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回族婚礼的人类学观察

2018-03-29 07:14马健鑫
商情 2018年10期
关键词:特色文化婚礼

马健鑫

[摘要]海南三亚市的回族人口仅一万一千余人,集中居住在回新社区和回辉社区,他們在族源、语言、经济生活和宗教文化方面都独具特色。其婚礼风俗,富有浓厚的地方气息和民族特色,通过对其婚俗的观察发现,三亚回族的婚姻习俗与其他回族分布较多的地区有很大不同,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和紧密的社会功能。研究三亚回族婚礼,对少数民族婚俗文化的地方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三亚回族 婚礼 特色文化

地处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市境内天涯区(以前的凤凰镇)回辉村社区和回新村社区的回族,据史料记载,他们中有唐代来琼的阿拉伯和波斯船员及商人的后裔、宋元明清历代从大陆迁入海南的回族后裔,但大多数是宋明过琼的占城人后裔,即现在越南占族人的后裔。通过笔者的田野调查发现,三亚回族的婚姻习俗与西北地区有很大不同,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深厚的文化特色。

一、婚礼流程介绍

第一项是提亲“清《崖州志》卷一风俗”部分记载:“婚不忌同姓,唯忌同族。不与汉人为婚,人亦无与婚者。”回新村社区与回辉村社区是海南省仅有的回族聚居区,历史上一直实行族内通婚,通婚圈基本限于两个社区内,很少有人娶非穆斯林民族女子或者嫁给其他民族,除非对方愿意信仰伊斯兰教并遵守回族习俗生活,这一点和其他地区回族一样。

年轻人大多都是自由恋爱,择偶的标准不是看对方的家庭背景,男子注重的是女子是否贤惠,忠贞,勤劳等;女子注重的是男子是否勤劳、实诚、教门好、不喝酒等。男女双方经自由恋爱,有结婚的意思时,男方会告诉父母,如果父母不反对,就会请家族里有威望的长辈去女方家提亲。女方父母若同意,双方便商定日期举行订婚仪式。

第二个程序是定亲,定亲一般周四的晚上,这是伊斯兰教一周中的尊贵日子。这种订亲在西北回族地区叫送“四色礼”,内地的回族这时送的是各色糕点,而在三亚回族中送的礼物是槟榔,一般是1200个。槟榔被分赠给左邻右舍,大家也就知道这两家子女互订了终身。

第三个程序是送礼。聘礼是婚姻成立的一个条件,在伊斯兰教里称为“麦合尔”(阿拉伯语音译,意为聘金)。世界许多民族都有聘礼的古老习俗,但伊斯兰教的聘礼上升成为教义的规定。送聘礼一般是在周五主麻日的晚上,男方家长及本家族长辈好友带着礼品来到女方家,礼品包括挂面、糕点等。礼金近几年都是6到8万。挂面是对女方父母表示敬意,聘金是给女方添置嫁妆。这个程序在内地回族中叫“大定”。而女方接受聘金之后,双方家长便商量确定结婚的日期。与汉族的结婚聘金不同,这种聘金是送给女方本人而不是其父母,成为了女方的私有财产。无论以后双方的婚姻生活如何,即使离婚男方也不得索回聘金。

第四个程序是最为隆重的结婚典礼仪式。整个过程一般从周四晚上持续到周日白天。三个晚上以喝茶、吃水果槟榔,聊天为主,是一种茶话会的形式,当地人通常称为“喝茶”,周五主麻是邀请各个清真寺的伊玛姆和阿訇来主持伊斯兰教的证婚仪式,周六是壮观的宰牛仪式和招待来宾,并准备周日的迎亲大典,而周日是正式的迎亲典礼。

婚礼的前三天,一般从周四开始分别在新郎和新娘家搭起结婚用的帐篷,布置举行婚礼的场所。帐篷搭在院子里和门口的巷道里,帐篷一般长20米,宽5米左右,材质为彩条布加钢管支架,轻巧美观。两边各挂一条横幅写着“某某某和某某某新婚快乐”两边四个角上各挂一个大红灯笼,灯笼上有个双喜字,显示出汉文化的影响。两侧边上还挂着一些装饰的彩灯和花带,晚上灯火通明,绚烂多彩。帐篷下支了两列桌椅,中间留一条过道。院子里的空地上架着几口大锅,大锅都用三块大石头支起,锅的直径都在1米以上。烧火全部用的是收集来的树枝或者不用的木头家具,见不到内地常用的碳。这些大锅是用来炖牛肉和蒸米饭的,为婚礼准备食物。晚上来参加庆祝聚会的人来自两个村子,来的宾客男女桌分开,桌子上摆着水果、槟榔、茶水,有的男宾桌上也有香烟,大家嚼着槟榔,喝着茶水,聊天说笑。不时把红红的槟榔水吐了出来,场面轻松随意,非常热闹。无论是晚上的茶点聚会还是白天的聚餐参加人员基本上是两个村的家庭代表,一般是各家的“家长”。这种参加的广泛性是非常罕见的。在内地的回族村庄参加婚礼通常是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不会是全村都参加。这种广泛性的出现应该是因为在海南只有三亚有回族聚居的村落,因为抗战时期日军占领海南,在原来回新村的位置修机场,将回新村的村民迁到现在回辉村的位置,抗战胜利后部分村民迁回回新村,有一部分留在了回辉村,因此两个村庄一直保持着密切往来,长期的通婚使两个村子保持了亲密的亲源关系;两个村庄一直保持浓郁的伊斯兰文化特色,具有紧密的教缘关系。

星期五是神圣的结婚宗教仪式。须邀请六个清真寺的伊玛姆(教长)、管事,还有村里其他阿訇、乡老等,以及在各个清真寺游学的外地穆斯林,路过的穆斯林、甚至在本村住的游客都可以参加。主人热情招待大家,可以尽情享用牛肉大餐,无须送礼。这也是符合伊斯兰教义的,是“做好事”,出“乜提”。中午做完主麻聚礼之后,阿訇到结婚双方的家中举行宗教证婚仪式。由阿訇为新郎和新娘念“尼卡哈”,为阿拉伯语Nikah的音译,意为“婚姻”、“结婚”,是阿拉伯语的证婚词和祝贺词。还要询问双方是否出于自愿。在三亚,宗教仪式的效力比法律登记还要大。这里一直有早婚的传统,一是宗教教义影响,二是热带气候下人的成长发育快,三是早婚有利于家庭经济的发展。

星期六是宰牛仪式。三亚回族的结婚过程不同于西北和内地的回族用整桌宴席招待客人,招待客人是一碗炖牛肉和米饭,每个桌上一盆冬瓜汤,外加茶水饮料。和西北宰牛不同的是,为了便于屠宰,宰牛时用一根钢筋插到牛嘴里,用绳子把钢筋和牛角绑在一起,一两个人踩在钢筋另一头,这时阿訇拿一把长刀迅速割断牛的喉咙、动脉,同时嘴里念着经文,在阿訇下刀的同时,一个人拿着硬纸板挡在牛头前,防止牛血四处乱溅。笔者观察的这次婚礼共宰了8头牛,每头牛价格都在13000元左右。这里结婚待客几乎都是牛肉,很少见到羊肉。院子的空地上铺着一道一两米宽的彩条布,两侧坐着一二十位成年男性,大家一人一把菜刀和砧板,把整块的牛肉切成小块,牛心,牛肝,牛肺也一同切成块。切肉的全是男性,妇女负责蒸米饭、煮肉、切槟榔。整个现场到处都是来祝贺的村民,热闹非凡。

星期天是结婚典礼,早上七点半开始,村民陆续来参加婚礼,帐篷外支了四张桌子负责收礼金。礼金的多少主要根据亲戚关系的远近和交情的深厚,普通村民关系礼金至少都在2000以上,本家族的伯、叔、姑、舅、姨这些近亲,搭礼大多在1万以上。

桌子上都摆满了水果、饮料、瓜子,参加婚礼的妇女们的盖头颜色各异,一般是年轻少女带颜色艳丽的盖头,中年妇女带浅黄色或大红色,老年妇女带黑色或绿色。十点左右,新郎提着一篮蜜枣,给参加婚礼的亲友发放,并感谢亲友的到来,发放完后,新郎手捧鲜花在一帮朋友的簇拥下去迎娶新娘,笔者观察的这次婚礼,因为新郎和新娘家在同一个村子,距离很近,再加上门口修路,迎亲队伍步行去迎娶新娘,没有组织车队。一个多小时后,娶亲队伍带着新娘和送亲队伍来了,大门口礼花炮齐鸣,迎接新娘的到来,新娘的新婚服饰是用镶满鳞片的丝绸面料制成,太阳一照,鳞片会闪闪发光、耀眼夺目。新娘的头饰非常漂亮,发髻四周插满各式各样的发簪,从正面看去,新娘宛如孔雀开屏一般美丽动人。新娘是全场的主角,大家争相和新郎新娘合影留念。随后新郎新娘给现场来宾发槟榔以示感谢。婚礼已经成了全村人的欢聚盛宴,成了民族力量凝聚的源泉。

二、特色文化

(1)别样的请帖。不同于内地回族结婚时都要给亲朋好友送请帖,三亚回族是以双方父母的名义将请帖贴在两个村子六座清真寺里的告示栏上。因为清真寺是穆斯林宗教和社会活动的中心,贴在这里不仅可以使每家都知道,而且有宗教名义的神圣感。据笔者观察,婚礼几乎都在周末,而且很少出现一周两家以上举行婚礼。请帖公告之日距离结婚日期一般有半年之久,有的甚至一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参加婚礼的客人几乎是全体村民家庭的代表,如果两对新人同时结婚,就会冲突,大家没法都参加。

(2)高昂的礼金。笔者观察到的这几家礼金都在900到1000万以上,据村民介绍现在普通人家礼金都能收到300万以上,这在其他地方都是非常罕见的。新人可以利用这笔资金投资做生意,发展家庭经济。也有部分村民抱怨这些年由于一些人做生意先富了起来,大家礼金互相攀比越来越高,加大了村民间的贫富差距,甚至有的村民为了筹钱盖楼,提早为弟弟妹妹举行婚礼,收取礼金。总之,利大于弊,你两千我三千的送礼形成了聚沙成塔的效应,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经济互惠,是两个回族村庄长期形成的与众不同的团结互助形式。送礼与还礼把两个村子的回族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复杂的礼物流动网络。

(3)情深的朋友圈。在婚礼上经常看到少则四五个,多则一二十名妇女穿着相同。这是当地女性村民的社会交往圈子除了各自的家庭圈、親戚圈之外,富有特色的“朋友圈”,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帮”。形成这种朋友圈一般是基于从儿时的玩伴开始形成的友谊,也有的在成年后意气相投所形成的志同道合。一般这种朋友圈关系维持的很久,大家到老年都在一起。如果说亲属圈是由近及远的“差序格局”的话,朋友圈就是是一束束、一捆捆的“团体格局”。举行婚礼时,不论哪家子女结婚,新郎或新娘的妈妈要给自己朋友圈的姐妹们每人做一件具有民族特色的上衣和一个盖头,婚礼上大家都会穿着统一的衣服来参加,从衣服就可以把不同的朋友圈区分开来。

猜你喜欢
特色文化婚礼
Country Driving
古希腊建筑风格所折射出的文化特色
文化引领,构建和谐,实现园所特色发展
浅谈农村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铺满鲜花的婚礼通道
竹幼婷:那些年我参加过的婚礼
财经类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多趣婚礼
毛南族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