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民生档案服务“升级版”
——温州开展民生档案建设成效明显

2018-04-03 01:14金珍珍施姣姣温州市档案局
浙江档案 2018年1期
关键词:升级版温州市档案局

金珍珍 施姣姣/温州市档案局

“档案见证两美浙江·家风家训巡回展”

近期,温州市档案局及各县(市、区)档案局多举措大力推动民生档案建设,与外省档案馆签订异地查档协议并及时提供服务,做好涉民档案宣传与征集工作,开展工作执法检查,积极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并编印新版《温州市民生档案查阅指南》,全市民生档案建设工作质量与效益提升显著,广大群众受益良多。

一、在“外联”上下功夫

温州市档案局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了“跨省互联”,即与外省档案馆建立联系并打造民生档案跨馆服务平台,此举极大方便了省内外广大群众对民生档案的查阅利用。

2017年6月20日,温州市档案局(馆)长万邦联一行赴福州市档案局调研考察,双方就民生档案管理、档案开放鉴定等工作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并在“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工作上达成共识,签订民生档案跨馆利用服务工作协议。此后,温州和福州的市民或企业可以就近跨馆查询民生档案,免去奔波之苦。此举是市档案局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的一项重要服务举措,这份协议也是全省最早签订的民生档案“跨省互联”协议之一。

2017年9月13日,乐清市档案局与武汉市江汉区档案局签订民生档案省际跨馆利用联动工作协议书,正式完成重点档案数据的“异地备份”,两地市民可进行跨馆查询。据了解,乐清市约有4万人在武汉经商、务工、办企业,武汉市有约1万人在乐清市发展。这些在异地工作、生活的群众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或办理相关事项,需要查阅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涉民档案,必须回到原籍所在地的档案馆,非常不方便。为此,乐清市档案局与武汉市江汉区档案局及时对接,在多次沟通的基础上决定提供涉民档案跨馆查询利用服务,并明确婚姻档案、移民档案、企业职工档案、知青档案等查询利用服务内容,规定查询结果一般在3个工作日内反馈,如需原件出证可提供馆际邮递服务。

二、在“内修”上见成效

(一)加大宣传力度。温州市档案局利用“6·9国际档案日”契机,开展“民生与档案”为主题的广场宣传咨询活动,并与鹿城区、瓯海区档案局联合举办“档案见证两美浙江·家风家训巡回展”,分别在松台街道昌明社区、蒲鞋市街道绿园社区、南汇街道清风社区、五马街道府前社区、瞿溪街道瞿岙社区和瑞安市安阳街道文化礼堂开展宣传活动,展出内容有“两美浙江”“五水共治”“大拆大整”“家风家训”等,丰富多样、贴近民生,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看。这一系列活动加强了对民生档案的宣传力度,让群众进一步了解民生档案,树立起利用民生档案维护合法权益、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文化素养,以及主动配合档案部门做好民生档案建设工作的意识。

(二)注重档案征集与数字化。依法做好涉民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与数字化,确保民生档案齐全完整,是档案部门开展民生档案建设的主要内容。温州市档案局积极拓展涉民档案资源征集渠道,扩大涉民档案接收范围,2017年共接收公证档案、出生医学证明档案52017卷,涉民档案接收量为历年之最;优先做好馆藏涉民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建立招工、知青、移民、公证、学籍、出生医学证明等涉民档案数据库,全力打造全市民生档案共享目录平台,为群众查询民生档案提供更便捷的渠道,目前数据库已有602万余条涉民档案信息。各县(市、区)档案局也积极开展民生档案征集工作,如龙湾区档案局用了2个月时间对区原永强粮食管理所的900卷居民供应清册、农转非材料、征购任务明细表等涉民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并接收进馆统一保存。

(三)加强执法检查。为进一步规范全市民生档案管理,发挥民生档案服务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2017年7月,市档案局开展全市民生档案专项执法检查,主要检查民生档案资源建设、保管和提供利用服务等情况。11月7日至10日,市档案局根据“双随机”抽查制度的要求,在要求各县(市、区)档案局和市级有关单位开展民生档案工作自查的基础上,重点抽查了平阳县、鹿城区和5个市级涉民单位,检查中发现了依法治档意识不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基础薄弱、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对此进行现场反馈并予整改指导,督促全市民生档案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四)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第一,利用兰台讲坛这一平台,邀请市编办专家讲解“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以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认识,进一步领会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意义;提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文要求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事项电子化归档工作,并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内容、职责分工等。第二,制定《温州市档案局(馆)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梳理出“赠送、交换、出卖国家所有档案的复制件审批”等6个行政审批项目和“档案查阅服务”等4个公共服务事项,并编制办事指南,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办事材料、提高工作效率。第三,部署制定“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事项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的任务,召集43家行政审批事项相关单位人员召开工作推进会,2017年8月完成全部43家单位行政审批事项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的审核函复,为“最多跑一次”事项电子化归档工作提供了保障。第四,主动跟进在线归档模块开发建设和配置应用,开展电子文件管理统一平台建设,目前项目已立项,并在市公路管理局、市人民银行等单位进行电子文件归档移交试点工作,为推进“最多跑一次”事项电子化归档工作提供技术保障,确保政务服务网上各类电子文件应归尽归、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第五,于2017年10月召开浙江档案服务网应用推广暨“最多跑一次”事项电子化归档情况汇报会,针对全市“最多跑一次”事项电子化归档工作开展情况作了阶段性总结,并就浙江档案服务网平台的功能与定位作了详尽的介绍。

(五)编制新版《温州市民生档案查阅指南》。2018年年初,市档案局编制新版《温州市民生档案查阅指南》并及时印发。新版《指南》扩大了收录范围,收录了保存在市本级、11个县(市、区)档案馆、经开区档案馆、两个专业档案馆及有关涉民单位的民生档案共263种,其中包括婚姻证明、不动产登记、社会保险、出生医学证明、病历等民生档案。《指南》电子版本已上传至温州市档案网,市民可登录网站下载,查询档案形成单位、保管场所、档案内容、查阅方法、咨询电话等内容,此举解决了公众不知去哪个部门查档、“查档跑多次”等问题。《指南》还将下发至全市11个县(市、区)乡镇(街道)的便民服务中心,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知晓所需档案的相关信息及存放地点。此外,市档案局通过《指南》的编印发行,与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形成有机联动。近年来,市档案局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出掌上查档服务平台,将《指南》的内容上传至平台。这样,市民无论是在温州本地或在外地,均可通过《指南》查找到档案存放地点,若档案存放在市档案馆内或在与市档案馆联网的各级档案馆内,即可通过掌上查档服务平台申请查档,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及时答复,若市民需要出具证明,可申请档案快递服务,真正实现查档“零上门”。

猜你喜欢
升级版温州市档案局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温州市神鹿种业有限公司
雷厉风行 立即落实已蔚然成风
——省档案局馆及时传达省直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会精神
陕西省档案局关于表彰陕西省首届“解读档案传播文化”优秀征文的通报
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亟待“升级版”
广西崇左市外贸发展的SWOT分析及“升级版”战略对策
石家庄市档案局开展第二批次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工作
中国一拖集团董事长赵剡水:一拖将打造海外战略“升级版”
温州市瓯三垟灯具厂
唐山市档案局荣获国家档案局“2014‘走进档案’征文活动组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