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造林经验浅析

2018-03-31 14:26魏敏宣
防护林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遵化市三北保存率

魏敏宣

(遵化市林业局,河北 唐山 064200)

2011—2015年,遵化市承担了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造林,期间以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为指导思想,以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突出重点、讲求效益为原则,认真贯彻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农牧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建设方针,遵化市三北工程造林建设进入了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1 工程区生态区位特点

1.1自然概况

遵化市地处燕山南麓,比邻京津,总面积1 521 km2。境内地貌呈“三山两川”之势,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65%。截至2017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积9.38万hm2,森林覆盖率达61.7%。年平均气温10.4 ℃,年日照时数2 714.8 h,年平均降水量804 mm,全年无霜期181 d,属半湿润季风气候。

1.2建设方针

遵化市三北五期工程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抓住加快发展这一主线,坚持生态效益优先,以建设“经济强市、美丽遵化”为目标,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坚持植树造林与巩固成果并重的原则,以营造三北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为重点,大力推进以农田林网、通道绿化、荒山造林为主的防护林建设工程,保护、培育、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生态体系, 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遵化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提供生态支撑。

1.3总体布局

以南部石灰岩山区铁厂、东旧寨、党峪、地北头等乡镇荒山为主,营造松、柏、酸枣、山杏、荆条等水土保持林,山脚梯田营造核桃、苹果、桃等水土保持林,北部片麻岩山区西下营、建明、小厂等荒山,营造以板栗为主的水保林,中部平原乡镇平安城、东新庄、西留村等营造以杨树为主的农田防护林网,邱庄水库、龙门口水库等周边荒山营造松、柏等水源涵林,坚持以植树造林为建设重点,着力扩大森林资源总量。

1.4主攻方向

以生态优先,努力培育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始终把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作为工程建设重点,坚持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目标,着力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以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为根本任务,着力解决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问题。以人工造林基地建设为骨干载体,着力构筑三北绿色生态屏障。以强化管理为根本保障,着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工程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改革创新,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和政策措施,消除制约工程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始终保持工程建设的不竭动力。

2 造林成果与成效

三北五期工程建设以来,遵化市共完成工程造林5 582 hm2,其中人工造林3 866 hm2,封山育林1 716 hm2。完成国家中央投资1 705万元,造林面积核实率和合格率分别达到97%和86%以上,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底的52%提高到2015年底的58.7%,5年来新建防护林3 625 hm2,用材林676 hm2,薪炭林402 hm2,经济林879 hm2,工程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风沙减少,涵养了水源,农村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1万元,林业产业结构模式正朝着基地化、产业化、效益化的良性方面发展。具体布局是以南部石灰岩山区铁厂、东旧寨、新店子、娘娘庄、地北头、党峪等乡镇宜林荒山荒坡为主,雨季营造松、柏、酸枣、荆条、山杏等水土保持林,山脚梯田营造核桃、苹果、桃等水土保持林。重点是承唐高速、112国道、遵宝线、邦宽线等主要干线公路两侧的荒山和宜林地及邱庄水库周边等。平原乡镇以西留村、堡子店、平安城等为主,重点营造以杨树为主的农田防护林。2014年在党峪镇石家庄村完成荒山雨季造林示范工程一处,以营养钵侧柏苗为主,面积400 hm2,工程建设实施工程造林,采取公开招投标形式,用有资质、有能力、有经验的专业造林工程队施工,以保证整地和造林质量,为今后大规模造林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3 主要经验做法

3.1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每年三北工程造林任务下达后,各级领导均高度重视,为确保造林任务顺利完成,成立了以主管市长为组长,林业局局长为副组长,林业局全体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三北工程造林绿化领导小组,将造林任务目标层层分解,逐级签订责任状,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同时将造林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各乡镇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对在三北造林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单位和个人,由市政府给予表彰奖励,调动了广大群众营造林的积极性。

3.2因地制宜,搞好规划设计

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市林业局工程技术人员对每期三北工程造林地块都实地踏查,进行规划设计,及时做好三北工程造林作业设计,确保任务按质按量完成。同时,责成专人对规划设计、作业文件、图、表、卡等档案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存放,为后期管理提供依据。

3.3加强科技支撑,提高造林成活率

市林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工程造林地块进行技术指导,通过举办造林技术培训班、技术专题讲座、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积极推广工程造林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摸索推广了沙地杨树速生丰产技术,尤其是推广了杨树栽植时树穴铺底膜防漏水、树上铺地膜保温防蒸发的技术,使杨树栽植成活率达到95%以上,西部沙地的杨树防护林得以大面积地发展起来。推广的营养钵侧柏苗荒山造林技术,使雨季荒山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达85%以上。同时推广了围山转、水平沟、梯田等山地造林整地模式,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选择有资质的绿化施工队伍,建设典型荒山绿化示范工程, 以点带面,对三北工程造林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3.4落实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投资造林,认真落实“谁栽谁有,谁投资、谁受益”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推行荒山承包、拍卖、租赁等政策措施,落实国家工程造林的各项补助资金,创新造林机制,培植造林大户。建成了一批富民的精品工程,通过承包、竞价拍卖、招标承包等形式,鼓励扶持千亩以上荒山承包造林大户16户,建成百亩以上优质核桃、苹果、板栗等林果示范园57个。为完成三北五期工程造林,切实搞好荒山雨季造林及封山育林等重点生态工程造林,加快我市林业建设步伐,加大对项目资金的匹配力度,确保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市财政部门将林果业发展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强化工程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和投放到位,期间共完成造林项目总投资2 617万元,做到了造林资金专款专用。

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我市南部石灰岩山区 ,土壤瘠薄,立地条件差,人均生活水平较低,山上大部分只能栽植松柏类的生态树种,经济效益低下,加之近年来连续干旱,造林保存率不高。随着造林难度的加大,造林的成本也在逐年增加,投入资金相对较少。建议今后工程造林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制定造林优惠政策,提高全民造林的积极性。

4.2农田林网保存率低。由于遮阴、林木权属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牲畜毁坏、人为破坏、管护粗放等现象造成林网保存率较低。建议对农田林网的发展,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造林成活;另一方面要研究机制,确保如何把林网的责权利交到个人手中去管理,以增强责任心,提高保存率。

4.3受市场经济制约。由于受市场利益的驱动,我市的薪炭林、用材林等造林面积较小,山上的松、柏林人为盗伐、破坏严重,造成树种大面积更替,发展成为效益较高的核桃、板栗、苹果等林种。建议在高山、远山区营造松、柏等树种为主,缓坡、梯田等营造核桃、苹果、桃、板栗等为主的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造林树种与群众利益相结合,积极引导群众选好树种,提高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猜你喜欢
遵化市三北保存率
阜新矿区矸石山适生树种分析
遵化市文山村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与防治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河北省遵化市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食品安全
习惯决定命运
我的三北
塞罕坝人工林迹地更新方式及适宜树种分析
不同因素对林下参保存率的影响
三北工程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北工程:将沙海变成林海
河北省遵化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