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忠:南宋抗金的一把利剑

2018-03-30 08:30余显斌
时代青年(上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张琦金人大军

余显斌

李显忠是陕西清涧人,十七岁时便一鸣惊人。

当时,金军准备进攻鄜延,也就是今天的延安一带。鄜延的统帅思索再三,想派一个人去侦探一下金人的情况,派去的人叫张琦。张琦需要一个帮手,李显忠自告奋勇要求同去。

他和张琦到了地方,遇见一群金人,他悄悄跟着,等到这群金人睡熟,他一人偷偷摸进去,刀光闪耀,将敌人全部杀掉。更奇的是,他行事缜密,知道金人战马快捷,要想让他们追不上自己,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的战马失去作用。他的做法简捷而干脆,“马二匹,余马悉折其足”。他们骑着那两匹战马跑了,金人发现后,在后面跳着脚大喊,可就是没有办法。

张琦把李显忠建功过程描述了一遍,所有人听了都目瞪口呆,包括李显忠的父亲李永奇。鄜延统帅当即提拔这个十七岁的少年,“补承信郎,充队将,由是始知名。转武翼郎,充副将”。

李显忠从此骑着马,走上了宋金之战的沙场。

金人南下,占领中原。此时,李永奇和李显忠,成了金国土地上的人。归国,从此成为这对父子挥之不去的梦。

不久,金人征召李显忠去东京,准备攻打宋军。李显忠无可奈何,只有带兵出发。临行前,父亲特意赶到,私下叮嘱他:“你如果有机会,就赶快归宋,不要因为担心我而改变志向,这样,我死了也会不朽的。”李显忠听了,流泪点头,带着大军出发了。

到了前线,他特意派出部下,悄悄带着密信渡江南去,准备和宋军取得联络。

也就在这个时候,金国的名将兀术来了。李显忠觉得,这简直是上天眷顾,让自己成功。他决定抓获兀术,用他做人质,换得父亲,然后挥军渡河,回归宋朝,实现多年的夙愿。可是,当时归宋,隔着一条淮河。他派人去探试淮水深浅,以便于将士们骑马渡河。谁知,探查的人马蹄被竹签扎伤,不能跋涉,只有垂头丧气地回来。

李显忠的归宋计划暂时搁浅。

这次相见,李显忠给兀术留下的印象很好。兀术是个出将入相的人才,懂得兵法,更能识别人才。他觉得李显忠很了不起,就特意提拔他,让他做了承宣使,兼同州知州。李显忠接到任命,再次骑着马,带着军队走向任职的地方。

临行前,年迈的父亲再次找到他,叮嘱说,自己已经头发半白,再不归国,只怕再无归宋的机会了。他替儿子谋划,南山地属秦岭,从此进入,就可以经过商洛,回归宋朝。至于自己,到时会在延安起兵,直接南下,和李显忠的部队会合。

李显忠点头而去,热泪盈眶。他知道,自己一旦起兵,老父在劫难逃。当时的延安,已经远离边境,金国骑兵,无人可敌,何况父亲已经年迈,又带着一家老小,如何逃出?父亲这样说,是为了让自己放心归宋。

到了同州不久,机会就来了。这次要擒拿的金人将军是撒里曷。

李显忠开始实施父亲的计划,“以计执之,驰出城”。可是,捉拿了撒里曷后,他准备的船只却不能按时到达,金人大军听到消息纷纷而来,围困着他。

他带着大军,一路冲锋,一路厮杀,到了一个高山上,放掉撒里曷,同时要求他答应自己两个条件:第一,不能杀害同州的百姓;第二,不许杀害自己的亲人。撒里曷听了,连连点头,折箭发誓,一定做到。

李显忠逃出重围,带着部下,一路进军到鄜城,也就是今天的洛川,忙派人捎信,让父亲赶快带着家小来会合。李永奇听说儿子成功了,十分高兴,带着家小出了城。金人知道后,随即展开追杀。他们骑着马,烟尘滚滚,在一个叫马翘谷的地方,追上李永奇。

金人离开后,李永奇倒在血泊中,家中老小二百多口,全部遇害。据说,那天黑云压城,大雪纷飞,仿佛在为一个老人而悲痛。整个延安城的百姓听说后,都泪下沾襟,不能自已。

听到消息的那刻,李顯忠仰天长啸,泪如雨下。父亲一生唯一的愿望,就是回归。为了这个梦想,他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现在,李显忠唯一的忠孝,就是完成父亲的遗愿,回归南宋。

可是,前路被堵,如何归宋?他思索再三,自己正处于西夏边界。于是,他带着大军投奔了西夏,希望借助西夏的兵力,为家人报仇,为国家解恨。

当时的西夏也经常和金人发生战争。夏主看李显忠很厉害,于是,派二十万军队出征。当然,不可能让李显忠做统帅。统帅,一个叫王枢,一个叫嘭讹。

李显忠是前锋,带着大军,一路风驰电掣,犹如暴风骤雨,赶到延安。谁知,此时宋朝和金人已经议和,延安已经归还宋朝。等到李显忠围住城池,宋国的将军忙告诉他,延安已经回归。李显忠非常高兴,伏身在地,热泪盈眶。

他决定,自己不回西夏了,就留在这儿。因为,这儿已经是大宋国土了,自己已经回归祖国了。

他告诉西夏的两个统帅,他们可以带兵回去了,自己不走了。嘭讹生气了,瞪大眼睛质问他:“你李显忠说要来攻打延安,现在不但不攻打,还让我们回去,你想干什么?”说完,抽刀准备砍杀李显忠。

他当然不是李显忠的对手,受伤后跑了出去,派出铁鹞子军攻打李显忠。李显忠仗着双刀,带着部下,奋勇冲杀,所向披靡。西夏铁鹞子军,死伤万人,遗留战马无数。

李显忠有了战马,当天就开始招募军队。大家一听,回归宋朝,都纷纷参加。最后,他的马步军竟然扩充到了四万人。他带着四万人,渡江而去,终于实现了父亲的遗愿。

回归南宋后,李显忠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安享富贵。他仍然牢记父亲的话,将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汗水,抛洒在疆场上,为了国家喋血来去,鏖战一生。

兀术撕毁和约,悍然发动进攻。李显忠立刻带着军队,走向战争的前沿。兀术听到他来了,带着大军,偃旗息鼓,绕道离开。不久,李显忠再次和金人在战场相遇,他没有像其他宋将,畏首畏尾,而是指挥大军,和金人大战。金人在李显忠的大刀下,终于为自己的好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随后完颜亮南侵,李显忠更是抗金主将。当时,虞允文指挥水军,大败金兵。可完颜亮仍不退军。李显忠知道后,派出万余精锐,渡江而去,断敌后路,大败金军。金军将士一个个胆战心惊,害怕前有长江,后无归路,纷纷要求退兵,完颜亮却不答应。金军将士铤而走险,冲入营帐,弑杀了完颜亮,全军撤退。这是宋金之间决定性的一战,李显忠居功甚伟。

宋高宗退位,宋孝宗登基,发动了著名的隆兴北伐。李显忠更是北伐主力,他带着大军,一路刀光剑影,收灵璧,下虹县,复宿州,势如破竹,无人可挡。一时,金人十分心慌,纷纷溃败。可是,如此大好形势,却由于李显忠的副手邵宏渊的嫉妒,而功亏一篑。

面对李显忠的频频胜利,“宏渊耻功不自己出”,甚至在李显忠指挥大军激战正酣的时候,他竟然对士兵们道:“当此盛夏,摇扇于清凉犹不堪,况烈日中被甲苦战乎?”于是,军心动摇,将军逃遁。李显忠最终独木难支,在杀伤大量金人后,带着大军,突围南归。

此后,宋金再次议和,达成百余年的和平。作为将军的李显忠,再也没有走上战场了。可是,作为一代战神,他仍然是南宋震慑金人的一把利剑。

猜你喜欢
张琦金人大军
Reciprocal transformations of the space–time shifted nonlocal short pulse equations
Effect of observation time on source identification of diffusion in complex networks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TXL的源代码插桩技术研究
三个金人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win combustion gas jets with high pressure in cylindrical filling liquid chamber*
心锁
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