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债券发展问题探索

2018-03-30 06:01徐政田文举刘玉人
海南金融 2018年1期
关键词:市场发展

徐政 田文举 刘玉人

摘 要:为了倡导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绿色金融受到全球的关注。绿色债券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在2016年的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已经跃为全球第一。本文通过中国与国际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第三方认证、绿债评级和绿债指数等方面的比较,总结分析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绿色债券健康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第三方认证;绿债评级;绿债指数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8.01.04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8)01-0025-04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國经济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同时带来了环境污染。2016年冬季,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再次笼罩在重度雾霾中,这不仅给人们的生活、企业的运作等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更给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2016年GDP增速为6.7%,而污染所造成的环境成本占据了我国GDP的比例高达9%,环境成本不可忽视。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使我国成为全球首个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最为系统的国家。同年,G20杭州峰会也把绿色金融作为议题写入峰会公报。

绿色债券作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一个调动全球债券市场满足绿色投资的有力工具。绿色债券,是指募集资金最终投向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的债权债务凭证。设计优良的绿色债券可以促进中国债券市场的多样化和流动性,但目前绿色债券占债券市场的比例仍然很低,占全球债券市场不到0.2%,在中国占比为2%。2016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猛,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几乎从零增至2000亿元,占了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40%,一跃变成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市场。本文对比中国和国际近年来绿色债券的发展状况,总结分析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中国与国际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与现状比较

(一)绿色债券市场

国际上绿色债券发展阶段分为起步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起步阶段从2007年到2012年,欧洲投资银行发行的气候意识债券是第一只绿色债券,在此阶段绿色债券市场开始发展,每年总融资额不超过十亿美元。快速发展阶段从2013年开始,该阶段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迅速扩张。2014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达到365.93亿美元,2015年上升至422亿美元,2016年翻了一倍,达到了860亿美元。在发行量迅速扩大的同时,发行主体也逐渐呈现多样化,由最初以开发银行为主,到地方政府的参与,再到商业银行和公司的迅速加入,绿色债券在市场上越来越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参与了进来。由图1可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发行绿色债券。相比于国际市场,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起步比较晚,2015年中国才正式建立绿色债券的制度框架,2016年以兴业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为债券发行人所代表的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迅猛发展。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虽晚于国际市场,但2016年发行规模扩大至2000亿元,其发展速度已远远赶超其他国家。由表1可知,目前中国绿色债券市场主要以金融债为主,其他发行种类为辅。发行主体较为单一,主要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参与较少(见表2)。

(二)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

由于绿色债券在市场上的重要地位,为了给市场提供基础信息,保障市场运行安全健康有序地发展,绿色债券的相关信息披露和第三方认证也更加清晰、透明、详实。目前,国际上第三方认证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2014年国际市场推出的“绿色债券原则(GBP)”,最早被市场主体普遍接受的绿色债券自愿性指引。2016年6月,国际资本市场协会修订完成了最新版的绿色债券原则。认证的层次是出具“第二意见”、审计和第三方认证。二是NGO组织气候债券倡议(CBI),该倡议在GBP基础上开发的第三方认证,其认证过程分为发行前认证、发行后认证和定期认证。GBP是不指定认证机构的,只要是GBP的遵守者,都可以用GBP认证,而需要CBI标准认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必须获得CBI委员会的批准。相比于国际上的第三方认证,安永有效地拓宽了中国绿色债券认证市场并推出绿色债券发行认证方法,中国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也在迅速发展,如联合赤道环境评价公司、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中财绿融资询有限公司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机构。

(三) 绿色债券评级

绿色债券具有一定的风险,绿色债券评级对投资者有重要的参考意义。2016年3月,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发布了一个绿色债券评估框架(GBA),提供“绿色债券”相关特性方面的加权评价意见。其核心评价目标为绿色债券发行人已经采取的管理、协调、分配募集资金,并报告募集资金所投向环境项目的方法,以及实现既定环境效益目标的前景预测。评价结果分为五个级别GB1、GB2、GB3、GB4、GB5,分别代表卓越、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但此评估方法成为相对成熟的绿色评级方法体系,还需更多的研究和实践。国内评级机构紧随国际评级机构的步伐,在2016年8月2日,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中国第一个《绿色债券评估方法》。同年,11月底,中国国内的七家评级机构参与了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召集的绿色评级研究小组,完成了71项绿色债券的评级,陆续发布了绿色债券评估框架或绿色债券的项目评价标准等。同年,12月13日,中债资信评估责任有限公司发布《中债资信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方法体系》,首次构建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评估标准。

(四) 绿色债券指数

绿色债券指数是绿色债券财务绩效表现的历史记录,保证主力的被动型基金有效投资绿色债券的重要机制。国际绿色债券指数有四种,分别为Solactive公司、S&P;道琼斯、巴克莱&MSCI;以及美银美林编制的指数。前三种都符合气候债券标准,最后一种符合彭博绿色债券定义。Solactive公司指数包含了公司债、金融债、发展性金融机构发行债券,S&P;道琼斯指数和美银美林指数增加了市政债,巴克莱&MSCI;指数增加了ABS。中国绿色债券指数在2016年形成,目前有四种,分别为中国债券绿色指数、中国绿色债券精选指数、中国气候相关债券指数、兴业绿色债券指数。前三种以2009年12月31日为基期,最后一种以2012年12月31日为基期。它们的编制均有中央结算公司的参与,样本券选取方法有所差异。

三、我国绿债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发展迅猛,但与国际绿色债券市场相比,问题不少。一是我国绿色债券规模虽大,但品种和类型单一,主要还是以金融债为主,缺乏多样性,且发行主体没有国际绿色债券市场丰富,市场参与度较低;二是绿色债券市场的环境信息披露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风险,我国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发展还不太成熟,评估方法不相同,评估内容也不一致;三是目前的评级机构在绿色领域的专业性方面没有特殊优势,且主要针对绿色债券关键要素的评估,对绿色债券及其发行主体的信用评级方法还未定型;四是绿色债券指数规模不大,体系不完善,国内缺乏统一标准,且未与国际的标准接轨。

(二)我国绿色债券的改进建议

鉴于以上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注重绿色债券产品的创新性,丰富绿色债券的类型及参与主体。采用一些激励措施,鼓励发展绿色债券新品种,并吸引更多国内外资本进入绿色债券市场,增强绿色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二是政府加强绿色债券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环境信息披露机制,第三方认证机构应该在国内统一内容与标准,建立健全第三方认证标准体系,促进我国绿色债券的安全健康发展;三是在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初期,必须严格把控公司的信用评级,尤其是一些非国有小公司的评级程序,国家需要完善一个统一的专业性的评级标准,使所有绿色债券都能有效评估并相互比较;四是为促进绿色债券的跨境合作,推动绿债市场互联互通和跨境资本的流动,积极推进中国境内绿色债券尽快纳入巴克莱、MSCI、美银美林等国际指数,扩大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责任编辑:张恩娟)

参考文献:

[1]王琰.关于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探讨[J].债券,2016(10):24-27.

[2]竺效,丁霖.绿色发展理念与环境立法创新[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6(2):179-192.

[3]金佳宇,韩立岩.国际绿色债券的发展趋势与风险特征[J].国际金融研究,2016(11):36-44.

[4]王遥,曹畅.中国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的现状与前景[J].环境保护,2016(19):22-26.

[5]秦绪红.发达国家推进绿色债券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對我国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12):98-100.

猜你喜欢
市场发展
纺织行业的市场发展及管理对策探寻
浅析我国保险经纪人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与特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