的动因及发展建议

2018-03-29 07:14段伊雪
商情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数据共享

段伊雪

[摘要]当下,正值保险业大融合、大转型的关键时期,行业内部、社会全行业和国家政策正在三位一体地打造新型保险产品,寿险公司应以盈利为基础,产品创新为目标,发挥商保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在供给侧改革中,养老和健康险业务极具潜力,逐渐成为寿险公司的未来利润增长点。

[关键词]跨业经营 养老产业投资 数据共享

一、跨业经营的动因

(一)监管压力下的财务困境

自2015年险资举牌被叫停事件起,保险公司的投资状况和偿付能力成为了保监会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16年下半年,保监会依照《偿二代》的要求,正式开启针对全国各大小险企的真实数据稽查工作,目前二期工程已落幕,建信财险、人保财险等大公司受到行政处罚。2017年年末,保监会依照《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对华汇人寿、长安责任、昆仑健康等10家险企的违规股权实施监管。

保险业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关键行业之一,在频频出台的政策施压下,投资逐步回归稳健,总体偿付能力得以提升,但随之也带来了许多短期效应,如大多数寿险公司的净利润下滑、收益率下行、保费交付方式变动、产品结构调整等等。这些短期效应直接体现在寿险公司的财务结构上。截至2017年12月,相比于稳定上升的保费规模,我国前十大寿险公司的平均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环比下降34.02%,整体行业平均下降51.48%。一方面,寿险业风险纯保费比例升高,保障性变强;另一方面,短期内寿险公司金融性减弱,投资性资产的流动性下降伴随着投资收益的显著下降,使得中小寿险公司缺乏再投资激励和自主研发新产品的动力。为长久生存,“集团化”的思想正在逐渐深入寿险公司的发展战略,如通过混业经营或纵向合并等方式脱离短期财务困境。

(二)“商保养老”的政策支持

当下,正值保险业大融合、大转型的关键时期,行业内部、社会全行业和国家政策正在三位一体地打造新型保险产品,寿险公司应以盈利为基础,产品创新为目标,发挥商保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在近几年的人身保险市场中,养老和健康险业务极具潜力,逐渐成为寿险公司的未来利润增长点。笔者认为,面临产品同质化问题的寿险公司应以改善自身财务状况为出发点,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大力投资养老产业,承接个性化商业养老健康保障计划,以开办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为突破口,成立养老项目投资、健康管理等非保险子公司,积极参与养老健康服务的跨业整合,在实现利润的同时,肩负起社会责任,通过跨业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研发出更优质的保险产品。

二、我国寿险公司跨业经营现状

寿险公司的跨业经营,不同于中国平安在大金融体系内部混业经营的概念,它是指保险公司的跨行业投资或经营,强调非保险、非金融的本质。笔者认为,未来保险公司有两种典型的跨业经营模式:一是保险公司除了保险业务之外,自己设立和经营非保险子公司的模式;二是保险公司通过与非金融业公司缔结长期商务合作协议实现行业间信息共享、数据与人才互融的模式。

目前,非保险子公司成为了寿险公司追捧的热潮,据2017年《证券日报》的报导,我国7家险企控股了249家非保险子公司,其中健康医疗型子公司占大多数。新华保险作为跨业经营的领头羊,于2016年4月成立的新华家园养老投资管理(海南)有限公司注资就高达19.08亿元,主要经营养老住宅及配套设施的投资、客运、康体服务、酒店、旅游、医疗保健服务等23个服务大类。综合2012年以来的股价情况,新华保险的股价在短短5年间从21.89元/股上涨到68.14元/股,翻了两倍之多。借助20余家养老服务型子公司的优势,新华保险的应收分保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在7年内从400万元涨至4.68亿元,涨幅达到116倍。从市场估值的角度,新华保险在2017年以1.90的PEG指数领先于人寿、平安、太保等公司,充分证明其在养老与健康产业的市场潜力。

与新华保险类似,泰康人寿在近7年中的健康险保费收入增长迅猛,2015年末已达到125.69亿元。不同的是泰康人寿主打互联网保险品牌,下设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泰康之家投资有限公司研发运营,将某几款产品“精细化”,如重疾险与全家健康险一时成为了“网红爆款”,支撑起整体的保费规模。

综合整个寿险行业,全资子公司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但目前并没有明确出台法律或规章来限制非保险公司的发展。如果将子公司作为自己的“投资银行”,势必又会影响到保险偿付能力,从而引发社会对利益侵占问题的关注。如何在养老投资公司经营与保险产品研发中做取舍,如何真正实现跨业互融、相互支持的良性循环,是全社会都要思考的问题。

三、关于跨业经营的发展建议

(一)严守“保险姓保”的本质

2014年出台的保险《新国十条》中,指出了“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因此,从对于保险的定位和保险所面临的风险来看,保险的保障性始终是第一位的,保险创新不得偏离保险的本质。

2017年底,伴随着《偿二代》二期稽查工程的结束,万能险、分红险、投廉险业务的保费收入大幅下降,而健康险一跃成为了近两年发展最快的险种。因健康险的发展更多地取决于公司自身战略转型和政策支持,受《偿二代》影响相对较小,寿险公司的行业自律就显得格外重要。除税优健康险处在国家的政策利好下,寿险公司应重点经营纯风险保费占比高、经济实惠的保险项目,将养老项目投资与新型健康保险结合起来,多渠道了解中老年群体的健康诉求,将防癌保险、女性保险、抑郁症保险等细分产品投入市场,并在金融性和健康保障性紧密结合的同时,又做好彼此财务分离。

(二)加强跨业经营的政策监管

综合分析,寿险公司的非保险子公司主要提供資金(贷款或股权投资)、代理、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等关联业务。因此笔者认为政策监管的关键在于公众信息安全和资金配置管理。

寿险公司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投资和控制了大量不受保监会严查的非保险子公司,且数量众多,分布行业广泛,法律关系复杂,内部交易频繁,一旦出现经营危机,将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声誉造成不利影响。保监会应对公司的盲目跨业、扩张经营的行为严格约束,防范内部管理风险,对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进行风险评级,在每个等级中限定非保险子公司的数量上限和行业要求等,以降低关联方舞弊的可能性。

其次,当一家保险公司通过跨业掌握了大量消费者的私人信息之后,“数据威胁”也离全社会越来越近。寿险公司成立医院、养老社区、健康顾问部等方式获取了更加真实、全面的用户信息,这与消费者的隐私保护存在本质矛盾。尤其在跨业经营的趋势下,全社会有责任追踪整个寿险集团的数据安保措施,严查数据泄露、信息倒卖等违法问题,化解当年前海人寿燃起的“保险失信”危机,提升保险业在全社会的信誉。

(三)提高寿险公司外部合作激励

在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生产的大背景下,传统寿险公司如何在保险业务能力方面超越互联网公司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竞争对手存在的部分意义就是彼此合作中谋发展。寿险公司若能与数据科技公司形成“协同效用”而非单纯地竞争关系,整个社会的保障水平就能稳步提升。虽然当前寿险公司青睐于成立非保险子公司来打造自身养老医疗产业链,但每个寿险公司之间的信息又是孤立的,使信息孤岛问题永远无法解决。保险公司要想優化数据ETL结构,获取全行业信息,一个富有潜力和挑战的方式就是跨业的商业合作,以行业间合作协议的方式共同研发一款产品。如在2014年,人保财险公司通过与中国畜牧业和北京宠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首次推出了“宠物健康医疗保险”。一方面,人保财险在风险管理、精算、运营方面有天然优势;另一方面,科技公司掌握了宠物行业最全面的数据,有能力通过打造线上的营销渠道降低保险代理成本。笔者预测,未来寿险业同样有望与大数据公司合作,如保险公司可以依据被保险人“小米手环”上记录的生活数据实现精准定费,充分结合高科技的保障。

四、结语

跨业经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现象,为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全行业的数据保护、监管部门的制度革新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相信在三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养老及健康保险会发展的越来越完善,努力做到让消费者“险有所保,无险不保”。

猜你喜欢
数据共享
浅谈天津气象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科学大数据的发展态势及建议
数字化迎新系统宿舍分配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网络时代电子文件和档案管理的探索
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理解和实施建议
面向海上平台机械电气设备的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协同办公的会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高校一表通系统建设探究
基于SOA架构的中学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
基于元数据映射机制的异构数据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