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检察新闻宣传工作

2018-04-02 21:06■钱
法治新闻传播 2018年2期
关键词:人民性新闻宣传党性

■钱 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强调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精髓,为新时代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包括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过去五年我们党治国理政宝贵经验的理论升华。2012年11月,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郑重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始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体现和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这也是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进入新时代的关键。在新闻舆论工作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也是一以贯之的。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时,再次强调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这些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持和发展,为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检察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深刻认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真正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站稳立场、把牢方向、提高水平,切实承担起新时代检察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是我们党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原则。对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作了深刻阐述,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是新闻工作者思想上必须解决好的重大命题,对在实践中正确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具有重要意义。

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是由党和人民的关系决定的。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与人民奋斗目标高度一致,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一致,这就决定了党性和人民性是高度一致的,这种一致性表现在包括新闻舆论工作在内的党的全部工作中。新闻舆论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这一问题上观点交锋最激烈的领域。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到,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决不能离开党性谈人民性,事实上也不存在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反过来,严格坚持了党性,就能够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性。那种把党性与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甚至认为人民性高于党性的观点,不仅逻辑上不成立,而且在政治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更是有害的。

检察媒体是党领导下检察机关创办的媒体,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对检察媒体第一位的要求。特别是在当前政法意识形态领域暗流涌动、斗争尖锐复杂的情况下,检察媒体更要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定力,切实摒弃把党性与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模糊认识,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有机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有机统一起来,确保检察新闻宣传工作体现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一致。

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党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定宣传党中央对政法工作、检察工作的指示精神,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这样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含糊、迟疑、动摇。

要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大力宣传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特别是政法领域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取得的成就,大力宣传检察机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积极努力和成效,大力宣传检察队伍中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检察制度的优越性,以点带面反映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流,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人心和力量。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当今自媒体时代信息泛滥,不良不实信息鱼龙混杂,容易对社会舆论形成误导。如果主流媒体的权威信息、正面信息能够及时占领舆论阵地,就可以壮大正能量、消解负能量,对全社会形成正确的舆论引导。对社会上发生的带有负面色彩的个案事件,要加强预判,审慎报道,不随意发声,把握好时、度、效,特别是要克服就事论事、浮于表面、人云亦云等倾向,善于从政治高度分析、用全局眼光观察,抽丝剥茧地透过表面察背景、透过现象看本质,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引导、深度引导。即使是鞭挞假恶丑,也要着眼于推动问题解决、促进社会进步,防止迎合非理性观点,防止激化负面舆情,起到化腐朽为神奇、壮大正能量的积极效果。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着力满足人民需要

党的十九大深刻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判断,这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闻战线要深入把握新矛盾新要求,把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方面,检察媒体与其他媒体相比既有共性要求,又有基于自身职责定位需要把握的重点。

要着重把握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特别是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新要求。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可以说,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涉及到方方面面,检察媒体作为专业法治媒体,重点要聚焦法治和检察领域。在依法治国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法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发挥着引领、规范、保障作用,人民群众普遍希望在关系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司法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对检察机关履行好法律监督职责越来越寄予厚望。检察机关则始终把为民司法作为根本宗旨,历来重视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法律监督的着力点,围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了大量工作。检察媒体要积极发挥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沟通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通过深入群众采访报道,及时反映人民群众心声,促进检察机关更好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工作;另一方面要突出报道检察机关关注民生、司法为民的积极努力和成效,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期待,提升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从而使检察新闻宣传起到既满足人民需要又推动检察工作的效果。

要着重做好以案说法等法治宣传工作,促进人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法治信仰。随着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群众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日益增强。要加强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解读,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法律解析,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特别是重视加强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例、热点事件的深度报道和法理剖析,引导人民群众掌握法律要义,认清法律界限,学会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手段处理自身遇到的问题,使法律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维护自身权益、实现合法诉求的利器。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以人民群众评判为标准改进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新闻宣传工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做得好不好更应当由人民群众评判。也只有人民群众普遍认可,新闻宣传工作才会真正拥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当前,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前所未有地改变着传统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并对新闻传播模式、舆论生成机制产生极大影响。检察媒体也必须适应传媒变革新趋势,不断改进办报办刊办网工作,其中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与新闻资讯互动的心理和行为变化,推进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手段等各方面的创新,从而提升人民群众对检察新闻宣传的认可度、信任度、参与度。

(一)在内容上,要实现以“编辑为中心”的采编机制向以“读者为中心”的采编机制转变,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产品作为创新检察新闻宣传工作的目标追求。长期以来,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一味强调“编辑部意图”的实现,采编工作实行“编辑中心主义”,对读者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体验考虑不够,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编读两张皮”、读者不买账的现象。要从根子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下大力气将“以编辑为中心”的采编机制转向“以读者为中心”的采编机制,把采编的指挥棒交给读者,增强读者意识,真正弄清楚读者的需求,做到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新闻产品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具体到检察媒体而言,增强读者意识,就是要让我们的新闻产品内容真正贴近法治、贴近检察、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法治是我们作为法治专业传媒的优势所在,要求我们以法治的眼光观察一切,新闻报道的选题要把握法治大势,聚焦法治热点,关注法治进程,关照司法工作者、法律人以及一切信仰法治和关心法治人群的关切。贴近检察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力量之源,要求我们以检察的角度解读社会,重点聚焦检察主责主业,想检察人之所想,为检察事业鼓与呼,为检察人排忧解难,展现检察人之风采。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是我们的新闻产品保有活力、追求深度、保持鲜度的必然需要,要求我们的报道触角深入基层检察机关、深入基层人民群众。要坚持眼光向下、选题下移,深入报道基层检察机关、基层检察干警、基层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把更多的版面、镜头、视角聚焦基层、聚焦群众。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求编辑记者“沉下去”,深入基层采访报道,另一方面要把处在基层一线和岗位前沿的基层检察干警“提上来”,充分发挥他们在传递信息、联络感情方面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更多基层通讯员参与到稿件写作等采编工作中来。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新闻报道一方面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另一方面也要坚决克服一味迎合市场带来的低俗化现象,把满足群众需求与引领群众需求结合起来,强化服务读者意识,在宣传服务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到新闻宣传工作的各个方面。

(二)在表达上,要实现从编辑语言、法律语言、检察语言向群众语言的转变,构建群众爱听、听得懂、听得进、听了信的群众语言体系。在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今天,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存在着看问题的视觉差异和话语体系的差异。过去,新闻宣传工作可以用一套话语体系,一竿子插到底,传达到每一个社会成员。但在全媒体时代,信息海量传播,群众需求千差万别,用机关语言、会议语言、文件语言进行新闻宣传行不通,用编辑语言、法律语言、检察语言进行新闻宣传也达不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因而,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创新表达、构建群众爱听、听得懂、听得进、听了信的语言体系在当下显得尤为紧迫。要拜群众为师,学习、运用群众语言,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语言营养。通过持续开展“走转改”活动,走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用虚心换智慧、用真情换真招,拆除媒体与基层群众之间的“语言文字墙”,说老实话、说新鲜话、说接地气的话,说老百姓的话,多一些“带泥土”“沾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产品,让新闻报道更好看、更好读、更令人信服。要关注群众诉求,反映群众心声,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群众权益,说群众想说的话。不仅要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语言告诉群众“怎么看”,也要告诉群众“怎么办”。

(三)在传播形式上,要实现全媒体向融媒体的转变,满足群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多渠道为群众提供风格多样的新闻产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既是落实党中央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举措,也是顺应传媒发展新常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新闻信息需求的需要。当前,新闻宣传要实现从全媒体到融媒体,可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思想观念的融合。放眼全国,不少传统媒体都在加快建设新媒体,进入了全媒体时代,但真正实现融媒体发展的还比较少。应当看到,从全媒体到融媒体,不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简单相加,它首先要求新闻宣传工作者思想观念的融合,提出明确的转型路径和系统设计,解决传统与新兴媒体“两张皮”的问题,实现媒体深度融合。

二是传播平台和生产要素的融合。要打破传统新闻的来源定式、生成形式、表达方式、传播样式,拆除旧有机制体制藩篱,实行统一指挥、综合调度、集订分送。传统媒体要借助新媒体的快速,新媒体要借助传统媒体的权威,优势互补,实现报纸、网络、影视、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媒介平台以及人员、技术、内容等生产要素的有效融合,最终实现媒体间深度融合,产生聚合效应。

三是新闻产品包装和传播方式的融合。信息时代,不同的人群有不同信息需求和接受特点,一套话语满足不了所有人,一个腔调难以唱遍天下,一篇通稿难以打动所有人,一种形式难以让所有人产生共鸣。因而,好的新闻题材,要通过多种语言体系、多种包装方式、多样化的传播手段表达出来,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信息需求。

(四)在评价体系上,要遵循人民群众满意的原则,以群众眼光判断新闻宣传工作的得失,以群众意见加强和改进检察新闻宣传工作。新闻宣传工作说到底还是群众工作。这就决定了新闻宣传工作的成效也要坚持群众评价标准。即把群众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信服不信服、认同不认同作为最高标准,破除新闻宣传工作自说自话、自我评价、自我陶醉的怪圈。

一要让群众广泛参与,增强检察新闻宣传的时度效和影响力。检察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检察新闻宣传要动员最广泛的群众力量参与其中,营造大宣传的工作格局。在先进典型人物宣传上,要坚持“主体在基层、参与在基层、宣传靠群众”,采取自下而上、逐级选拔的方式,吸引群众自觉自愿参与评选。在检察故事的选取中,要坚持群众喜闻乐见、群众关切的素材进行传播,实现主体全覆盖、行业全渗透,扩大社会认同、增进社会共识。

二要让群众参与评判检察新闻宣传工作的质效,增强检察新闻宣传工作的引导力。通过走访调研、调查问卷、网上评价等方式了解基层干警和群众对检察新闻宣传的满意度,征求意见建议,充分吸收基层干警和群众智慧,加强和改进检察新闻宣传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当今中国正处在民族复兴的大时代,正处在出思想、出文化、出理论的好时代。伟大斗争正在攻坚,伟大工程正在浇铸,伟大事业正在推进,伟大梦想正向我们走来。生动的法治实践、发展的检察事业、火热的社会生活给了检察新闻宣传宽广的舞台、丰富的素材。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紧紧依靠人民、创新为了人民、发展服务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发时代之新声,我们一定能在检察新闻宣传工作中写好新时代的历史答卷。

猜你喜欢
人民性新闻宣传党性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立法人民性的四条实现途径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