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谱

  • 书谱》“中和”思想探析
    整理。其在著作《书谱》中,从创作过程、创作客体、创作主体等方面分别论述了书法与自然融合所形成的一种和谐的审美理想,这种审美理想显示出了“中和”思想。从全文来看,《书谱》对书法“中和”思想进行了较为具体全面的解释,对帮助人们理解书法“中和”思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对《书谱》展开论述,从中提炼出书法中的“中和”思想。关键词:“中和”思想;融合;书法;《书谱》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9-0-030 引

    艺术科技 2023年9期2023-06-25

  • 书法与气象的关系探析
    问候。孙过庭在《书谱》中明确提及“五合五乖”中的第三合“时和气润”是指天朗气清,空气湿润,气候宜人,优良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作书。因此,阐述天气对书法家心情的影响,并探讨历代书法家对天气现象的记录,分析天气和气候对书法作品的影响,以更好地探究书法与气象的关系。关键词:书法;《兰亭集序》;孙过庭;《书谱》一、天气对书法家心情的影响天气对书法家的心情会产生直接影响,这种影响也会渗透在书法家的作品之中。比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写到暮春之初,适合出门游玩,与友人一

    大观 2023年4期2023-06-16

  • 利用书法势理论分析古人对《书谱》褒贬评论的缘由
    古人评价孙过庭《书谱》的不同声音,发现古人的评价或褒或贬,均有其依据。但如果评论者对其风格成因分析不够全面,形成的结论就会有疏漏甚至错误。所以,今人对古人的评价要有自己的分析,不可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才能看清名家名帖的本来面目,为自己的书法学习、创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关键词:书法势理论;《书谱》;古人评论;缘由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1-0-030 引言在学习古人有关古代名帖的论述时,往往会发现对

    艺术科技 2023年11期2023-06-10

  •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oShu pu[书谱] and its author Sun Guoting, even though both the text and the author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mong the scholars in this field, the Italian sinologist Pietro De Laurentis is wide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2年3期2022-11-26

  • 书谱》与《续书谱》之用笔观比较
    摘要:孙过庭《书谱》和姜夔《续书谱》中皆有关于用笔的论述。通过比较此二人的论述,可以发现,他们对书法“用笔”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诚然,二人在谈及“用笔”时,虽会有主观感悟,但不同的时代的不同书家必然造就了不同的艺术成就。因此对《书谱》与《续书谱》用笔观进行研究比较,不仅可以对特定时期书家的用笔观进行丰富,而且对目前的书法理论学习有着关键作用和积极影响。关键词:《书谱》;《续书谱;用笔一、简述《书谱》与《续书谱》的用笔思想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关于用笔的方法

    锦绣·上旬刊 2022年2期2022-05-16

  • 唐孙过庭《书谱》原文和译文
    ,第其工用,名曰书谱,庶使一家后进,奉以规模;四海知音,或存观省;缄秘之旨,余无取焉。垂拱三年写记今译:自汉、魏时代以来,论述书法的人很多,好坏混杂,条目纷繁。或者重复前人观点,无新意补充以往;或者轻率另创异说,也无裨益于将来;使繁琐的更加繁琐,而缺漏的依然空白。现今我撰写了六篇,分作两卷,依次列举工用,定名为《书谱》。期待相传给后来者,作为书法艺术规则应用;还望四海知音,或可聊作参阅。将自己终生的体验缄藏秘封起来,我是不赞成的。垂拱三年(公元六八七年)写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期2022-04-03

  • 孙过庭《书谱》的书法艺术特色研究
    其以草书写就的《书谱》中,这也是中国书法史上首部比较完整的书法理论著作。《书谱》涵盖的内容比较全面,是人们学习草书的核心范本,被称为继《非草书》后的又一个里程碑。故此,以《书谱》为核心展开研究,探讨孙过庭创作《书谱》的基本情况以及他在《书谱》中所主张的书法艺术发展观,分析孙过庭的书法艺术特征、审美特色等。关键词:孙过庭;《书谱》;书法;艺术特色;审美孙过庭作为唐朝优秀书法家,其最大的成就便是《书谱》,论著中阐述的书法理论主张已经影响了多代人,至今仍在当代人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2期2022-03-30

  • 陈子昂与孙过庭关系新考
    昂好友孙虔礼与《书谱》作者孙过庭是否为同一人,一直存在争议,具有重新审视的必要。通过解读陈子昂所写的铭文、祭文,可以看到陈子昂好友孙虔礼即《书谱》作者孙过庭的可能性极大;通过分析几条前人未曾注意的材料,又可以发现《书谱》作者孙过庭是陈子昂泛交游圈中的一员,从而进一步落实孙虔礼与孙过庭为同一人的论断。在此基础上,对孙过庭的名字、籍贯、时代等问题进行简单梳理,以资证明。【关键词】 陈子昂;孙虔礼;孙过庭;《书谱》;生平;泛交游圈初唐文学家陈子昂有一位“平生知己

    艺术学研究 2021年4期2021-09-10

  • 孙过庭《书谱》书学理论与写法分析(十五)
    □ 杨 勇释文: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豪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自可背羲、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譬夫绛树、青琴[137],殊姿共艳;随珠、和璧[138],异质同妍。何必刻鹤图龙[139],竟惭真体;得鱼获兔,犹(lìn)筌蹄[140]?闻夫家有南威之容,乃可论于淑媛[14

    老年教育 2021年8期2021-08-21

  • 深度学习:中小学书法主题任务型教学实践
    践環节组成的“《书谱》同字异书欣赏”主题任务学习活动,一步步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做好选择主题精准、任务逐层深入、过程点拨适度、评价关照个性等要点,就能以主题任务型教学为手段,兼顾多层级目标的实现,从而实现书法教学育人质量的提升。【关键词】中小学书法;深度学习;主题任务;书谱;实践【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7-0030-08【作者简介】古爱华,重庆市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401420)教师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21年6期2021-08-10

  • 孙过庭《书谱》书学理论与写法分析 (十四)
    :违反,背离。《书谱》(局部)唐·孙过庭[131]枯槎:枯槁的树木。枯槎架险:如枯槁的树木架在险要之地。[133]语出《易·贲象》:“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处借以说明书法当师造化,从周围万事万物中汲取灵感。[134]浚发:从深处发出。灵台:心灵。[135]五材:又作“五才”,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左传·襄公二七年》: “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杜预注:“五材,金、木、水、火、土也

    老年教育 2021年7期2021-07-28

  • 孙过庭《书谱》 书学理论与写法分析(十二)
    言哀而已叹。”《书谱》(局部)唐·孙过庭[108]驻想:凝思。流波:流水。啴(tān):和缓。嗳:作“缓”。啴嗳:即柔和舒缓。“驻想流波,将贻啴嗳之奏”化用伯牙鼓琴的故事,《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109]睢:水名。涣:亦水名。《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盖闻过高唐者,效王豹之讴;游睢涣者,学藻缋之彩。”

    老年教育 2021年5期2021-05-25

  • 孙过庭《书谱》和贺知章《孝经》技法比较
    人物,孙过庭的《书谱》是书法史上罕见的书文并茂的作品,在书法创作、书法理论两个方面都为后世立下标杆。贺知章在当时是与张旭齐名的书法家,如今他的书法真迹仅存《孝经》,且两幅作品风格较为相似。本文对《书谱》和《孝经》进行技法上的比较,以增进对小草艺术的认知程度,并希望对自己的认知和实践有帮助。关键词:孙过庭;《书谱》;贺知章;《孝经》孙过庭,名虔礼,字过庭,陈留人,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博雅能文,隶书、草书、行书兼善,尤善草书,作品除《书谱》外,还有《千字文》和《

    收藏与投资 2021年1期2021-04-18

  • 孙过庭《书谱》的书法美学向度思考
    成者,他所书的《书谱》历经千年而不朽,被后人盛赞为“书论双绝”。在《书谱》中,孙氏不仅详细阐述了书法史的渊源,更加生动形象地记述了自身书学经历,客观而具体地分析了书法中的创作规律,并对书法美学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关键词:孙过庭 《书谱》 书法美学一、孙过庭及《书谱》概述(一)孙过庭著述的历史背景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经济繁荣,民族政策开明和对外政策开放、科学技术发展强大、文学兴旺、科举制度完善、政治清明的封建王朝。 唐代文学的兴盛使得文艺的审美观在这个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3期2021-04-01

  • “书”“论”双绝 ——刍议孙过庭《书谱》的经典化历程
    法史上,孙过庭《书谱》乃今草范本,直接承袭“二王”草书的衣钵,自唐以降,于后世书学影响颇大,至今仍被奉为学习草书的经典范本之一。近年的国展作品中,亦随处可见取法《书谱》风格的行草书作品。此外,从文本内容的角度而言,它又是一篇精深广博的书学理论著作,成为历代书家必读的经典,以及书学理论研究者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一、《书谱》作为书迹法帖的经典化历程《书谱》自初唐问世以来,在当时并未引起太大反响,直至中唐时期,张怀瓘著《书断》,对孙过庭《书谱》给予点评,才令《书

    艺术品 2020年9期2020-10-29

  • 从王宏印对“信达雅”的现代诠释 评《书谱》的三个英译本
    。我国书论典籍《书谱》情感古朴而真挚,文字简约而意深,具有表现类文本的显著特征。因此,其英译可据王宏印针对表现类文本提出的“信达雅”诠释进行评析,重点比较不同译文在事理、语言和风貌三方面的具体表现。关键词:“信达雅”;现代诠释;《书谱》;汉英翻译作者简介:张紫薇(1996.3-),女,鲁东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7--021.引言孙过庭是唐代的书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7期2020-09-29

  • 孙过庭《书谱》书学理论 与写法分析(三)
    □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18]意者以为评得其纲纪,而未详其始卒也。且元常专工于隶书,百英尤精于草体,[19]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拟草则余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其终始,匪无乖互。[20]谢安素善尺椟[21],而轻子敬之书。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安辄题后答之,甚以为恨。安尝问子敬:“卿书何如右军?”答云:“故当胜。”安云:“物论殊不尔[22]。”子敬又答:“时人那得知!”敬虽权以此辞,折安所鉴[23],自称胜

    老年教育 2020年8期2020-08-14

  • 孙过庭《书谱》中的书法学习思想研究
    国书法发展中,《书谱》是著名的书法理论作品,孙过庭将精妙理论与优美书法实践结合,就书法学习思想以及学习技巧进行了说明,并为后世书法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财产。文章着眼于孙过庭《书谱》的重要影响,就《书谱》中书法的学习思想及技巧进行了说明。关键词:孙过庭;《书谱》;书法学习;章法一、孙过庭《书谱》的重要影响分析(一)创作思想的影响孙过庭曾在《书谱》中提出“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书法观,这为我国书法美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而《书谱》作为我国书法史上的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5期2020-08-06

  • 论孙过庭《书谱》各刻本的特点与篇幅划分
    唐代孙过庭所作《书谱》,可谓是超高水平的草书法帖与有着恢宏思维的书法理论巨作,但自唐代以来,《书谱》几经翻刻与印拓出现了各类版本,收录在各卷别的墨迹有着不尽相同的特色,笔者结合各古籍对《书谱》的评论和描述,对其进行各刻本对特点的进行分析,此外对于《书谱》段落的划分与篇幅的安排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希望从一些新的角度探明其中的原委。关键词:书谱;孙过庭;特点;篇幅划分在古代书法的刻本与墨迹的研究中,对于某一特定书家的代表作品版本的探究是有一定价值的,也是属于一个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7期2020-07-23

  • 孙过庭《书谱》书学理论与写法分析(二)
    □杨 勇译注:书谱卷上。吴郡孙过庭撰。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1]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2],钟、张信为绝伦[3],其余不足观。”[4]可谓钟、张云没[5],而曦、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6]。然张精熟,池水尽墨[7],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8]”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以兼通[9],故无惭于即事[10]。[1]钟、张:钟,指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钟繇;张,

    老年教育 2020年7期2020-07-13

  • 论孙过庭《书谱》对于感情表达与书法关系的研究
    摘要:《书谱》中有关于情感表达与书法作品之间关系的表述,较为核心的观点即是在创作过程中对于当前宏观角度上思维因事物的变化所产生的改变的规律的阐述。对于书法家而言,单纯的思考他们的书法艺术的表达就会发现,书法本身就是一种情感变化的实质性的记录,而并非指尖的某种机械的技法或工匠似的熟念的操作,作为学书之人,若能理解《书谱》中所提及的这一论述,或对我们把握自身的书法学习时的心境有所帮助。关键词:书谱,孙过庭,感情表达,书法一、《书谱》中所阐述的情感与书法关系的问

    广告大观 2020年7期2020-07-07

  • 浅谈孙过庭《书谱》的美学思想
    书法史上留下了《书谱》这样一篇巨作。笔者通过对魏晋至初唐这段时期的书法发展历史的梳理,以探寻孙过庭《书谱》中灿烂的美学思想。关键词:孙过庭;书法;中和;澄怀观道孙过庭,字虔礼,其人名声不显,生平未见于《旧唐书》与《新唐书》中单独立传,也不见于传略或其他记载中,故其名、字、籍贯、生卒信息都难考。其名、字,一说名过庭、字虔礼。窦臮《述书赋》注云:“孙过庭,字虔礼。”[1] 二说名虔礼,字过庭。该论见于陈子昂《祭率府孙录事文》:“呜呼!君违虔礼,字过庭……”[2

    书画世界 2020年3期2020-05-29

  • 书谱》中的情性观
    陈鑫淼摘要:《书谱》是临习草书的经典范本,同时也是极具思辨精神的艺术理论专著,书中提到的书法美学命题以及作者提倡的艺术审美风尚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后世的书法创作及评价。本文以《书谱》中提到的美学思想为例,分三个部分论述影响书法创作情性表达的多重因素,第一部分结合原文分析产生佳作的主观与客观因素;第二部分从笔法、墨法、字法和章法四方面分析影响情性抒发的形式语言;第三部分为结语对文章论述的内容进行总结。关键词:兰亭论辩;兰亭序;王羲之《书谱》是一部具有极强艺术价值

    艺术大观 2019年11期2019-11-12

  • 古代哲学对书学的启示以孙过庭“书谱”为例
    ;书学;孙过庭;书谱孔子主张“博学”“多闻”“多见”。孔子对求知的方法有所阐发。他强調学思并重,明确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注重知的后天来源。书法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它不仅要求学书者长期有效的艰苦练习,而且还需要一定的学养水平。一件成功的书法作品,除了老辣雄浑的字内功夫给人以美的感受外,书写者通过作品反映出来的学识素养也是感染读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历代书家都主张“字内功夫字外求”道出了学习书法理论知识,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颇发

    青年生活 2019年14期2019-10-21

  • 浅析临摹孙过庭《书谱》的重要性
    :唐代孙过庭的《书谱》是整个书法史上比较少见的书文并茂的作品,书论精辟入理,文章恣肆宏美,在书法的理论指导和创作实践上都为后世立下了标杆,堪称是古代书法理论的奠基之作,也是草书学习和创作的经典范本。研究《书谱》可以掌握正确的学书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少走弯路,本文着重浅析临摹孙过庭《书谱》的重要性。关键词:孙过庭;书谱;临摹;书法一、孙过庭《书谱》简介孙过庭(约645年-703年),字虔礼。对于他的籍贯是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富阳(杭州西南部)人;一种说法

    青年生活 2019年16期2019-10-21

  • 孙过庭《书谱》美学思想及书法欣赏分析
    历史上,孙过庭《书谱》是首部具有独立思想及辩证精神的理论之作,是我国书法艺术上的里程碑。孙过庭在《书谱》三千七百字中阐述了许多关于美学思想的命题,其内容涉及书法书展、学书师承、重视功力、广泛吸收、创作条件、学书正途、书写技巧以及如何攀登书法高峰等课题,在当时构建出的书法审美源远流传,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至今对当代书法的理论探究和实践仍有很大借鉴意义。关键词:孙过庭《书谱》;美学思想;书法欣赏孙过庭所著《书谱》中对书法解读细致全面,语言简练重点鲜明,在古

    艺术大观 2019年22期2019-10-12

  • 孙过庭《书谱》中的书法美学与儒家思想剖析
    摘要:孙过庭《书谱》是一部阐述历代书法历史,探索书法变迁的专著,特別是在草书方面的研究,对于指导人们进行书法欣赏,掌握书法技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展开对孙过庭《书谱》中的书法美学内涵的概述,梳理儒家思想对《书谱》创作的影响。旨在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书法作品的伟大之处,并能够对今后书法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关键词:书法美学;儒家思想;《书谱》书法艺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展开书法创作学习,掌握书法鉴赏对于当代人文精神教育活动

    艺术大观 2019年23期2019-10-12

  • 书谱》墨迹的基础笔势探究
    之一。其代表作《书谱》是一部书法技巧论著,概括了篆、隶、今草、章草等多种书体的特点。但同时《书谱》也是一个部法度严谨、气势飞动的草体书法范本。本文从势方面入手,可以更加深对《书谱》的认识与理解。关键词:书谱;笔势;运笔一、孙过庭《书谱》概述《书谱》是初唐影响深远的书法理论著作之一,全篇共三千七百字,内容宏大丰富多彩,涉及书法的各个领域,同时作者以精炼华美的文笔展现了书法源起與重要的客观规律。成为我国古代及现代书法史论上的一部重大意义的著作,标志着中国书法又

    艺术大观 2019年13期2019-09-28

  • 孙过庭《书谱》中的“使转”之术
    本文通过孙过庭《书谱》中的“使转”之术,从理论结合实践的角度出发,分析关于古代书家用笔方法,尝试从中探析古之书家书写的用笔之道。关键词:书谱;使转;势;风骨一、使转用笔孙过庭《书谱》是中国书法史上唯一一件书法理论与创作为一体的佳作,文中有孙过庭对古人书法用笔的总结和实践经验。专研书法用笔技巧是每个时代的书家都必须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学书结体分布需要下功夫,规则法度离不开用笔。学书脱离了用笔法则会误入歧途,从孙过庭《书谱》文中:“詎知心手会归,若同源而异派;

    新教育论坛 2019年9期2019-09-10

  • 潇洒流落 丹崖绝壑
    在山阴堂室”,《书谱》作为其代表作,不仅在理论上被奉为圭臬,亦是后世学习今草的典范,集中体现了孙氏潇洒流落、翰逸神飞之书风。孙氏用笔爽利急速、峻拔刚断;结字欹侧跌宕、顾盼生姿;章法虚实相生、错落有致。孙氏主张“文质彬彬”,《书谱》通篇“发乎情,止乎礼”,孙氏书风亦是其书学思想之反映。[关键词]孙过庭;《书谱》;书法欣赏[中图分类号]J292.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21-0031-03[作者简介]李梦媛,南京艺术学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19年3期2019-09-10

  • 浅析《书谱》之评书论中的书法批评
    摘要:孙过庭的《书谱》是发展论、书体论、书家论、创作论、风格论,也是批评论。在评书论中,孙过庭剖析了当今对书法批评的态度及影响书法批评的因素,强调书法批评要立于标准,切于实用,不作浮泛空洞或玄虚莫测的议论。关键词:书谱;评书论;书法批评唐朝初期,书法理论明显倾向于尽善尽美的书法艺术,对书法的批评态度有人云亦云、倚老卖老、贵古贱今等,而孙过庭在《书谱》中也曾对书家论、学书论、书牒论、运笔论、授书论和批评论作出了相应的批判。在评书论中,孙过庭从三个方面对当今书

    北方文学 2019年14期2019-06-14

  • 分析孙过庭《书谱
    主要以孙过庭的《书谱》为例,对其部分内容进行深刻的分析,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书法用笔的真正内涵及要义,从而运用到书法创作当中。关键词:用笔  笔法  笔势  笔意谈及书法艺术,古今中外,无人不论“用笔”其含义,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也是学术之本。自古以来,书法所采用的书写工具都是毛笔,正是因为毛笔的柔和性才使书法更好的展现出它的艺术性。我们写字需由指执笔,由腕运笔,起倒使转不停而写成,其中包含了无数微妙的变化,所以学习书法必须首先要讲究用笔,用笔须有法度,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9年2期2019-04-12

  • 晚清画家吴观岱书法的地位与意义
    清、民国时期临《书谱》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书法也跻身于民国书坛之列,虽不能与民国诸大家相论,但是在画家的书法中,毫不逊色。笔者从史料出发,对其书法在民国时期的地位做了研究,并从晚清碑学书风潮流中坚持帖学与运用开放性的思维,纳碑意入帖学经典的角度来阐述了他的书法意义。关键词:帖学;《书谱》;纳碑入帖;滞重行草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7-0156-02画家吴观岱(1862-1929),江苏无锡人,晚清、民

    今传媒 2018年7期2018-09-27

  • 浅析孙过庭《书谱》的学书观
    过庭,书法家,《书谱》是他用草书写成的书法艺术论文。本文着重阐述他的学书观,在对经典的态度及书法评价标准、书家与创作的关系两个方面。孙过庭《书谱》文思缜密,言简意赅,多真知灼见,对于学习书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关键词:学书观;标准;创作一、 孙过庭及书谱孙过庭(约646~690),名虔礼,以字行,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书谱》是我国书论史上一篇杰作,它本身也是一篇精美的草书作品,宋米芾有云“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宣和书谱》有载“文皇尝谓过庭小字,书

    读天下 2018年10期2018-07-24

  • 书谱》及其书法理论(下)
    :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在中国书法史是书法理论与实践上达到相统一的经典之作。文章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试图从书法本质特征、书法创作、书法风格、书法批评与书法审美诸方面对孙过庭《书谱》的书法理论进行诠释,以期对这篇重要的理论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关键词:孙过庭;书谱;书法理论[项目来源:2016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书谱》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6D043;黑河学院艺术课题:《书谱》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YSZ201601]书法诸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12期2018-01-29

  • 书谱》之中庸
    庭直接引用到 《书谱》来说明书法的发展问题。孔子之后,儒家关于中庸的描述更加具体, 《礼记·中庸》载: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2]儒家学说认为人的喜怒哀乐不表现出来就是中,即不偏不倚、心平气和;喜怒哀乐表现出来,但是能够节制,符合礼义、法度的要求,就是和,即人与人相处就能和谐。就像孔子所说的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庸是儒家为人处世的标准,人的所作所为只要依据中庸的要求,社会就会达到和谐。 《礼记·中庸》载,子曰: “舜其大知

    书法赏评 2018年5期2018-01-24

  • 书谱》及其书法理论(上)
    :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在中国书法史是书法理论与实践上达到相统一的经典之作。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试图从书法本质特征、书法创作、书法风格、书法批评与书法审美诸方面对孙过庭《书谱》的书法理论进行诠释,以期对这篇重要的理论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关键词:孙过庭;书谱;书法理论[项目来源:2016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书谱》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6D043]唐初孙过庭撰写的《书谱》不仅是书法理论上的划时代之作,更是一部独立的具有创新价值的书法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11期2018-01-21

  • 浅析孙过庭《书谱》的临摹
    艺术。孙过庭的《书谱》就其理论而言,在历代的书论中可谓独步,可用三个字来概括,即“广而精”。是经过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出来的、价值连城的文化瑰宝,书中提到的一些书法特点和论断已经影响了几十代人。《书谱》中对魏晋之前书法理论的涉及面甚广,既继承前贤,又开启后学,言简意赅、意蕴丰富,是学者必习的草书范本。《书谱》中包含了很多孙过庭对书法的理解、书法学习方法。关键词:书谱临摹;书法;草书《书谱》是武唐书法家孙过庭的传作巨作,是经过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出来

    大观 2017年10期2017-12-19

  • 孙过庭《书谱》中对使转用笔的认识
    要:孫过庭的《书谱》是书法史上难得的文、艺俱佳的作品,所以孙过庭对与用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就草书的用笔,孙过庭称为“使转”,这个词既是孙过熟知历代书论后归纳出的规范用语,也是孙过庭草书实践中对于草书笔法的体会。从书论和书法实践角度,本文对孙过庭提出的使转用笔进行分析,找到孙过庭认识中的草书书写的核心用笔之道。关键词:孙过庭 书谱 草书 使转一、孙过庭使转笔法的涵义首先,书法是通过墨展现出的线条和墨块来呈现的,一幅作品基本的元素是线条、形体,而笔法就是塑造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6期2017-09-20

  • 孙过庭《书谱》中的书法艺术观解读
    方珂摘 要:《书谱》为唐代孙中庭所著,不仅是一本书法名帖,也是书法理论的上乘之作,对我国书法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些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大家都给予了极高的关注。文章对《书谱》中表现的书法性质以及艺术价值和书法包容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具体分析了《书谱》中体现出来的书学思想,阐释书中展现出来的辩证观,揭示出《书谱》的理论价值。关键詞:孙过庭《书谱》;书法艺术;解读《书谱》既是书法名迹,又堪称书论名篇。不仅在书法字帖上独占一席,还在文学上显出它极高的艺术价值。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4期2017-06-09

  • 书谱》艺术风格及临习体会
    南守彪摘要:《书谱》是武唐书法家孙过庭的传世巨作,是经过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出来的、价值连城的文化瑰宝,书中提到的一些书法特点和论断已经影响了几十代人。本文对这本在中国书法理论史上有重要影响的理论著作进行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毛笔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人们使用练习书法大多是为了修身养性或者学术探讨、课业研究。伴随着全国性的“书法热”迅速兴起,书法这一古老而又独特的艺术再次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这股“书法热”一方面鼓

    艺术评鉴 2017年1期2017-03-24

  • 浅析孙过庭《书谱》五论及其价值
    。其中,孙过庭《书谱》在历代书学著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内容广博宏富,见解精辟独到,通过对书法艺术的发展论、书体论、创作论、审美论、批评论等方面来进行叙述,并分析其主要表达的书学思想和书法理论框架的构建,阐述其对后世的影响。关键词:孙过庭;书谱;书学思想;影响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8-0154-02孙过庭(约646~690),姓孙,名虔礼,以字行,陈留(今河南开封)人,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书学理论家,

    今传媒 2016年8期2016-10-17

  • 孙过庭《书谱》艺术风格管窥
    ◎陈 劲孙过庭《书谱》艺术风格管窥◎陈 劲孙过庭《书谱》是由唐一代继承“二王”正统草法的一部经典之作,其传承草法,为后世草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对《书谱》的研究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将《书谱》中的部分单字以及字群组合列举出来加以对比,以窥视《书谱》的艺术风格。孙过庭 书谱 艺术风格 对比一、书谱简介《书谱》,又称《书谱序》,为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所著的书法理论著作。成书于武后垂拱三年(687年),是孙过庭亲手以小草书写。宋、明、清各朝皆有孙过庭书谱的刻本问世。民

    参花(上) 2014年6期2014-02-24

  • 唐孙过庭《书谱》赏析
    张 帆唐孙过庭《书谱》赏析张 帆《书谱》是我国书法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从用笔、结构章法、用墨三个方面来看,《书谱》的艺术特色可归纳为:笔势外拓,坚动圆熟,纵任优游,有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书谱》 中国书法 书学思想 艺术特色唐孙过庭 《书谱》草书墨迹纸本,书于垂拱三年(687)。纵27.2厘米,横898.24厘米。每纸16至18行不等,每行8至12字,共351行,3500余字。 衍文70余字,“汉末伯英”下缺166字,“心不厌精”下缺

    中学语文 2010年15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