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林业生态体系构建的思考

2018-03-31 14:26洪和军徐高福向新年许梅琳李红俊
防护林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淳安县千岛湖公益林

洪和军,徐高福,向新年,许梅琳,李红俊

(1.浙江省淳安县大墅林业中心站,浙江 杭州 311716 ; 2.浙江省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浙江 杭州 311700;3.浙江省淳安县林业局,浙江 杭州 311700)

当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迈入了新时代,同时也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为新时代林业生态体系构建指明了方向,林业及其林业工作者要以保护和培育森林生态功能为中心,以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己任,努力打通“两山”理论的高水平转化路径。

1 “两山”理论是森林生态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石。构建森林生态体系,必须以“两山”理论为指导。

1.1“两山”理论系统地提出了基本生态战略

“两山”理论逻辑是严密、系统的。针对生态问题从三个层次论述了生态战略。第一个层次是针对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表明了“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训诫性观点;第二个层次是针对生态与经济如何协调问题,表达了“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兼顾观点;第三个层次是针对生态转化为经济的高端需求问题,强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观点。然而,要把绿水青山高水平转化为金山银山,不仅需要人的智慧,需要绿色科技创新,更要倡导生态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两山”理论秉持生态公平论和环境正义论,已经上升到政治与社会的战略高度[1]。

1.2“两山”理论强调了生态需求递增规律

新时代生态需求递增规律趋势表现为优质的生态环境、美丽的生态享受、美味的生态产品等高层次的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普遍接受的行为科学理论,生理需求是人类五大阶层式最基本的需求,仅仅只有金山银山,只能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却难以满足对优质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的高层次需求。有了绿水青山,不仅可以保障基本需求的满足,而且可以保障对优质生态产品高层次需求的满足。

1.3“两山”理论强调了生态价值增值规律

所谓生态价值增值规律,就是人类可能像经济投资一样进行生态投资,实现生态资本的增值。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生态环境不是无价的物品,而是有价的经济资源,因此,我国正在积极推行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两山”理论是生态价值规律的生动表述。

1.4“两山”理论是林业生态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森林生态系统是森林群落与光、热、气、生等环境在功能流的作用下形成的结构、功能和自我调控的陆地面积最大、最重要的自然综合体。构建森林生态体系是站在资源瓶颈和环境约束的角度,立足林业产业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共生[2],综合发挥森林生态系统提供林产品及其副产品,调节气候、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效能,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支持作用,观赏、旅游、康养等文化功能,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高水平转化。

2 森林生态体系构建的实证分析

淳安县位于浙江省西部,是著名千岛湖所在地。既是全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也是浙江省重要的饮用水源保护地。最近的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表明,淳安县2017年活立木蓄积量为2 338.5万m3,乔木林蓄积量为2 286.0万m3,是浙江省唯一活立木蓄积量和乔木林蓄积量双双突破2 000万m3的县。历年来,淳安县十分重视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始终坚持依法治林,严守森林、湿地、物种三条生态保护红线,着重在“管”、“造”、“改”方面狠下功夫,做好“存量、增量、质量”三篇文章,致力于保护一方绿水青山,从追求木材产量的单一目标经营向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质量和效益的多目标经营管理转变,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华丽转身。

2.1探寻资源管护的一切可能途径,做足存量文章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淳安以政策、制度、森防手段、执法组合拳夯实森林资源基础,把所有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好,创新利用自然力和天然更新机制,真正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从存量上提升地力、生产力。

一是划定生态红线,出台保护政策。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千岛湖保护的决议》、《关于加强沿湖沿线规划控制的若干意见》、《淳安县环湖森林景观修复维护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涉林规范性文件,保护湖岸线景观资源,促进森林资源的快速增长。二是落实“双增”和限额采伐制度。把“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等森林资源 “双增”目标分解逐级落实,实行了生态保护奖惩措施。坚持“采造挂钩”制度,禁止天然林采伐,采伐量逐年大幅度下降,为保护千岛湖的青山绿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严防森林火灾。创新推出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的淳安模式,全县建立了乡镇干部包村、村党员干部包户、护林员包山头的网格管理体系,率先在全省开展墓地村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完善森林消防基础设施,着力开展指挥、预防和应急处置等三大系统建设,总结出了“逢节必抓、逢山必守、逢火必查、逢陋必改、逢责必严”工作方法,在全省面上推广。四是严防有害生物。淳安现有纯松林8.67万hm2,是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重点预防区,严防松材线虫病发生,对保护千岛湖生态环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淳安制定了外来松木及制品严禁进入本县的管理政策,在建立防范责任体系、健全监测预警网络、开展毗邻县市联防联治、“绿盾护林”行动等基础上,坚持最严格的林业检疫执法,严防死守、内查外拒。有效防范病虫疫情入侵,是为数不多的无松材线虫病疫情县之一。五是铁腕开展执法。将林业法治工作融入生态林业建设的各个环节,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了森林资源安全。

2.2全周期多功能培育与经营森林,做好增量文章

通过全周期定向集约经营、分类经营、高效经营等多目标经营,特别是生态公益林的区划界定与维护及森林康养与体验项目的实施,发挥森林多功能效益,提高森林资源总量。

一是实施绿化造林,深入开展义务植树和四边绿化。对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无立木林地做到及时更新造林[3],近10年年绿化更新造林达1 000~2 000 hm2。2017年成功创建“浙江省森林城市”,彰显了山、水、林、城融为一体的千岛湖城市特色。二是加强公益林建设。淳安县自2001年被确定为浙江省首批国家生态公益林建设试点县以来,通过加大管护措施、落实补偿制度、综合营林手段等多项措施,公益林总蓄积量和单位面积蓄积大幅提高。单位面积蓄积量由43.5 m3hm-2提高到81.0 m3hm-2,增加86.2%。其蓄积量突飞猛进的变化,得益于加速了生态公益林近自然演替进程,多数生态公益林由纯林转化成复层异龄多树种混交林,森林质量和林分结构得到有效改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释氧、森林减灾等森林生态功能显著增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步入正轨,公益林补偿性收入已成为淳安县许多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来源。创新管护模式,首创专职巡山护林队伍,按照公开选拔、择优录用的原则,建立了889人的专职巡山护林员队伍和850名的兼职护林员队伍,建立完善的护林员进出机制,及时调整充实护林员队伍。坚持护林员全员培训计划,实行持证上岗。建立护林员手机GPS定位系统,对护林员实行动态监管。通过明确工作职责、落实护林报酬、建立考核奖惩制度,确保巡山护林工作到位。三是依托森林旅游,促进资源增长。淳安千岛湖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以森林生态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开发正不断兴起,如森林氧吧、九咆界、龙潭峡谷漂流等,同时还有15个乡村生态旅游景点、16个农家乐特色村、400余家农家乐经营户对外开放,乡村森林生态旅游几乎占据了淳安县旅游的半壁江山。森林旅游的发展依赖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4]。

2.3改善森林群落层次与景观格局,做深质量文章

既追求林分尺度上结构与功能调节,又特别重视景观尺度上植被格局与生态过程的调控,拓展自然保护区保护等级与要求,把森林资源质量文章做到极致。

一是实施林相改造和森林彩化工程。立足千岛湖良好生态环境,利用森林植被现状特征,对“公路、绿道、驿站、景点”等区域周边的森林实施“造、补、改、育”等措施,2008-2017年累计实施面积达2万hm2,形成了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的森林结构,极大改善了千岛湖区森林质量,显著增强森林生态功能,进一步提升生态人居环境[5]。二是抓好森林抚育。为进一步提升林分质量,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淳安县将森林抚育与培育大径材及发展林下经济、松材线虫病防控相结合[6]。现有的7万hm2人工杉木用材林,一部分通过抚育间伐,采取“伐小伐劣”,以培育杉木大径材为目标,实现林分总蓄积和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增长;另一部分则与发展林下经济相结合,实行林下套种香榧(毛竹)、林下养鸡及在树干上附生种植铁皮石斛等。三是创建自然保护区。坚持“全面规划、有效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方针,先后建成总面积1 874 hm2的白马官川香果树自然保护小区、龙门里楠木植物群落自然保护小区、千亩田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小区、白马山后鬣羚自然保护小区、金紫尖猕猴自然保护小区等5个自然保护小区[7]。并启动磨心尖省级自然保护区创建。着手规划建立淳安海南鳽县级自然保护区工作,计划启动千亩田山地沼泽湿地自然保护区升格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工作。根据因地制宜、示范带动、整合资源的原则,规划启动汾口武强溪、龙川湾、牧心谷、十八坞、进贤湾等5处湿地公园。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淳安县森林资源实现了华丽转型变化,功能在逐步完善,一个更加符合自身定位的森林多目标经营的优化模式正在形成。

3 森林生态系统全周期整体性经营思考

3.1对森林生态系统要有一个正确认知

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涵盖供给、调节、文化、支持等多个方面[8]。一个好的或者是健康的森林,应当有两个最基本的标志:一是稳定,二是充满活力[9]。新世纪以来,如何更好地发挥森林生态功能的课题被提升到以经营为主要目标的高度,木材生产的功能退居其次。森林是要经营的,关键是如何经营,超伐、拔大毛显然是杀鸡取蛋,不可取,一味地封禁也不是最好的方案。特别是生态公益林(地),所谓一、二级林地,国家级、省级生态公益林划分,人为因素过多,技术成分过少,许多这类划分界定违背了初衷。

如何封山育林?如何森林抚育?如何林相改造?现行的技术规程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森林培育和经营理论技术与应用需求发展不平衡,浙江省《松杉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由于没有可操作性样本与实质性应用内容,迟迟没有颁布实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生产建设的产学研结合不到位、不匹配[10]。

森林生态系统是一部天书,如何读懂读透并在实际工作中很好地应用,需要全社会特别是林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3.2在各种森林经营措施中融入生态元素

基于自然森林经营的理念及低影响采伐方式,在采伐收获木材的同时维持好林区良好的生态功能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而且经营好森林必须进行的抚育伐、卫生伐、救生伐(如松毛虫枯死木采伐)等在保护和培育森林的同时也能生产出相当数量的木材。淳安山区县的非林产品如茶桑果、药材等对于乡村振兴是很重要的。

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林下经济。严格意义上的林下经济是林下种植与林下养殖活动,但要求是在不破坏上层林冠的条件下利用林冠蔽荫下较湿润的空间开展,所谓“一亩山万元钱”是有一定前置条件要求的,立地好、产量高且产品要适销对路才有效益,林下经济不能作为主流大力宣传与推广。特别要重视生态问题,注意把是否能促进林木生长、是否会引起森林退化现象等作为林下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为了发展林下经济,而把亚林层的多年自然生长良好阔叶树全部砍伐了,用于种覆盆子等中药材,那是违背生态原则与规律的,我们的林业管理者、生态工作者有监管的责任。

开展森林康养、森林体验活动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最突出的途径,即所谓变伐树为看树,最容易兼顾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但未必所有地方都会有效,必须因地制宜,根据现实生态环境进行康养产业布局。如果盲目跟风进行产业开发、布局、设置,也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伤害,而森林康养产业容易产生同质化、没亮点,缺乏吸引力,也同样得不到好的经济效益。

3.3多角度、全方位做好生态监测

为了准确了解和评价森林生态状况和生态效益,科学评价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效,淳安县于2010年启动了生态公益林效益监测。同年建立了生态公益林样地,但由于实地培训和植物鉴定没有跟上,未见富有成果的材料。

当下,全国都在加强生态公益林监测基地建设,然而,监测的科目普遍单一,水、土、气、生等生态监测要素不齐全,现代化设备不多。进行监测必须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点面结合、定期调查与不定期抽查结合等方法。包含地面监测系统、卫星遥感监测系统、生态监测分析实验室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等内容。

从流域的角度、从裸地开始的长达数百年的监测在中国极少,在国外可以看到这样的长期监测样地,我们不得不看到这种差距,但又有多少中国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基础科技人员愿意做,又有多少项目愿意投?现代生态监测需要跨界与融合,需要协作创新精神,需要持之以恒精神。

依据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产品)来获得政府的生态补偿,这是一条带有普遍性的途径。争论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高还是低,意义不是很大,因为生态公益林面积划得过大,浙江省创建现代国有林场的标准之一是生态公益林占比在70%以上,一下子让国家拿出高额的补偿费是不现实的,我们不能把自己捆死,应当两条腿走路,淳安县政府将国有林场商品林视同生态公益林进行补助的做法是十分明智的,把非生态公益林管理起来,迫使国有林场采取严格的措施,使生产木材的过程不会损伤林地,维持林地的生态功能,值得各地借鉴。要重视关注营林作业(如抚育间伐)给予合理的投资,只要方法科学,远远比补点钱看山护林,显示出真正的高质量、高水平,真正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全周期整体性可持续经营。

参考文献:

[1] 葛慧君.“两山”重要思想在浙江的实践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26-28

[2] 曲向荣.产业生态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66-29

[3] 向新年,李红俊,徐高福.淳安县造林基地质量调查与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4(3):67-69,72

[4] 方震凡,徐高福.千岛湖区游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林业经济,2011(4):8-12

[5] 陶明星,严世峰,唐淑琴.千岛湖彩色林相营建与彩色树种应用探讨[J]. 防护林科技,2013(8): 115-116

[6] 徐高福,余启国,孙益群.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技术与措施[J].林业调查规划,2010,35(5):131-134,139

[7] 徐高福.淳安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2,37(6):33-37

[8] 铁铮.用“两山论”指导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J].绿色中国,2017(12A):52-55

[9] 徐高福.千岛湖森林健康经营实证研究[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22

[10] 毛凤成,徐高福. 淳安县林业生态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华东森林经理,2017,31(4):40-43

猜你喜欢
淳安县千岛湖公益林
《千岛湖-2》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杭黄铁路沿线车站探营
——千岛湖站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联手骑友网 千岛湖以体育赛事促进旅游经济
淳安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淳安县2014年晚中秋蚕大幅度减产原因的分析与思考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标准化建设——以淳安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