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思政课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路径

2018-03-29 07:14陈红旭
商情 2018年10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大数据时代创新

陈红旭

[摘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这些挑战促使我们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面临的挑战有:课堂吸引力下降;对教师掌握先进授课技术的要求更高;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求更高。针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教学 创新 思想政治课

“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了解世界的主要途径、”大数据时代任何人都无法回避,它带给我们的是一场技术变革,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更是一场教学理念的变革,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教师、学校、相关部门各个相关主体需要群策群力,共同努力。

一、大数据时代定义

有关大数据与大数据时代的定义学界尚无完全统一的说法,笔者比较认同的大数据定义参照百度百科词条,这个有关大数据的定义很符合一般大众对大数据的认知,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时代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当前的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这样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信息具有以下特点:在量上信息处于于爆炸状态、在获取方式上极为便捷、在真伪程度上鱼龙混杂。处于于这样的时代没有哪一个行业能够独善其身,继续保持传统的发展路径,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影响尤为明显。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大数据时代遇到的挑战

(一)大数据时代教师授课的吸引力被网络信息慢慢抵消

相信每一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够精彩纷呈让学生专心听讲,自己享受那种传道受业的愉悦和学生钦佩尊敬的目光,这也是绝大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追求,然而今天很多高校思政教师发现,自己的课堂慢慢对学生的吸引力下降了,甚至出现了同学的某些抵触情绪,笔者自己就曾经被尴尬过一次,某次上课有学生玩手机,提醒的时候可能伤了他的面子该生说到“你讲我我都看过,你还眉飞色舞,老师你累不累啊!”,相信与这句话类似的话语听到过的老师不止笔者一个,即便没当面听到,学生在私下也有过这样的议论,学生这样的情绪值得广大思政教师思考,00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已经入校,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完全就是浸泡在大数据互联网的环境中长大的,刷微博、看知乎、看朋友圈,甚至在课堂上都在看手机,每天接触各式信息的时间比老师还要长得多。现在的大学在校生包括今后要入学的年龄更小的学生他们对老师上课的要求只会增高不会降低,如何给这样的学生上好课把思政课应该传达的真善美传递给学生,是摆在每个思政教师面前的问题。

(二)大数据时代对先进授课技术运用的要求更高

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在论及形式对内容的作用时阐明了一种做事情的方式,那就是合适的形式对于内容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形式与内容不相匹配时,就会对内容的发展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甚至是严重的阻碍作用。在大数据时代不管社会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核是不会改变的,只会随着我们具体的国情变化不断的发展,这就决定了思政教学的内核内容不会有彻底的变化,在内容的核心不会有彻底变化的情况下,要让广大的年轻大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相关知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格建设者,广大的思政工作者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形式上下一定的功夫,这个功夫就是对各种先进的、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授课技术的掌握,部分老师不屑于去学习先进的授课技术,认为只要自己讲到了书本知识就够了,不关心学生是否乐于接受,在大数据时代这样的授课方式是行不通的,只会让学生更加抵触。

(三)大数据时代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求更高

“乱花渐欲迷人眼”是当下很多人对大数据时代铺天盖地涌来的信息的直观感受,对广大思政教师而言面对纷繁复杂的大数据信息尚有比较强的鉴别能力,但是对于广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生理虽然成熟但是心理却没有成熟,在这个时代各种不健康的假、恶、丑的信息会对年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冲击,极有可能让其中的部分人缺失社会责任感甚至是道德良知的泯灭。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因为地点有老师和学校选取把握,教学的形式也有老师与学校把握,可以很好的规避在虚拟空间带来的伦理缺失,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通过参观、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活动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践教学的这一优点是其他教学形式所不能取代的,其重要性在大数据时代被进一步放大。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对策分析

在大数据时代,虽然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只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努力这些问题都有望被一一化解。

(一)加大对思政课教学的资金扶持力度

在中央党校这所党内培养高级干部的最高学府的校园内有一座碑虽朴实,但却熠熠生辉,上面刻有四个大字“实事求是”,这四个字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当前在大数据时代做好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我们面临着诸多的挑战,这些挑战的化解一方面需要广大思政工作者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自觉学习提高自己,另外一方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在这个大数据迅猛发展的时代做好思政教学工作离不开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否则高谈在大数据时代做好思政教学工作就是海市蜃楼,像微课录播室,互联网教育平台的搭建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教育部曾经明确发文对经费进行了规定,在规定中指出本科院校按照全部在校学生每年每人不得低于20元的标准拨付经费,专科院校略低于本科院校根据在校人数每人至少15元拨付经费,这些经费要专款专用,主要用在思政教师的教研活动、学术交流和研修等与教学有关的事項,不得挪作他用,而且在保障这些经费拨付的同时还要求在学校经费充裕的情况下逐渐增长,这是15年提到的标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迅猛发展,今后资金扶持的力度有必要更大。

(二)提升思政教师对大数据时代先进授课技术的运用能力

提升思政教师对先进授课技术的运用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高校和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大数据条件下授课技术培训而且有必要将培训的效果进行及时的检验,对表现优秀者给予物质奖励,让广大的思政教师在学习和竞争中成长。如微课、慕课培训以及信息化大赛。第二,思政教师自己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使命感,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开放性的特点,通过便捷的网络学习平台,自觉学习掌握“云课堂”等在线学习软件,与时俱进,学习制作“MOOC”课堂,运用雨课堂教学,使用问卷星等在线调查工具,从技术层面提升自己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当中的能力。

(三)进一步重视实践教学地位,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性

想要做好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平台支持,可以考虑就近建立实践基地,这样进行教学可以方便很多,在实践基地的建设上面当前存在一个尴尬的情况就是很多具有教育意义的地方主要都成为了公办高校的实践基地,但是民办院校要想找到一个合适实践教学地点颇费周折,有的时候带队老师过去,别人一问是某不知名的院校,直接不予放行,而我国现在的民办高校数量有750余所,学生的总数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00余万人,这些民办高校的同学同样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因此很有必要由相关部分出面保障这些院校的学生与公办院校学生享受同样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待遇。

综上所述,虽然在大数据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只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有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在这个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会做的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大数据时代创新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