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的影响评价

2018-03-30 06:25姜建珍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20期
关键词:胰岛素

姜建珍

[摘要] 目的 分析与探究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研究组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则行常规口服降糖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胰岛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PG、2 hPB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INS、Homa-β水平高于对照组,而HOMA-IR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助于控制初发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胰岛功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胰岛功能;胰岛素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0(b)-0072-02

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病情的发展主要与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造成胰岛素分泌缺陷有关[1]。对于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早期已经出现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但其血糖并不一定升高,而是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加重、胰岛细胞功能的不断衰退,最终导致代谢异常而造成血糖升高[2]。从而有研究提出[3],保护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对于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维持血糖的良好控制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满足WHO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均未接受过降糖药物治疗;排除合并重症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或合并精神疾病及有精神病家族史的患者。在纳入患者知情同意前提下,按照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为33~68岁,平均(52.34±4.76)岁,体重指数为(25.41±2.43)kg/m2;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为31~71岁,平均(53.26±4.68)岁,体重指数为(24.87±2.51)kg/m2。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在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开展。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以及健康宣教等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口服降糖药治疗,即按照个体化原则,以FPG≤7.0 mmol/L、2 hPBG≤11.1 mmol/L为标准,给予患者相应剂量的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其胰岛素强化治疗,即采用“4针方案”,于患者三餐前5 min,给予其短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并于患者睡前(约晚22:00)给予其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在血糖达标后,继续维持胰岛素治疗2周后停止胰岛素治疗,改用口服降糖药治疗。

1.3 评价指标

治疗前以及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其FPG、2 hPBG水平进行检测,并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放射免疫法对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进行检测,并计算胰岛B细胞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评估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其中Homa-β=20FINS/(FPG—3.5);HOMA-IR=FPG×FINS/22.5[4]。

1.4 统计方法

文中数据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并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与HbA1c指标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FPG、2 hPBG与HbA1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3个月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B细胞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FINS、Homa-β、HOMA-IR等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3 讨论

早期临床研究认为[5],对于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并未出现明显的胰岛B细胞功能损害,故而在治疗上多以饮食控制、运动指导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但早期2型糖尿病发生时,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已经受损50%甚至更高,而伴随着疾病的发展,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B细胞通过代偿反应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从而维持血糖水平的正常。而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其胰岛B细胞功能表现为进行性下降,故而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使得胰岛B细胞得到“休息”是缓解胰岛功能衰退的关键[6]。

该次研究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了强化胰岛素治疗,并将其与常规口服降糖藥治疗进行对比分析,经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PG、2 hPB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从而表明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对于改善患者血糖效果较常规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而HbA1c作为反映血糖控制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标,其主要反映了患者血糖波动情况,也就表明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较好。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胰岛素强化治疗通过在三餐前给予患者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其作为一种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等优势,其能够模拟生理性餐时胰岛素的分泌;而于睡前给予患者甘精胰岛素治疗,其作为一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作用时间可以覆盖24 h。通过该种治疗模式,能够更好地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从而实现对血糖的精细调控,相对于常规的口服降糖药,其作用效果更快、更好。

而患者在获得理想的血糖后,能够使得胰岛B细胞得到有效的“休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状态后,其代偿功能能够得到一定的恢复,从而恢复胰岛分泌功能,改善预后。因此,在该次研究中发现,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其FINS、Homa-β、HOMA-IR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由此提示,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相对于常规口服降糖药治疗,患者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指数提高更为明显,并且患者胰岛素抵抗得到明显缓解,表明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恢复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于改善患者血糖、促进其胰岛功能恢复具有显著效果,对于提高血糖的控制率具有积极意义,但鉴于胰岛素强化治疗相对常规口服降糖药治疗,前者费用相对较高,且需注射给药,临床应用需结合患者意愿,进行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玉霞,索琳娜,金实.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3):283-285.

[2] 周珈莉,张建伟,李林,等.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3):91-93.

[3] 李衍记.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61-62.

[4] 陆雷群,马晓英,陈玲.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不同治疗方案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2014,31(2):108-109.

[5] 范丽梅,胡春玲,谢琼,等.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热带医学,2013,13(6):758-760.

[6] 黄云飞,黄春,罗秋玉,等.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1):45-46.

(收稿日期:2018-07-13)

猜你喜欢
胰岛素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