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高效培育技术概要

2018-03-31 14:26吴永良
防护林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修枝杨树树干

吴永良

(国有新民市机械林场,辽宁 沈阳 110300)

杨树是我国平原地区主栽树种[1],由于杨树生长快,干形好,出材率高,深受平原地区林场和商品林栽植业主的喜爱。目前由于国家对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思想指引下,森林的生态效益受到高度的重视,以往养林单纯为了生产木材的传统思维已经过时,随着国家对林业建设和森林培育目标的转移,木材及纸浆材短缺日益突出,森林产品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2],杨树短轮伐期培育和大径材高效培育技术显得迫切意义重大[3]。

1 杨树初植密度和短轮伐期培育

在森林培育上,杨树相比于其他树种具有较大的生长量和蓄积量,可以设计适宜的初植密度以缩短轮伐期,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根据经营目标的不同,把杨树的短轮伐期细分为超短轮伐期、中短轮伐期和短轮伐期3种。超短轮伐期培育期限为2~3 a,超短轮伐期经营采用萌芽更新林分,多采用1万~3.5万株hm-2,可在造林后第2 a或第3 a收获,胸径可达4 cm左右,第3 a采伐胸径能达到6~9 cm,林分收获量能达到15~20 thm-2,可用于纸浆和纤维板的原材料。

短轮伐期培育的林分主要为培育中径材设计的,采伐期为9 a左右,平均胸径可达到23 cm左右,林分初植密度为0.1万株hm-2,生产中径材180 m3hm-2左右,其中的树头和枝杈又是纸浆和纤维板的原材料。

2 杨树造林技术

2.1大坑穴2根1干深栽造林技术

杨树喜沙壤土地,宜生长在水溪旁河滩地,大部分土壤属冲积土壤的沙质壤土质地,其土层深厚,地下水丰富,是实现杨树大坑深栽造林的较好基础。其主要技术是在造林前先进行深耙整地,清除地皮石块树根等杂物,深耙30 cm左右,按株行距4 m×6 m和5 m×6 m两种规格设计造林密度,植树坑规格为60 cm×60 cm×70 cm,表土和生土分别置坑穴两旁。树苗用2年生根和1年生苗截干,造林时先填表土,最后填生土,分层踩实,造完林后按树穴浇透水一次。据2000年新民市机械林场在所属的大赵、顾屯和腰圃等工区营造的杨树速生丰产示范林基地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5 a的大径材蓄积达到了270 m3hm-2。

2.2机械钻孔插干深栽造林技术

杨树钻孔插干深栽造林,造林地经翻耕,选择地下水位在1~3 m的河滩地,用钻孔机在定植点上垂直钻孔直径30 cm深至地下水位,将杨树插干埋入钻孔树穴内,下端与地下水位相平并踩实。这种技术在于春季久旱无雨且不具备灌溉的条件下,实现规模化造林,其成活率可达90%以上,该项技术在三北防护林造林中进行了应用和推广,取得较好的效果。

2.3杨树修根垂直覆塑料膜造林技术

此项技术要点在于公路和农田林网,为限制杨树根系向农田和公路的伸展,而采取的减轻林带胁路和胁地的技术。其技术在于,顺林带方向在林缘外侧一定距离内用抓沟机开沟,切断杨树根系后将塑料膜垂直贴到垂直沟壁上,然后用土填平恢复地表原状,隔断根系的穿插达到隔离的目的。农田防护林和公路两翼防风效能增强,实施该项技术后,林带减少占地面积,减轻胁地和胁路现象,同时延长了防护林的防护年限,增加了防护林带的稳定性。

3 杨树整枝技术

杨树整枝包含2个内容,即整形和修枝,杨树成枝力较强,如不及时进行整形和修枝,侧枝和轮生枝长势过旺,影响干形通直率和出材率。整形从栽植的第1 a生长季就开始,抹芽和剪枝,一直到枝下高达到7 m左右。在栽树后的生长季和休眠期,剪去与树头生长竞争枝,修去树干上与主干生长竞争的轮生枝和徒长枝,最终达到树冠圆满,树干通直无死节的优质木材的目的。杨树整枝原则是幼林期间为了扩大树冠,并促进根系生长,在3 a期内不进行强度较大的整枝,当树冠最低层树干直径达到6 cm时,可修枝去掉这层轮枝,每年随树高增长,修去树冠达6 cm这层轮枝,一直达到树干枝下高8 m无枝杈。通常情况下,一般每隔3 a进行一次集中修枝,多数集中在3 a、6 a和第9 a的修枝。3 a修去树高1/3处以下的侧枝,6 a修去树高1/2处以下的侧枝,9 a侧枝冠层的高度要小于树高的1/2,多数占1/3树冠高度。

修枝季节最好避开雨季,其他季节均可以,但主要还以冬季休眠期修枝为主。雨季修枝易感染杨树溃疡病。修枝时剪口要紧贴树干,不留树橛,以利木材无死节。

4 杨树大径材的培育

杨树的大径材培育,相对于短轮伐期纸浆材培育而言,经营培育的期限较长,生产的木材可作为板材和装饰材用于工业用材原材料,培育年限多为16~18 a,初植密度333~405株hm-2,可生产胸径35 cm以上大径材300 m3hm-2左右。是原木和板材的工业用材原材料。

5 杨树混交与林粮间作

营造和经营杨树纯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4],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地力衰退现象较重。从森林生态生物多样性与系统稳定性的平衡关系方面来衡量杨树经营发展,杨树混交与林粮间作是今后乃至相当长时间内的发展方向。在杨树造林设计时,应考虑杨树与经济林和固氮树种混交,杨树与粮食作物间作等问题。杨树混交树种选择,从经济林角度可选择大枣、榛子,从固氮树种考虑可选择刺槐、怀槐。杨树与粮食作物间作可考虑,与玉米、大豆、高粱和花生等,上述杨树混交与林粮间作的不同模式,在辽河流域和大凌河流域有许多成功的先例。复合效益远远大于纯林经济效果。

6 杨树宽行窄带多种经营技术

杨树宽行窄带多种经营技术主要体现在杨树窄行的设计规格主要有以下3种,分别为2 m×3 m×8 m、2 m×2 m×10 m、2 m×1.5 m×15 m等,这种设计打破了常规株行距均匀格子化的格局,克服了栽植过密,郁闭过早,生长发育没有后劲的弊端。能最大释放林地利用空间,改善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概率,能提高林地的综合效益,由于多种经营培肥了地力,调整和优化了林间结构 ,较之传统的纯林显著地提高了复合经济效益。具体技术体现在以下几种技术模式:“林药模式”、“林花模式”、“林菌模式”、“林禽模式”,“林蔬模式”、 “林苗模式”。林药模式主要是利用杨树窄行宽带,种植党参、五味子、山药等市场紧俏中药材。林花模式,在杨树宽带里种植百合、勺药、菊花等插花经济类花卉。林菌模式是在行间栽植木椴香菇、冬菇及木耳等。林禽模式是在杨树林下放养土鸡。林蔬模式是在杨树宽带内种植蔬菜。林苗模式在杨树林下繁育林业商品苗木。以上几种模式经济效益均十分显著。

7 杨树蛀干害虫防治技术

基于杨树虫害防治的实践经验,归纳出杨树蛀干害虫防治技术要点。目前生产上较为采纳的防治技术主要是树干涂药法,虫洞农药点涂法,虫洞农药注射法3种,树干涂药法主要采用氧化乐果内吸磷杀虫剂对受害树干进行涂药,受害的树皮和韧皮部带有导管和筛管,能把内吸磷杀虫药带到受害的部位,杀死蛀干害虫。树干虫洞点涂法采用磷化锌药物棉签点涂或塞洞杀死蛀干害虫。虫洞注射法是采用溴氰菊酯农药稀释剂,用注射器注射虫洞,上述这3种方法在生产中较为常用,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王胜东,杨志岩.辽宁杨树[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2] 陈章水,张守攻,齐力旺,等.杨树栽培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3] 姚玉峰,刘美爽.杨树育苗灰斑病及透翅蛾防治方法[J].森林工程,2010,26(4):44-45,16

[4] 王胜东.杨树抗寒速生新品种与栽培技术[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修枝杨树树干
为什么树干不是方的?
修枝对连香树林分生长的影响
盆景树
跟踪导练(五)
杨树修枝技术研究进展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为什么要在树干上刷白浆
为什么要在树干上刷白浆
不同强度修枝对湿地松中龄林干形的影响
杨树上为什么会有许多“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