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2018-04-02 09:22龙川县老隆镇第二小学陈东红
师道(教研) 2018年2期
关键词:自然段读书课文

文/龙川县老隆镇第二小学 陈东红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获得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呢?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 “读”的时间还给学生

阅读教学要 “以读为本”,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懂课文,读好课文,读熟课文。要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去读,如: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表演读、引读等。还要指导学生认真品读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段,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正如叶圣陶先生指出的:通过读可以 “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 “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方面多多用工夫,使听者移情动容”,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例如,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很适合学生自己去朗读、去体会、去感悟。

二、把 “讲”的机会让给学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必需是精讲,要把更多的时间、机会给学生主动去 “讲”自己的认识和感想,要充分提供让学生 “讲”自己见解的机会。 “课堂讨论”就是让学生 “讲”见解的最好方式,它能真正使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因此,将 “课堂讨论”灵活地贯穿于阅读教学整个过程中很有必要。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提倡“咬文嚼字,议论纷纷”,对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要引导学生细读品味。让学生在议论品评活动中自己去尝试语言,鉴别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

三、把 “学”的方法教给学生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把“学”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心位置,教师在进行各项阅读训练时,既要教知识、训练技能,又要教给学习方法。教学相长,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 “学会” 到 “会学”。 例如,《只拣儿童多处行 》这篇课文的第一、三、四、七自然段,都是写儿童很多的段落。教学时,我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先让学生用多种形式读这一段;然后指导学生抓住段中的重点词语 “成百盈千” “挤” “飞涌”等体会儿童很多;再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体会跟同学交流和有感情地朗读。学完这一自然段后,我让学生总结学法:读课文——抓重点词句品读——和同学交流体会——有感情地朗读。然后让学生用学习这一段的方法,合作学习了第三自然段,自学了第四、七自然段。由于学法指导的落实,学生就有 “路”可循,在“教——扶——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从学生 “学会”到学生 “会学”的转移,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得到迁移运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有效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把 “问”的权力放给学生

古人云: “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 “边读书边设疑” 的读书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把激励学生不断地 “发现问题”有机的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逐步学会 “学思结合”的读书方法。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就能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通过读书思索使问题得以解决。如我在教学 《小狮子艾尔莎》这课时,让学生质疑问题。在质疑过程中,学生提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小狮子艾尔莎和 “我”有着深厚的感情,最后 “我”选择让它回到大自然。难道回到大自然就是最好的选择吗?我对学生的质疑不作简单的答复而是巧妙地引导,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热烈的讨论中解“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五、 把 “写”平台留给学生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深刻揭示出了读与写之间的辩证关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进而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落实素质教育。孩子的写作总是先从读书开始的,读与写两者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转化,这就构成了读与写的结合。因此,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指导,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显然,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总之,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要紧紧围绕阅读教学的本质,以读为本,以悟为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质疑解疑,读中获得情感体验,读写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自然段读书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秋天
背课文
美丽的秋天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