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烟减压有益健康?得了吧!

2018-03-30 02:46敖显奎
大众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塞利尼古丁吸烟者

文|敖显奎

我一同事爱吸烟,一吸好几支,吞云吐雾。另一同事看不下去,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劝道:“吸烟有害健康,你这么个抽法,害人害己。”吸烟同事无奈地解释:“我抽烟减压,压力大,头发都掉光了……”

我不抽烟,不太理解抽烟减压这一说法。但我好奇,这说法靠谱吗?模糊中还曾听说过某专家提过这一说法,一查,这里面大有文章。

科学家跨界给烟草公司做顾问

抽烟减压这一说法如今看来已是不争的事实,没想到的是,竟然还有一个内分泌学家提出过“抽烟减压,有益健康”这一说法。这位内分泌学家名叫塞利曾17次被提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是最早发现压力影响健康、引发一系列疾病的人。

塞利的这一说法对烟草公司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了——你看吸烟有益健康了,你还有啥好不买的。为了做广告,“万宝路”的生产商Philip Morris曾找到了塞利来给他们背书,并做成了广告印在香烟盒子上。

除此之外,塞利还接受了多个烟草业内给的“项目资助”费。一位烟草公司相关人员曾表示:塞利教授的名誉斐然,他在学界的权威就是最具价值的商品。任何与他名字相关的研究机构或是基金都会从中受益的。

不过,1999年美国司法部对七家烟草公司以及烟草研究协会、烟草研究院等,提起“犯敲诈勒索案”诉讼,随后塞利所引领的压力研究领域和烟草产业之间的各种“勾当”才被暴露出来。而在此前,塞利却从没公开过自己一直给烟草公司当顾问并接收了巨额的科研资助金的事儿。

放到现在,这事儿绝对是一科学丑闻。但跟现在的大部分科学丑闻不一样的是,这并非科学造假,就塞利自己的领域而言,他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吸烟确实有解压作用。

尼古丁减压得不偿失

吸烟与压力常常联系在一起,科学家们在这方面也展开了研究:社会心理累计暴露和吸烟;与压力有关的精神心理疾病的受害者和吸烟;高风险职业人群的压力和吸烟;压力和对试图戒烟的影响。而关于压力和吸烟方面的关联性研究文献非常少,即便有,这二者的关联也是非直接的,它们中间还有一个“第三者”——尼古丁。

吸烟的时候,尼古丁进入大脑,促使多巴胺的分泌,产生快感。不过这种多巴胺的量很快会降下来,反而使得焦虑和压力变得更大,在生理上,这叫做“戒断反应”。

快感的拥有和失去会产生一种情绪落差,很多抽烟的人为了能够让自己持续在快感里,会一支接一支的吸烟,让尼古丁持续刺激大脑产生多巴胺。然而可怕的是,在借助尼古丁带来快感的同时,吸烟者还在承受93种明确有毒物,至少78种致癌物,还有17种癌症、中风、心血管疾病问题。

早年间牛津大学教授、癌症流行病学家Richard Doll曾做过一次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吸烟者死亡的年龄比非吸烟者早10岁。2017年1月,一项发表在《科学》杂志的研究称,平均每抽50根烟,每个肺细胞便会产生1个DNA突变。而每天抽20根烟的吸烟者连续抽一年,每个肺细胞、喉部细胞、咽部细胞、膀胱细胞和肾脏细胞分别会产生150个、97个、39个、18个和6个DNA突变。而且这种突变是永久性的,并不会因为戒烟而被扭转。

此外,英国伯明翰大学和德国人类营养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证明,与非吸烟者相比,男性吸烟者牙齿脱落风险高出3.6倍,女性吸烟者掉牙风险增加2.5倍。数据还显示,烟瘾越大,掉牙的风险也越高。

猜你喜欢
塞利尼古丁吸烟者
认清尼古丁的真面目
超长披肩
吸烟显著增加患2型糖尿病风险
美专家:吸烟有害,无论多少
No Smoking请勿吸烟
每天1根烟,心脏病风险增3倍
水晶石姑娘(上)
欧洲飞机提供尼古丁代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