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硫辛酸、前列腺素E1、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2018-03-30 06:25叶巍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20期
关键词: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硫辛酸

叶巍

[摘要]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前列腺素E1、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年该院收治的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前列腺素E1(10 μg,静脉滴注,1次/d)+甲钴胺(1 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α-硫辛酸(600 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46.27±6.15)m/s、正中神经MNCV(54.23±6.21)m/s和腓总神经神经传导速度(SNCV)(44.23±4.58)m/s、正中神经SNCV(45.69±5.17)m/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3.81%)(P<0.05)。结论 α-硫辛酸、前列腺素E1、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 甲钴胺;前列腺素E1;α-硫辛酸;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0(b)-0187-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属于糖尿病患者临床高发慢性并发症类型之一,多由高血糖引发微血管病变、代谢紊乱、神经营养障碍所致,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相关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全部糖尿病病例中的占比约为32%[1]。为了探讨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该文以该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就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了探索,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4例,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男24例,女18例;年龄36~83岁,平均(55.37±3.58)岁;糖尿病病程1~20年,平均(4.23±1.16)年。观察组患者男25例,女17例;年龄35~81岁,平均(55.58±3.67)岁;糖尿病病程1~21年,平均(4.47±1.0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均获知情权。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检查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满足《现代中医神经病学》中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2];②患者临床资料保存完整;③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精神病;②药物过敏;③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严;④合并急性感染病染;⑤酮症酸中毒;⑥妊娠及哺乳期病例。上述数据组间对比均保持同质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患者前列腺素E1(北生产批号20150413)10 μg,配以0.9%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次/d;甲钴胺注射液(生产批号20150328)1 mg,配以0.9%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患者α-硫辛酸(生产批号20150304)600 mg,配以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

1.3 观察指标

(1)根据肌电图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2)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自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四肢麻木、烧灼感、针刺样疼痛感明显好转,膝腱反射恢复正常,且MNCV和SNCV较治疗前增加>5 m/s;②有效:患者自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四肢麻木、烧灼感、针刺样疼痛感减轻,膝腱反射部分恢复,且MNCV和SNCV与治疗前相对比增加2~5 m/s;③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是感觉障碍未出现明显好转,腱反射、肌电图无变化,或病情存在加重趋势,MNCV和SNCV无变化或减少,治疗有效率=(①+②)/42×100.00%[2]。

1.4 计学方法

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相关数据,以χ2检验计数资料[n(%)],以t检验计量资料(x±s),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MNCV和SN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数据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39例,对照组为31例,组间数据对比(χ2=5.486,P=0.019),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中患者主要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糖尿病足坏疽、溃疡、感染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目前临床多采用神经修复、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患者,但预后效果有限[3]。因此探讨更加高效、科学的治疗方案成为了临床医学领域尤为关注的课题。

国内外相关报道显示,前列腺素E1作为一种强效血管扩张剂,在进入人体后可直接刺激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合成所需的蛋白酶活化,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的积极效用[3]。甲钴胺是一种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可直接通过甲基转化作用加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髓鞘形成,提高轴突再生、运输功能,修复受损神经阻滞,改善机体神经传导速度。α-硫辛酸属于一种天然抗氧剂,具有双重氧化还原效用,可有效清除体内多种氧化应激产物,有效保护体内多种细胞,促进维生素C、谷胱甘肽、硫氧化蛋白、维生素E等其他抗氧化剂生成,调节神经内氧化应激状态,提高机体神经ATP酶活性,促使各种神经能量耗损通路恢复,提升神经传导速度[4]。另据相关报道显示,采用前列腺素E1、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不适症,改善患者神经症状,疗效确切[5]。结合该次实践结果可知,经过2周治疗后观察组腓总神经MNCV和SNCV与正中神经MNCV和SNCV均远高于对照组,代表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案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恢复。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86%与对照组的73.81%相比较显然更具优势,充分说明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案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体征及症状,促进机体神经传导功能恢复,疗效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给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α-硫辛酸、前列腺素E1、甲钴胺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状态,疗效显著,对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影影,李全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6,22(20):20-22.

[2] 李庆玲,杨红梅.糖脉康颗粒联合甲钴胺和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 31(3):342-345.

[3] 岳宗相,黄荣利,王艳红,等.中西药联用治疗糖尿病周圍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J].西部中医药,2016,29(11):93-96.

[4] 廖井波,欧降红.大剂量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6,22(16):3253-3255.

[5] 刘建民,崔富英,王聪丰,等.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AR活性、NO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39(12):1851-1852.

(收稿日期:2018-07-26)

猜你喜欢
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硫辛酸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强电场对硫辛酸分子性质的影响
甲钴胺在乳腺癌多西紫杉醇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中的防治效果分析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临床疗效观察
甲钴胺与维生素B1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视神经炎的疗效比较
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