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早期低血压的护理

2018-03-30 06:25陈蜀陈庚张丽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20期
关键词:血液透析分析护理

陈蜀 陈庚 张丽华

[摘要] 目的 分析和探讨糖尿病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早期低血压的护理,以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腎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血液透析早期低血压护理方式应用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全面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取得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压控制效果也要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时采取全面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降低早期低血压发生率,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糖尿病肾衰竭;血液透析;早期低血压;护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0(b)-0116-02

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糖尿病患病率也呈现出持续上涨的趋势。而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对该项疾病进行治疗也主要是采取血液透析方式,但是在该种治疗方式下也非常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低血压。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有效血容量不断减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因素等方面[1]。在早期阶段,对患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极大地减少低血压发生率。基于此,该文结合该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衰竭患者,对其实施早期低血压护理措施所取得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血液透析早期低血压护理方式应用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患者男女分配比例为26:14,年龄介于40~76岁之间,(56.8±6.5)岁为患者平均年龄;对照组中患者男女分配比例为24:16,年龄介于43~78岁之间,(58.4±6.9)岁为患者平均年龄。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该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是日常监测患者血压并记录变化情况,同时从饮食的角度,减少患者钠盐摄入,以此实现血压的控制,针对开始出现低血压的患者也及时说明日常注意事项,并遵照医嘱及时进行治疗,实现对低血压的控制[2]。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血泵速度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和透析护理,对这些护理措施进行实际应用时,也要结合患者身体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应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低血压控制效果。针对护理满意度主要采取该院自制的患者护理评价表,从医护人员护理态度、低血压知识讲解详细程度、医护人员监测情况等角度出发,总共设置了10项内容,总分为100分。评价标准为:>90分为非常满意,80~60为满意,<60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0[3]。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出现的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低血压发生情况比较

在实施护理之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出现低血压情况的患者发生率分别为85.0%和90.0%,在护理干预以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低血压发生情况得到明显的好转,发生率分别降至20.0%和52.5%,从侧面上也反映出观察组患者所取得的护理效果要高于对照组,对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组间差异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分别为95.0%和6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疾病之一,糖尿病肾病则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现阶段,临床上对该项疾病进行治疗主要依赖于血液透析,然而在这一治疗方式下也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低血压情况,作为血液透析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发生率介于20%~30%之间[4]。原因也主要体现在饮食控制不够严格、脱水导致血糖下降、体重增长等。尽管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较容易出现低血压,但是只要及早进行观察和实施全面护理,就可以有效预防该种情况发生。

对糖尿病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早期低血压进行全面护理,所包括的内容有:①心理护理。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所存在的压力就已经很大,若是发现出现低血压并发症,则会加剧患者惧怕心理,这时候就需要医护人员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告知患者若是出现不舒服的地方需要及时告知,同时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让患者了解到自身身体状况和进行控制、治疗的重要性,进而提高患者依从性。②控制血泵速度。在初始阶段,需要对血液透析动脉血引出速度进行控制在60~80 mL/min,然后再开始慢慢引血。开始进行血液透析时,也要给患者补充足够的预充液,每一次透析时体外循环血量控制在200~250 mL之间,在这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血压情况进行密切监控。③钠盐、水分摄入控制。对患者干体质量进行科学评估,并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变化进行合理的调整,以避免患者出现脱水过多情况,引起低血压。通常情况下,患者在进行透析治疗期间,每天体重增加不得>1 kg,也可以选择生物生物相容性比较好的透析器,进一步降低低血压情况发生。④用药控制。严格遵照医嘱服用相关降压药物,并且嘱咐患者在透析之前不得服用。⑤合理饮食患者进餐可以选择在透析前30 min进行,并准备饼干、糖类等食物,以便于透析过程血流量不断增加,使得回心血量减少,最后诱发低血压。⑥有效监测。患者透析时每隔5~10 min的就需要对血压监测1次,每隔30~60 min就需要对患者脉搏、血压进行监测,以做到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⑦一旦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首先就需要对患者情绪进行稳定,然后对血流量进行合理调整,在必要情况下可以给予患者服用升压药[5]。

尽管糖尿病肾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时存在很多原因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压情况,但是只要及时观察和了解患者实际情况,并不断总结经验,对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惧怕情绪,提高执行医嘱依从性,进而促使患者每次血液透析治疗都顺利完成,最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6]。在该次研究中,将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分别实施全面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其中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出现低血压的患者明显要低于实施护理前,对实施护理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施护理后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也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肾衰竭血液透析时采取全面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降低早期低血压发生率,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时敏.循证护理预防糖尿病肾衰患者血液透析休克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12,20(4中旬刊):25-26.

[2] 林晓燕.1例糖尿病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4):1313.

[3] 张翠.糖尿病肾衰患者血液透析低血压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12):1637-1638.

[4] 姚海娟.糖尿病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58,64.

[5] 郭成洪,余晓梅.1例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早期低血压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5):217-218.

[6] 张晶晶,陈英,周春莲,等.可调钠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衰竭患者透析低血压的作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6):161-162.

(收稿日期:2018-07-14)

猜你喜欢
血液透析分析护理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