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同读一本书,你说我说大家说

2018-03-31 09:29邵晓英
师道·教研 2018年2期
关键词:夏洛威尔全班

邵晓英

一、主题与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老师“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我校近几年也正在开展阅读研究,力图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和素养。

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很受环境影响的,而我班学生大部分都是草根家庭的孩子,有的家长在市场卖菜,有的家长做快递货运……家长本身几乎不阅读,更难有时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所以,我班孩子的阅读量严重不足,两年以前,班里大约50 %的学生达不到半小时的课外阅读,有20%的学生几乎不阅读课外书,大部分學生就是喜欢在家看电视。

面对这样的现状,如果不“强制”学生阅读,那么,好读书时不好读书,浪费这大好时光,孩子很可能就与阅读这个好习惯永远擦肩而过了。所以,两年前我接手这个班时,结合学校的阅读研究,我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课余时间,课前五分钟,午读时间等,尽量让孩子多接触书,多读书,我通过“我为孩子读绘本”“我为孩子读成语故事”“我为孩子读完整的一本书”“同学推荐一本好书”“老师推荐一本好书”等活动让孩子亲近阅读;我通过“亲子阅读”和“故事妈妈(爸爸)”的活动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我还实行课外阅读积分制来鼓励孩子阅读。本学期,我又展开了“全班同读一本书”的活动,力图让班里的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形成共同阅读话题,希望他们把阅读当作一种习惯。

结合中年级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美国伟大的散文家和儿童文学作家E·B·怀特的《夏洛的网》来全班共读。故事讲述一只名叫威尔伯的小猪和一只叫夏洛的蜘蛛成为朋友。小猪未来的命运是成为圣诞节时的盘中大餐,这个悲凉的结果让威尔伯心惊胆寒。似渺小的夏洛却说:“让我来帮你。”于是夏洛用它的网在猪棚中织出“王牌猪”“了不起”“光彩照人”“谦卑”等字样,那些被人类视为奇迹的字让威尔伯的命运整个逆转,终于得到了比赛的特别奖和一个安享天命的未来。但就在这时,蜘蛛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

二、情境描述

片段一:猜一猜,他是谁

师:它是一个近视眼;它爱讲关于她堂姐的故事;它长得像橡皮糖那么大小;它是一个写作好手;它很忠诚;它很无私,救了威尔伯;它孕育了514个卵。

随着老师一一表述,班里无数只小手早就如雨后春笋一般拔节高,他们跃跃欲试,他们争先恐后,他们迫不及待,他们渴望揭晓谜底的眼神,无不展现出对人物的熟悉和热爱。我请了一个孩子回答,当那孩子用清脆的声音回答“是夏洛”后,全班孩子异口同声地欢呼:“对!就是夏洛。”顿时,每个孩子脸上洋溢着兴奋而灿烂的笑容。

片段二,说一说,故事情节

师:截取了书中的一些插图(略),让孩子看图说故事。要求:用一、两句话说出图的内容。(生:略)

师:我们把这些情节连起来,用简洁语言串起来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了。(生:略)

孩子们思维清晰,表达流畅,很容易就把插图和本书的主要内容说清楚了,可以说,比平时语文课堂上的表现好很多,我真是要感慨:这样的流畅都是有赖于熟悉文本,热爱文本啊!

三、问题讨论

阅读本来是个体的行为,而我把孩子每天的阅读统一来进行了量化、任务化,我不知道这种模式化的做法是否科学,是否符合阅读的特点,是否匹配每个孩子阅读的能力。我只知道,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没有捷径,我唯有不断坚持,以各种可能,各种形式去让孩子多沐浴书海。

四、反思与分析

阅读一本书,如同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去参加一次美妙的旅行!看尽风景如画。全班共读一本书,就如同旅途中有了小伙伴,风景更美,乐趣无穷。全班同读一本书,是为了让师生与孩子(也可以加入家长)共同体验阅读的快乐。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指导学生阅读,和学生一同阅读,帮学生打开一扇又一扇文学的窗口、文明的窗口、文化的窗口,不但会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材料,还会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鉴赏,提高审美,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塑造,产生一种深广的道德境界,这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基础内容。

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夏洛威尔全班
原因
夏洛的网
威尔森林的骗子大叔
最佳男演员:威尔·史密斯
凭什么第一是你的
威尔·史密斯是怎么把自己玩坏的?
全班都“疯”了
读《夏洛的网》有感
我的梦
↓点灯——派威尔(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