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围产期并发症的影响

2018-03-30 06:25唐树萍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20期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

唐树萍

[摘要]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围产期并发症产生的影响。方法 2015年3月—2018年2月在该院接受妊娠期糖尿病诊治的孕妇中随机抽取98例,通过随机双盲法将选取孕妇分为比对组(n=49)和试验组(n=49),比对组患者住院期间实施用药指导、血糖监测等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孕妇以及围产儿并发症情况。结果 比对组出现并发症孕妇为16例,总发生率为32.65%,试验组出現并发症孕妇为5例,总发生率为10.20%,试验组孕妇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比对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73 7,P=0.011 8)。比对组出现并发症围产儿为14例,总发生率为28.57%,试验组出现并发症围产儿为5例,总发生率为10.20%,试验组围产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比对组,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73 6,P=0.020 4)。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可使孕妇以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明显抑制,对于改善母婴结局及其身心健康均可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围产期;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0(b)-0162-02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多尿、多饮、多食等,出现外阴感染以及阴道感染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对母婴身体健康会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及早采取血糖控制措施,既能够减少并发症同时还能够促进母婴结局改善[1]。此次研究旨在探讨2015年3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母儿围产期并发症产生的影响,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接受妊娠期糖尿病诊治的孕妇中随机抽取98例,排除心脑血管疾病孕妇、重度内分泌系统疾病孕妇、全身免疫性疾病孕妇、生殖系统感染孕妇、无法配合完成该次研究的孕妇[2]。通过随机双盲法将选取孕妇分为比对组(n=49)和试验组(n=49),其中,比对组孕妇年龄为19~42周岁,平均(29.9±4.1)岁,孕周为36~40周,平均孕周为(38.9±0.9)周,初产妇28例,经产妇21例,试验组孕妇年龄为19~40周岁,平均(29.4±4.0)岁,孕周为36~40周,平均孕周为(38.5±0.8)周,初产妇26例,经产妇23例。所纳入患者经分组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比对组患者住院期间实施用药指导、血糖监测等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 孕妇入院后给予其热情接待,向其介绍负责治疗和护理的医护人员并带领孕妇与其家属熟悉医院环境,减轻其焦虑感和陌生感,拉近医患关系,提高其治疗配合度。经常与患者聊天以便及时掌握其心态变化,及早给予其针对性心理疏导,防止不良心理应激反应影响妊娠质量。鼓励孕妇家属多陪伴和关心孕妇,监督和提醒孕妇进行血糖监测以及降糖治疗,帮助孕妇安全、顺利的度过妊娠期[3]。

1.2.2 加强血糖监测 具体血糖监测时间为晨起空腹状态、午餐以及晚餐30 min或者三餐后2 h,正常空腹血糖水平为3.9~6.2 mmol/L,正常餐后2 h血糖水平为3.9~7.8 mmol/L,严格控制体质量增长速度,以每周增加0.3~0.5 kg为宜[4]。

1.2.3 饮食指导 根据孕妇的实际孕周、体质量指数以及饮食喜好等为其制定饮食方案,指导孕妇正确计算食物交换份,及早采取低血糖防控措施,防止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5]。蛋白质摄入比为15%~20%、脂肪摄入比为20%~30%、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为50%~60%,指导孕妇多餐少食,每日可在固定时间适量加餐,不但能够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同时还能够使其营养需求得到满足[6]。

1.2.4 药物护理 若饮食控制或者运动干预无法取得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则需要遵医嘱为孕妇进行降糖治疗,提前告知孕妇降糖治疗的必要性以及对改善母婴健康所产生的作用,观察孕妇用药后的反应,一旦出现异常需要迅速向临床医生报告[7]。

1.2.5 运动指导 若孕妇身体耐力较好则可于餐后1 h进行产前瑜伽、打太极拳、散步等运动,既能够有效控制体重,同时还能够改善其机体素质,提升妊娠质量,若出现流产、早产等征象则需保持卧床并立即向临床医生反馈[8]。

1.2.6 健康教育 向孕妇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的引发因素、注意事项、运动以及营养等相关知识等,可通过举办讲座、分发小手册、播放视频等形式进行健康宣教,加深孕妇对自身病情的了解和认识,及早纠正其错误认知并规范其治疗以及生活行为,使其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9]。

1.3 项目评价

比较2组孕妇以及围产儿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进行数据资料分析软件为SPSS 22.0统计学软件,通过[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行χ2检验,以(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2组孕妇并发症情况

比对组出现并发症孕妇为16例,总发生率为32.65%,试验组出现并发症孕妇为5例,总发生率为10.20%,试验组孕妇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比对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2组围产儿并发症情况

比对组出现并发症围产儿为14例,总发生率为28.57%,试验组出现并发症围产儿为5例,总发生率为10.20%,试验组围产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比对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特征为机体内血糖含量异常升高,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因此必须及早为孕妇实施干预措施以减轻病情对母婴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并提升母婴生存质量。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规范孕妇的生活行为以及治疗行为,同时还能够使其不良心理应激反应得到缓解,加强血糖监测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掌握孕妇的血糖水平并针对性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从而提升治疗效果。饮食护理既能够保证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同时还能够确保母婴营养需求得到满足,确保孕妇顺利度过妊娠期,可有效抑制产后出血、窒息等严重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加快产妇产后恢复并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

该次研究中,比对组孕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65%,围产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57%,试验组孕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20%,围产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为10.20%,试验组孕妇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围产儿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比对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佳等人[10]研究表明,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54%,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62%,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孕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8.42%、5.26%,与此次研究结果相符。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可使孕妇以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明显抑制,对于改善母婴结局以及身心健康均可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剑峰.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围产期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5(2):189.

[2] 杨惠英.早期优质护理在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8(3):180-181.

[3] 王颖.早期护理干预作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对母儿围产期并发症的影响探讨[J].心理医生,2017,23(11):13-14.

[4] 何燕清.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母儿围产期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4):218.

[5] 胡艳.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围生期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9):183-185.

[6] 张丹.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围产期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1):138-139.

[7] 谢慧英.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预后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0):131-132.

[8] 董丽敏,印娟.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19):3006-3009.

[9] 徐炜.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母兒围产期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2):177-178.

[10] 刘佳,胡婉,司涟,等.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围产期并发症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8,24(22):172-173.

(收稿日期:2018-07-21)

猜你喜欢
早期护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炎症指标在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顺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小儿肺炎早期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