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高道陈景元生平事迹考辨

2018-04-03 08:42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熙宁书谱高邮

王 一 麟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经济伦理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450046)

陈景元《宋史》无传,详细事迹可见于《宣和书谱》卷6(以下简称《书谱》)以及元道士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49(以下简称《仙鉴》),二书皆列有《陈景元传》。另,南宋道士彭耜《道德真经集注》、元道士薛致玄《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开题科文疏》卷1也有记载。《道藏》所收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文后附有南宋瞻山灵应观开山管辖主持观事杨仲庚的记述,也可参考。大抵而言,薛致玄的记述最为翔实。以下我们将以薛致玄的记载为中心,参考其他相关研究及文献材料,对陈景元生平事迹作一梳理。

一、总角时期

据薛致玄《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开题科文疏》的记载:

真人姓陈氏,讳景元,字太初,玄号碧虚子。家世建昌,曾大父知逊,大父令忱,并事亲以孝闻,皆养高不仕。先府君正擢进士第,解朐山令,寓居高邮,以疾终,母夫人居贫无以归。子男四人,真人季焉。逮除祥而伯仲继夭,乃介然独有方外志。[1]486

根据薛文可知,陈景元,字太初,彭耜亦记为“太初”,《书谱》《仙鉴》则皆作“太虚”。玄号碧虚子,家世建昌(今江西南城县),祖上皆不出仕。

(一)寓居高邮

按薛致玄的说法,“先府君正擢进士第,解朐山令,寓居高邮,以疾终,母夫人居贫无以归”。学者或将这句话解释为“其父陈正参加科举,中进士第,被朝廷委任为朐山令,因此举家迁到高邮。后陈正因病逝于任上,家贫无余资,无法迁回原籍,遂寓居高邮”[2]3。这一解释与薛文不合。一者,“解”无“委任”之意,应该是指“解任”。再者,陈正去世乃是寓居高邮之后的事。朐山属今江苏连云港市,在苏东北角,靠近山东。高邮则在江苏扬州,为苏南,靠近南京。虽皆在江苏境内,但二地相隔并不近。若陈正被委任在朐山为县令,则不当举家迁到高邮,于理不通。按薛致玄的记载,可能是陈正中进士第后先被委任于朐山为县令,后因某原因,不知是自己辞职还是被朝廷解职,此时举家往南迁。或许是准备回江西老家,至高邮,陈正病终。家贫无资,只能寓居高邮。虽然家世建昌,但自从父亲早年于高邮去世后,陈景元总角出家、青年受度,乃至中年葬母皆在高邮,说明陈家定居在了高邮。

(二)总角出家

陈景元有三个哥哥,父亲去世大约一至两年(“除祥”即亲丧满13个月或25个月)之后,大哥二哥也相继离世。接踵而至的亲人离世引发了陈景元出家入道的志向。“景元总角出家,弱冠访道”[3]224,说明陈景元大约在此时便已出家。由于父亲早丧,陈景元的教育大概也是在道观完成的。陈景元后来反复回忆自己年少时阅读道经的情况。如《度人经集注序》讲:“景元总角慕道,少探玉经。”[3]220又如《列子冲虚至德真经释文序》讲:“仆自总角,好读是书。”[3]221再有《南华真经章句音义叙》也称:“仆自总角,好诵是经。”[3]222陈景元很早接触到道家典籍,又极为喜爱。原因很明确,即为求长生久视。其称“老子恬淡无为,专以长生为务”[3]724,称《庄子》“斯乃道家之业,务在长生久视,毁誉两忘,而自信于道矣”[3]222,又称《列子》“故著书发扬黄老之幽隐,剖抉生死之根柢”[3]221。可见陈景元对生死长生似乎有着异于常人的切身感悟,并自信“长生之可学,非神异而学不能及”[4]724。苏东坡自述8岁受道士发蒙,其一生确与道教有很深的渊源,但也未有入道的意思。陈景元如此强烈的求仙倾向,恐怕是个人性情之外的原因不足以解释的。

二、弱冠时期

(一)十八负笈游天台

由于年少时就已经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庆历二年,即高邮天庆观礼崇教大师韩知止为师,三年试经,度为道士。十八负笈游名山”[1]486。学者或认为庆历二年(1042),陈景元应该已经十八岁。而薛文又记庆历三年(1043),陈景元“十八负笈游名山”,二者在时间上存在矛盾,所以推断“十八”应是“二十八”的误写。而且二十八这个年龄似乎比十八更成熟、更适合外出访学[5]。但如果以天圣三年(1025)作为陈景元的出生年算,庆历二年(1042)时,陈景元其实是十七岁,虚岁才是十八。陈景元从八九岁总角出家学道,积累至十八负笈出游并非不可能。而且陈景元在元丰六年(1083)归隐茅山后曾回顾自己的一生:“总角出家,弱冠访道,游历仅三十载,纲领十有余年,老归茅山,结菴忏悔。”[3]224所谓“弱冠访道”,即指明了是十八负笈游名山之意。再者,“纲领十有余年”,即在神宗朝领导道门事务这段时间。以元丰六年(1083)为截止时间,逆推至熙宁五年(1072)召对进书赐官,则正好11年。而“游历仅(仅即近之意)三十载”,即从高邮访天台的庆历三年(1043)往后顺推,至熙宁五年(1072),正好29年,近30年。如果是二十八才负笈出游,则游历时间20年都不到。由此可知,薛文的记载应该是合理的。

(二)得师传微旨

正式成为一名道士之后,陈景元便选择了外游访道。薛致玄记载,陈景元“十八负笈游名山,抵天台,阅三洞经,遇高士张无梦,得老庄微旨”[1]486。关于师授之旨的问题,彭耜与薛致玄一样,皆称陈景元“入天台山,师事张无梦,妙得老庄之旨”[6]322。但杨仲庚只称陈景元“师事天台山鸿濛子张无梦,得老氏心印”[4]728,不称得《庄子》之旨。诸书称陈景元从张无梦处得老庄微旨,大概是因陈景元有老庄两注行于世的缘故。据各种史料记载,一般都只称张无梦精于《老》《易》,不言《庄子》。陈景元《老》注自称“辄依师授之旨,略纂昔贤之微”[4]725,明确记有师传。反观《庄》学,它其实包括两部分,一者是义理的注解,一者是文本的篇章次序结构、音义训诂等。若从义理上讲,陈景元的老庄之学应该是相通的。在这个意义上讲,陈景元从张无梦处得老庄微旨是合理的。但从陈景元在《南华真经章句音义叙》中解释为什么要打破郭象对《庄子》外、杂篇的编排顺序看,则这又绝非得自师传。

再有《书谱》与《仙鉴》又皆称陈景元“已而别其师游天台山,遇鸿濛先生张无梦,授秘术”[7]541,不言得老庄之旨。从陈景元的现存材料看,我们并未见任何与秘术相关的记载。《仙鉴·张无梦传》载:“宋真宗召对,问以长久之策。无梦曰:臣野人也,但于山中尝诵《老子》《周易》而已,不知其他也。”其自称《还元篇》大旨为“国犹身也。心无为则气和,气和则万宝结矣。心有为则气乱,气乱则英华散矣”。这是公开的秘密,似不能称为秘术。《仙鉴》又称张无梦“有黄白术,秘而不言”[8]534。秘而不言,外人自不能知晓。

此外,陈景元入天台山遇张无梦的时间在庆历三年(1043)之后,《仙鉴》称张无梦于真宗朝召对,后辞著作郎回天台。则张无梦在天台山的时间最迟可从乾兴元年(1022)算起,直至庆历三年(1043)陈景元访道拜师,已经21年。《仙鉴》称张无梦“居琼台又十余年,复隐于终南鹤池”[8]534。若只是十余年,则张、陈师徒不能相遇。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张无梦可能在天台山琼台观待了至少21年,才去了终南山。陈景元因去天台山较晚,与张无梦相处时间应该不长,所受师传微旨亦有限,所以晚年有“自叹道缘蹇薄,尘业深重,虽孜孜教典,而未遇真师,欲诵《洞经》,讵敢开韫”[3]224的遗憾。

(三)师承

关于师承问题。彭耜、薛致玄及《书谱》《仙鉴》等相关史料一致称陈景元师事张无梦,可为旁证。陈景元于嘉祐五年(1060)作《化书跋》,自言:

予尝读《化书》,至老枫化为羽人,朽麦化为蝴蝶,自无情而之有情也;贤母化为坚石,山蚯化为百合,自有情而之无情也。乃知作之者明乎庄、列之旨,达乎程生马而马生人。予闲日问鸿濛君,曰:“吾尝闻希夷先生诵此书,至《稚子篇》卷册而止,语曰:‘吾师友谭景升名峭,始隐于南山,著《化书》。’”[3]218

陈景元于此文明确讲述了自己与鸿濛子张无梦,至陈抟这一脉的师徒关系,殆无可异议。

三、壮年时期

师徒二人相遇没多久,张无梦便去了终南鹤池隐遁,陈景元未跟随同往,而是选择“隐逸于江淮间,以琴书自娱”[1]486。直至熙宁年,由王琪向其从弟、正值任职翰林承旨的王珪举荐而游京师。《宋史》载王珪“神宗即位,迁学士承旨”,又“熙宁三年,拜参政知事”[9]8261。可知,陈景元初游京师的时间应该在熙宁元年(1068)至熙宁三年(1070)之间。按薛致玄的说法,陈景元初到京师时,因王珪“俾隶籍于瑞云,由是上宫观请讲《道德》二篇及《南华》”[1]486,进而得闻名于公卿士大夫之间。《书谱》讲:“初游京师,居醴泉观,众请开讲。”[10]61陈景元既暂居于醴泉观,故而被“醴泉观提总奏充本观修撰”。这是陈景元得到的第一个“职位”。大约公卿士大夫口耳相传,使得陈景元名声日盛,以至神宗闻其名,诏设普天大醮等,又被召见而赐“真靖”之号,人生从此渐入佳境。熙宁五年(1072)进所注《老子》,得到神宗的盛赞,被赐予“右街都监同签书教门公事”一职。薛致玄称陈景元此时“羽服中一时之荣,鲜有其比”,盖非虚言。熙宁六年(1073)中太乙宫成,陈景元又被委以宫主,于是再升为“右街副道录”[1]486一职。直至元丰六年(1083)归隐茅山,可谓人生盛极之时。

(一)进书

关于进书之事。薛致玄记载,陈景元“熙宁五年,进所注《道德经》,御札批降中书云:‘陈景元所进经,剖玄析微,贯穿百氏,厥旨详备,诚可取也’”[1]486。《书谱》与《仙鉴》皆无记载。南宋杨仲庚称陈景元“有《道德经藏室纂微篇》,盖摭诸家注疏之精华,而参以师传之秘,文义该赡,道物间明,发挥清静之宗,丕赞圣神之化。熙宁中召对便殿,因进所著,睿眷殊渥,宣附《道藏》”[4]728。彭耜亦称“熙宁中屡膺召见,进所著《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6]322。诸史料皆只言进《老》注事,未及《庄》注。唯褚伯秀提到进《庄》注事,称陈景元“熙宁间主中太一宫。召对,进《道德》、《南华》二经解,颁行入藏”[11]2。不知褚说本于何处?其矛盾之处则甚为明显。一者,陈景元乃是熙宁五年(1072)召对进书,而中太乙宫建成于熙宁六年(1073),此后才委派陈景元为宫主,故召对进书不可能是主中太乙宫之后的事。再者,褚伯秀称陈景元《庄》注卷末载有其阅览过的中太乙宫所藏诸本《庄子》注,则陈景元《庄》注完成时间必然是在主中太乙宫之后,断不能与《老》注一同上进神宗。蒙文通接受了褚伯秀的说法,并推断陈景元可能在60岁之后再次上进《庄》注,但这一推论也是缺乏可靠根据的①。综合而言,陈景元所进之书以《老》注为稳妥。

(二)乞归庐阜

《书谱》记有一则陈景元乞归庐山,与王安石道别的故事。“初归庐山,与安石作别。安石问其乞归之意,景元云:‘本野人,而今为官,身有吏责,触事遇猜嫌,不若归庐山为佳耳。’安石韵其语,书静几间,曰:‘官身有吏责,触事遇嫌猜。野性难堪此,庐山归去来。’复书其诗后云:‘真靖自言如此。’”此诗见载于《王文公文集》卷76,提为《代陈景文书》(“文”应为“元”)[12]821。说明《书谱》所记有据。《书谱》称陈景元“己卯,乞归庐山,复以葬亲为请,诏赐白金助之”[10]61,意即陈景元先乞归庐山,未被允许。后再次以葬亲为由乞归,于是得到批准。而且时间在己卯年②。查熙宁至元丰期间,并无己卯年。熙宁八年(1075)为乙卯,应该是“乙”误为“己”。按薛致玄的说法,陈景元“谒告还高邮葬亲,上时命中使赐白金三十镒,仍宣谕云:比期中太乙宫成,俾陈景元主之”[1]486。也就是说,陈景元回高邮葬亲乃是在熙宁五年至六年(1072-1073)之间。葬亲回来之后,正好中太乙宫成,陈景元于是被委任为宫主。因此乞归庐山的想法应该是在熙宁六年(1073)之后。据年谱记载,王安石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知江宁府,熙宁八年(1075)复职,熙宁九年(1076)又再次罢相[13],前后只有熙宁八年(1075)这一段时间陈景元才有可能与王安石道别。由此推知,陈景元定是熙宁八年(1075),即乙卯乞归庐山,与熙宁五年至六年(1072-1073)葬亲高邮乃是独立的两个时间点的两件事。《书谱》既将时间错写,又为体现陈景元的归隐志坚,特将二事混为一说。而且陈景元乞归的愿望应该是没有实现。据载,陈景元乞归,“有司具以奏,朝廷不允”[1]486。大概陈景元此时都已经收拾好行李与王安石道别,于是有王安石依韵作诗之事。

四、晚年时期

元丰六年(1083),年近六旬的陈景元获准辞官,于是选择归隐茅山。据称,此时陈景元“刊正三洞经法,四方采真之士投迹者熙熙然”[1]486。不过归隐时间并不长,陈景元于元祐三年(1088)游嵩山,因过京师,又被朝廷复职留任,元祐六年(1091),被推荐编校黄本道书。

(一)校书

由于陈景元藏书丰厚,据称“所藏内外书数千卷,皆素手校正,又亲札三百卷”[1]486。《书谱》亦称陈景元归时“行李无他物,百担皆经史也。所居以道儒医书,各为斋馆而区别之”,甚至称“所藏号为完书”[10]61,足见藏书之富。更为令人叹服的是,陈景元对所藏之书皆“素手校正”,其自述校书过程为“广求古本,先自考详,沉嘿披寻,反复研构,一句一字,未尝越略”[3]224。陈景元的严谨治学风格在当时应该是早已闻名于外,元祐六年(1091)朝廷要编校黄本道书,便计划在秘书省以外另委派道士陈景元参与。而按当时的编校计划是“使陈景元先取道藏之书,校定成本,供秘书省委本省官对校”,范祖禹见校书工作皆取正于陈景元,极为不满,疾呼这是“轻朝廷之体,羞当世之士”,而且是“使方外之士雠校,以崇长异学也”[14]265。后来朱熹亦尝回忆此事,“碧虚子,道士陈景元也。颇读书,能诗文,一时名胜多与之游。予尝见其所注《庄子》及所书《相鹤经》书,颇醇古可观,计于其流辈中,亦当小异。然元祐间,王仲至尝荐使校中秘道书,范醇夫在琐闱,极论其不可,且引王昭、章厚开边时以僧自随,因有‘经略察访使大师’之诮,今日岂可复使馆阁有编校大师耶!今观此卷,见其诗句字画皆清婉可喜,而荆公笔尤高胜。偶忆范公语,聊书卷尾,以发观者之一笑云”[15]3934。朱熹对校书之事未发表意见,对陈景元的学问却是持欣赏的态度。

(二)去世

陈景元于绍圣元年(1094)去世。薛致玄记载,“自形寂而至迁神时,正隆暑,姿容俨然如生。都人倾瞻者无长少贵贱莫不赞叹”。“都人”即指京都之人。又记“葬蜕质于本宫所赐之坟园”[1]486。“本宫”即指中太乙宫。由此可知,陈景元归隐茅山的时间只有5年左右,自元祐三年(1088)回京师便未再回茅山,直到绍圣元年(1094)在中太乙宫去世。诸史料皆称享年70。70应该是按虚岁算,实际年龄为69岁。往前逆推,则陈景元当生于天圣三年(1025)。

五、余论

陈景元归隐茅山时,曾回顾称自己“总角出家,弱冠访道,游历仅(近)三十载,纲领十有余年,老归茅山,结菴忏悔”[3]224。可能当时未料到,自己在茅山隐居5年左右后,便又回到了京师,直至去世。所以,总结陈景元的一生,应该以绍圣元年(1094)作为截止时间。其中,熙宁初年游京师,是值得注意的时间节点。如果以熙宁元年(1068)作为陈景元游京师的准确时间,从庆历二年(1042)受度至该年,前后共26年。而从该年至绍圣元年(1094)去世时,前后也正好26年。虽同是26年,却将陈景元的整个人生划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样态。按其师辈如陈抟、张无梦等道士的一般生活经历看,陈景元的前26年基本上都属于隐逸游历状态,与师辈无别。熙宁初年,陈景元已43岁,在人生阅历、知识储备等各方面应该是趋于成熟,心理上也应该不会有大的起伏变化。但陈景元突然有了“欲观光京辇”[1]486的想法,其后半生也因此被完全改变。我们无法考证陈景元游京师时,是否是有目的的与权力层接近,或者只是偶然事件所引起的改变。但这种改变应该有其一定的意义。

从权力阶层看,英宗去世,神宗即位,可能给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带来了新的契机。如王安石终英宗朝都远离权力中心。神宗即位,便改变姿态。陈景元选择此时游京师,或许也是感受到了时代欲变的气息③。虽不能与王安石一样,直接参与政治活动,但熙宁五年(1072),陈景元向神宗进所注《道德经》,乃是饱含政治理想的著作,这也是一种间接向在位者表达自己政治抱负的方式。从道教组织制度方面看,陈抟、张无梦等前辈,虽都是当世知名高道,屡受皇帝召见,但二者主要是隐士身份,对于道教自身的组织建设而言,实际并不能带来多少益处。据薛致玄记载,陈景元在神宗朝任道官期间主张,“在京道官十二员,祖宗朝以京城内外宫观主焚修。勤绩者充公辄奏请,凡阙员乞试《道德》《南华》《灵宝度人》三经十道义,上喜其请,降编修所,而后道家之学翕然一变,自兹始也”[1]486。这是陈景元对道教自身制度建设方面的改革贡献。在学术上,除了注解《老》《庄》,集注《西升经》等道教典籍外,陈景元晚年又“刊正三洞经法”。所以,时人高度称赞陈景元一生学问贡献:“於戏!有唐司马子微之坐忘,吴贞节之文章,杜光庭之扶教,三公虽异时杰出,而先生兼而有之。”[1]486以上所讲的几个方面,都是作为隐士的师辈难以做到的。我们从中也能体会出陈景元对时代的积极承当精神。

经对史料稍加辨析之后,特作陈景元简易年谱如下:

天圣三年(1025),出生。

景佑元年(1034),父丧,与母兄寓居高邮(景佑元年只是按时间上的推算,非精确记述)。

景佑二年(1035),出家(陈景元自述“总角出家”,大约是十岁左右)。

庆历二年(1042),17岁。拜高邮天庆观道士韩知止为师。

庆历三年(1043),18岁。通过试经,度为道士,随后负笈游天台山,遇张无梦,得老庄微旨。

至和二年(1055),30岁。著《道德真经藏室纂微》④。

嘉祐五年(1060),35岁。著《化书跋》。

治平四年(1067),42岁。著《度人经集注》。

熙宁元年至三年(1068-1070),43岁至45岁。初游京师,居醴泉观讲《老》《庄》。

熙宁二年(1069),44岁。著《列子冲虚至德真经释文》。

熙宁五年(1072),47岁。进《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特充右街都监同签书教门公事,回高邮葬亲。

熙宁六年(1073),48岁。主中太乙宫,特转额外右街副道录。

熙宁六年至元丰七年(1073-1084),48岁至49岁。完成《庄子》的义理注解。

熙宁八年(1075),50岁。乞归庐山,与王安石道别,未果。

元丰六年(1083),58岁。归隐茅山,刊正三洞经法。

元丰六年至元祐三年(1083-1088),58岁至63岁。著《西升经集注》《上清大洞真经玉决音义》。

元丰七年(1084),59岁。著《南华真经章句音义》《南华真经章句余事》《南华真经余事杂录》诸书。

元祐三年(1088),63岁。游嵩山,过京师留任中太乙宫,复职。

元祐六年(1091),66岁。被推荐编校黄本道书,未果。

绍圣元年(1094),69岁,虚岁70。卒于中太乙宫。

注释:

①可参考王一麟《北宋高道陈景元著作考辨》,载《中国道教》2017年第1期。

②金建峰未做任何说明便将“己卯”记为“乙卯”,且未察觉《书谱》的矛盾,直称陈景元短期归隐了庐山。见金建峰:《北宋道士陈景元生平事迹考述》,载《中国道教》2011年第2期。

③陈景元与王安石二人在熙宁年之前是否相识,不得而知。按王安石在江宁、淮南一带为官,陈景元青壮年时代又都隐逸于江淮之间,二人应该是有相识的可能。

④刘惟永称陈景元“乙未造解”,即仁宗至和二年。蒙文通先生认为“乙未”为“己未”之误,但“己未”已是神宗元丰二年,过了熙宁五年进书时间,若无其他解释,恐怕应当就是“乙未”。参见刘惟永《道德真经集义大旨》,中华道藏:第12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1]薛致玄.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开题科文疏:卷1[M]//中华道藏:第10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隋思喜.三教关系视野中的陈景元思想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11.

[3]陈景元.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叙[M]//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70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4]陈景元.道德经注开题[M]//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成都:巴蜀书社,2001.

[5]金建峰.北宋道士陈景元生平事迹考述[J].中国道教,2011(2).

[6]彭耜.道德真经集注[M]//中华道藏:第11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7]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49[M]//中华道藏:第47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8]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48[M]//中华道藏:第47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9]脱脱,等.宋史:卷312(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0]王立群,点校.宣和书谱:卷6[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11]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M]//中华道藏:第14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12]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76[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

[13]高文,高启明.新编王安石年谱[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5).

[14]范祖禹.范太史集:卷21[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0册.

[15]朱熹.跋道士陈景元诗,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2版修订本):卷38[M]//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熙宁书谱高邮
摘《书谱》孙过庭句
星河
临帖孙过庭《书谱》
建立应急管理六大体系的高邮实践
好歌好酒好高邮
石鑑为官履历考述
看千帆竞渡,数高邮风流
——高邮博物馆精华演绎
高邮风光
笼中鹦鹉
应是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