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企业民主管理渠道的探索实践与实现途径

2018-03-31 15:38陈伟
上海工运 2018年4期
关键词:厂务职工代表职代会

陈伟

(作者系上海天马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

一、企业民主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是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具体体现。从多年的实践看,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起到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十分积极、重要的“压舱石”作用。

进入新时代,工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建设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努力探索拓宽职工群众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渠道。本文结合上海天马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近年来拓宽职工参与公司民主管理渠道的探索实践,就新时代进一步拓宽职工群众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渠道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民主参与渠道比较狭窄

在许多企业里,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途径基本上以职代会为主,日常诉求表达的渠道单一。缺乏制度性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的平台,问题往往难以及时解决或化解“标准不一”。职工群众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渠道单一,使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意识日渐弱化。

(二)职工知晓的厂情比较有限

知情权,是职工的一项基本权利。尽管有厂务公开栏、企业内网等信息发布载体,但这些载体上公开的厂情,多是经过“过滤”后公开的,对职工群众来说只是“老调常谈”、“滚动播放”,想了解的信息无从了解。

(三)职工代表善言敢言能力不强

从目前情况看,确实有许多职工代表的善言敢言能力不强。参加职代会大会和分组讨论,发言和提建议多泛泛而谈,没有真知灼见,对于职工群众的意见、诉求,不能理性、有据表达。此外,平时履职同样不能发挥好职工代表的作用。

(四)群众性参与氛围不浓郁

职代会休会后,企业民主管理似乎进入偃旗息鼓阶段。企业对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很少做系统的、持续的宣传,不善用企业内部报刊、宣传栏、OA网等载体进行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宣传等,致使群众性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氛围不浓郁。

(五)职工代表联系职工不密切

许多职工代表参加职代会前不做调查研究工作,或者只是象征性地征询所在选区的职工意见。不做认真调查研究,带到职工代表大会上的意见、建议和提案没分量,结果是走个“参与”的形式,最终不了了之。

(六)年轻职工的民主意识淡薄

眼下,很多企业中35岁以下的职工占比越来越高。但是正在成为企业经济建设主力军的年轻职工,自觉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活动意识不强烈,势必使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权威性、影响力不强。

二、企业民主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认识有误致民主参与渠道少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认为,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有职代会制度就足够了,不需要也没有精力再建立其他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忽视了职工群众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多元需求。

(二)有隐情使信息公开有所保留

经营管理者认为,不是所有的企业经营管理信息都需要公开的,企业对厂务公开的信息有所保留。经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只公开一组大数据,没有具体的“小数据”。

(三)真实表达意愿怕被“淘汰”

职代会职工代表善言敢言能力不强,既有自身参政议政意识不强的原因,也有不善言不敢言的原因。企业职代会职工代表,大多数来自生产一线岗位,担心言多言重必失,怕日后遭到打击报复,在不知不觉中被“淘汰”或“边缘化”。

(四)宣传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力度不够

职工代表大会开了,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企业改革方案通过了,职工代表回去传达了。许多企业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工作,也就做到这里为止。日常不开展民主管理制度宣传,企业民主管理的氛围也就不浓郁。

(五)职工代表履职缺少严谨考核制度

职工代表不善于花力气深入调研,听取选区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无法“实言”,即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此外,对职工代表履职缺少严谨的考核制度,尽责履职与不尽责履职没有奖惩,职工代表履职积极性就打折扣。

(六)年轻职工民主管理熏陶时间不长

80后、90后的年轻职工,受企业民主管理熏陶时间不长,所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意识相对较弱。此外,年轻人的“从一而终”职业观淡薄,择业有充分的自由权,权益受到侵害便辞职。

三、拓宽职工群众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渠道的实践与途径

(一)坚持和完善职代会民主管理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业务公开,落实职工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调动工人阶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由此可见,党对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十分重视。近年来,上海天马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公司”)工会坚持职代会制度,企业重大事项、改革方案,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方案,都通过职代会职工代表审议表决通过后实施,确保了各种重大方案的实施符合职工群众的意愿。如《年终分配方案》,就是在职代会审议通过后实施的,确保了职工群众的合法经济权益。同时,利用公司OA网、宣传栏等载体宣传职代会等企业民主管理知识等,营造浓郁的职工群众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氛围。

(二)建立重大方案实施前建议征询制度

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新的改革方案不断推出,这些方案都涉及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企业改革方案在职代会职工代表中审议,毕竟还是“少数”职工在参政议政。因此,要突出双向沟通,不断丰富企业职工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形式。所以,要建立一个集思广益的渠道,来听取职工群众的想法、意见、建议,把职工群众的真实意愿体现在方案中,使方案成为企业与职工双赢的方案。公司建立了“公司重大改革方案实施前建议征询”制度,即深化改革及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方案形成草案后,先通过班组长或工会组长组织班组职工进行集思广益式的讨论,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后,由职代会职工代表审议表决。近年来在职代会审议通过的《职工奖惩办法》,都是先由班组职工群众讨论提建议,后由职代会审议表决,职工群众的意愿得到真实体现。

(三)组织职工代表参加每周厂务例会

职工群众参政议政的舞台越大越多,越有利于调动职工群众生产积极性。为保证企业各项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和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企业都建有每周厂务例会制度。例会由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等行政管理人员参加。近年来,公司每周的厂务例会,都邀请3名职工代表参加,职工代表不但用耳朵听行政工作安排、实施等情况,而且还要用嘴说,说一说职工代表所在部门职工群众的想法、诉求、建议、意愿等。这一职工代表参加公司每周厂务例会形式,使职工“知厂情”更直接更翔实了,并达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目的。

(四)搭建好厂情定期发布的平台

越来越多的职工把自己的前途与企业联系在一起,对企业生产经营真实情况很想了解,知实情而同心同德推进企业健康发展。搭建企业厂情发布会平台,使广大职工多一个真实了解公司生产经营等情况的渠道,能更加坚定职工群众对企业兴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公司工会在党政的支持下,搭建了厂情定期发布会的平台,每年上下半年各召开一次厂情发布会,由职代会职工代表、一线生产岗位职工代表等参加。同时,推荐一名与会职工以“做好本职岗位工作”为主题发言,有效凝聚了共识,调动了职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五)组建舆情联络员队伍服务职工

职工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作为职工群众组织的工会把职工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职工的需要当作第一回应,把职工的利益当作第一维护是职责所在。在了解了职工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后,尽工会所能,协调企业党政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就能把职工群众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更好调动起来。公司党支部和工会联手组建了一支舆情联络员队伍,主要负责收集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和诉求。一位职工反映,夏季用来消暑的冷饮无处存放,舆情联络员将职工诉求反馈给工会后,经努力为每个车间增添了电冰箱、血压计等,受到职工好评,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也更加高了。

猜你喜欢
厂务职工代表职代会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能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一线职工代表
“四项制度”促职工代表“提质”
公交问题提上职代会职工代表提案不挨边
职代会落户合资企业沃尔玛建会实效如何
职工代表参政议政动力机制研究
职工代表区域化协作管理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加强油田厂务公开的几点思考
项目管理中厂务公开的重点与难点
民生银行西安分行获评“厂务公开职代会五星级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