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义语境成因的机理分析

2018-04-03 06:33刘甜甜
韶关学院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多义性多义话语

刘甜甜

在语言学、语言哲学的研究中,语境都起到了中心角色的作用。学者们一般都认为语境是语言事件发生的客观的、社会的文化语境,语境意义即话语在其中发生的情景特征。有的学者提出语境是心理产物,是听话者对世界的一系列假定中的一组,正是这些假定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着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从而否定了会话合作知识共享。George Yule认为客观环境就是语境,并指出指称(reference)取决于局部语境(local context),参与人的局部语境和局部知识(local knowledge)决定了话语指称的分析[1]。以上这些都反映了语用学者们试图说明语境对决定话语意义的重要性。

语境对于交际双方的互相理解,决定指称乃至话语意义是有重要作用的,但是语境是复杂的,语境涉及到理解和产出(production)两个方面,语境的多义性使得语境更多了动态性,对于语境多义性的分析不仅有助于交际双方的互相理解、话语指称分析,而且有助于对交际话语的真实意义的理解。

一、语境的多义性

在自然语言的表达理解中,多义(ambiguity)是主要的障碍。人们常常把多义看成是纯语义问题,当词语不在恰当的语境中时,词语本身便是多义的,同时也是无意义的。不仅词语、话语如此,世界上的一切事物(things)本身脱离了恰当的环境,也是多义的,而能够消除“多义”的恰恰是人的语境(human context)的认知。

Voloshinov对语言活动做过测定研究,证实了语言表达的意义在语言过程中会发生变化,语言的意义同语言的使用者、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过程有关[2]。我们词典中描写的表面的、稳定的意义其实是语言过程的具体化。所以,任何词汇都没有自然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非自然的。意义取决于人们在话语交流时所依赖的语境。正因为没有所谓的“统一”的、“正确”的描述,才没有唯一“正确”的词汇。由于话语者(utters)的观点及对话者的观点都会受到共有目标的影响,因此,多义往往源于多义语境[3]331。多义基于多义语境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语境会因话语使用者的不同而不同,也会因人群的不同而不同,语言的不同而不同;不同的人,不同的语言造成了语境的多义性。Mey提出根据惯例和语境,同样的话语(uttertance)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结果[3]343,这说明对于同样的话语,却有不同的理解结果,是由于语境的多义性所致。

第二,语境对要表达的话语(utterance)给予真正的语用意义,帮助话语双方实施有效的语用行为。

第三,对语境的认同与距离有关,距离不同会使人对语境的认同产生不同。比如,一片山脉,这是客观的存在,但对这片山脉会因看者的角度、距离的不同而出现认同的区别,“横看成岭侧成峰”,这便是距离不同所带来的不同现象。人们应该从Bateson 的“不同产生不同”(Differences make difference)中得到启发:承认不同存在中的认同;承认认同存在中的不同。如同样一件事情,由于观者的角度不一样,也可能造成语境多义性。不同的距离会使同一语境出现多义性。但是认同与距离不是绝对的,比如甲身在“招聘语境”,乙远离“招聘语境”,甲可能无动于衷,乙却可能非常急切,人的因素对语境意义有着形成与改变、延伸的作用。

第四,当语境中的包含物没有被包含时,也会产生多义语境,只有当包含物被包含进去并被语境化时才会消除语境多义。比如,面对一场车祸,甲(过路人)表现出惊讶、好奇、围观;乙(亲友)表现出痛惜、同情、悲伤;丙(亲人)表现出痛不欲生、哀嚎。这其中语境对甲,乙,丙的包含程度不一样,说明这里的语境对于不同的包含物是多义的,是C1……Cn+1的结果。

二、语境多义的成因

没有语境,词和行为本身就没有意义,人类需要使用词语进行交际,任何交际都离不开语境。然而,对语境的阐释和形式研究的困难在于语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造成语境复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语境的多义性。

语境多义的成因之一是强调了语境信息,忽略了语境事实(facts)。语言学家在分析语境意义时认为,语境效果指新信息与旧信息相互作用产生的语境含义,即在交际中,对已有认知的改变而产生新的认知语境,也就是说构造语境的是“信息”。但是,由于交际的双方或者多方在交际过程中都带有不同程度的希望(wish)、动机(motion),这些因素构成的“信息流”,并不一定完全是“事实”的全部,“信息流”或大于事实,或小于事实,或基本等于事实。由于信息是非定量的,所以信息不一定是完全可靠的;词典说“信息”是“消息”;而“事实”是“准量”,“事实”的可信度往往超出了“信息”本身。因此,以语境信息来确定话语是否被理解和交际取效是否成功是完全不可靠的。但是人们交际往往超出了事实(facts)本身,语境中事实的真实性往往被交际中人的情感等因素的外“包装”超载所掩盖,于是,同样的事实,语境却完全不一样,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交际中不同的“人”会出现不同的“人的语境”(human context),而交际中的说与听两者是语境的构建者[4]273。所以“人的语境”对“事实”的处理有决定性作用,当人们交流的“信息”超出了“事实”本身,这样语境多义就不可避免了。有效的交际需要经历一个信息筛选、识别的过程,然后才是事实浮出水面,“让事实说话”是交际真实的取效。同样的事实对不同的人引发的反应是不同的,一件事情对于一些人来说感到很严重,而对另一些人则没有什么反应,后者便是脱离语境(decontextualization),脱离了与这些人无关的事实。社会语言学家从语境线索角度对语境进行了分析,认为社会语言学家的语境线索所提示的意义不是信息内容,而是说话人的态度和意图,是人际意义的内容[5]。这说明交际中的语境是“人的语境”,决定交际成果的是“人”而非“信息”。

Mey在讨论语境多义时指出,“让事实说话”,只有将事实放在语境中才能“说话”[3]339,把事实放在语境中才有意义。人们在交际中忽略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事实的语境。事实是人的事实,语境实质上是人的语境,事实是语境的核心。新信息不断代替旧信息的过程恰恰是语境变化产生多义的过程。而交际中新信息的不断变化与输入又是不可避免的,交际认知中的最佳关联又不一定能奏效,所以语境的多义性也不可避免了。

无论语境中的新信息和旧信息的观点,还是新信息取代旧信息形成新语境的观点,都不能等同于语境的事实观。事实是不超载的,超载的事实已不是纯事实。因此,信息是较集中的笼统的层面的混合物,事实才是语境中的真值;但是在交际中,“事实”超载会导致人们将“事实”语境化,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必须把事实重新语境化,因为重新语境化的过程是重塑语境交际理解脱离(decontextualization)多义语境的过程。语境化—脱离语境化—重新语境化的过程是真正的让事实在语境中说话的过程。语境效果新信息与旧信息相互作用产生的语境含义,即在交际中对已有认知的改变产生新认知环境。因此,人们交际的过程是将事实放在它的语境中,使事实重新语境化、排除多义语境的过程。语境的真正的作用是人把事实放到语境中取效。

三、语境化的重建

为了探讨语境意义,语言学家提出了语境化。语境化的意义在于恰当的语境中有依赖该语境的人,把话语交际双方纳入到语境中,才能产生语境效果。对语境假设的加强与削弱都会产生语境化,语境化就会生化出语境效果。脱离语境化是一个新信息代替旧信息的过程,亦是脱离原来语境化的过程。重建语境化是对语境的收窄、细化及补充。

但是语境化并不能完全解决语境多义问题,因为交际中的人们总是动态的,语境的实质是交际互动中的活化与构建,语境化了的语境也在随着交际信息的增多、置换、否定而发生新的变化。因此,语境是不断被重塑的过程。实际语境是在交际互动中活化和构建的。相同的语境会产生不同的语境效果,其重要决定因素是语境所包括的人。如面对一场车祸的严重伤者,由于环境中人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语境效果,这种不同便是多义性,这种多义性是人的因素及人的语境距离所致。如果人的主观偏爱可以脱离语境,就可以避免出现语境多义。重新语境化是将事实社会化、排除主观化、重新构建语境的过程、也是消除多义的过程。在哲学、语言学、心理学、交际理论认知科学中都会提到语境,语境的概念是综观的,语境的构件(component)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Mey(2003)指出局部的观点(local point)与结构环境有关,局部观点可以在动态的互动影响中活化和构建;局部观点变成关联,最后交际互动者分享。总体观(global point)指的是语境外部的已知构件,包括知识、信仰,来源于文化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的普遍经验[3]345。语境化的实质就是不断的语境重塑,语境化的过程是把语境作为一个在语言行为选择中、在意义理解中起作用的几种参项单一化。重新语境化可以消除多义,解决口语含糊未理解的问题。

语境不是固定的、预设的、不变的。语境是话语双方在交际互动中不断重塑的过程,是动态的。脱离语境化(decontextualizing),然后重新语境化,把不合理的含义分离出来,并将其嵌入到积极的社会语境中去,这是一个产生主导价值的过程。脱离语境化是排除那些对语境重塑,对语境事实干扰的信息和人。重塑语境化是交际过程中语境的重新收窄和细化。语境化重建是在语境规约的框架内进行的,并且以社会语境为基础。Hirst(2000)认为,语境从不是明确的简单的东西,语境是由说者和听者构建的。现实生活中,相同的事实会在交际中造成语义混乱,是由于交际中的话语双方都脱离了语境[4]282。

对语境多义性的探讨可以了解语境的构成(component)和语境重塑问题。语境的无限增生使语境产生歧义,歧义语境会使关联受到削弱。人们通过语境对交际双方的话语意义进行推导,说话者和听话者再利用相关语境因素,把意思准确的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有效交际。这也正是对语境多义性进行探讨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多义性多义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新疆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解决方案探析
路径识别要“精确”——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技术及应用探讨
基于5.8GHz自由流的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探讨
谈如何诠释新闻价值的多义性
维吾尔语动词“t∫iqmap”多义范畴的语义延伸机制
《锦瑟》赏析
多车道自由流技术在多义路径识别领域的应用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