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师范生在教学实习备课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

2018-04-03 14:08蒋红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师范生新课标素质教育

蒋红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数学与经济系,四川 遂宁 629000)

当前许多数学师范生在实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地方,这与他们对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理念认识不深刻、不到位,更与他们课程设计不合理有很大关系。有的师范生不能挖掘教材,发挥教材的教育培养性,教学目的的确定呈现于多、大,过于笼统,不切合本节课和学生的实际;有的师范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原则运用意识淡薄或显陈旧、单调、贫乏,学法指导不重视,对“教学生会学”的思想还无深刻认识;有的师范生就教材而备课,只强调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基本上是老师的“解读”牵动或代替学生的“解读”,把学生的思维框在自己的思维中,被动式的接受学习,而以创新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学思想却少之又少。

那么,师范生在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较好地体现素质教育呢?大家都知道素质是人的综合品质,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而数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过程,提倡在小组合作、互帮互助中学习,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尊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培养他们的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正如美国现代课程专家多尔所说:“现代的数学课堂活动更是要求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疑问性和启发性,并需要达成一种促进探索的课题气氛”。那么,面对新课程中素质教育的要求,师范生如何备好每一节数学课,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积极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这需要师范生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

一、备目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己由以前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由“两能”(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到“四能”(发现问题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由此可见,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学目标。新课标素质教育观下的教学目标,第一,必须体现它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发展性,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符合大纲、教材、学生实际(既体现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能体现使优生达到较高层次的要求),最终实现教师的教授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的统一。而要达到上述目的,还需在通读、熟读教材的基础上,指出课本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表述出对这些知识点应达到的了解、掌握、运用的三个不同的层次,并进行强化和优化。还要关注学生识记、阅读、模仿的能力,更应注意其理解、分析运用和创造能力。第二,在通读、熟读教材后,还需要根据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单元目标、学期目标、学年目标和远期目标,以及它们的有机结合。第三,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要清楚并落实学生学习了本堂课后,不仅清楚“知识是从哪里来的”,而且知道“知识是什么,能干什么,与生活有什么联系”,还要在教学中注意并落实“能培养学生什么,能熏陶学生什么,能让学生渗透什么,能让学生提高什么”[1]。比如教学《圆的面积》,就需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哪些地方需有圆的结构?”、“圆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来的?”、“圆的面积公式能解决生活中什么问题?”等等,谨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让学生实实在在学到一点东西。

二、备教材

刚站上讲台的师范生首先得认真学习教材、钻研教材,体验教材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弄清大纲,知晓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工作的灵魂。而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每一个师范生必须从整体出发,系统分析,明确每一单元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一堂课要时时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做到心中有重点,课中破难点,这样才能使一堂课有灵魂。同时还要牢固地树立将知识作为发展能力的载体观念,改变只重结果而轻视过程的倾向。比如:对初三开始接触“函数”的教学,就需按一次函数(特例: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顺序全面通读教材,知晓其产生、发展的背景以及研究的过程,然后才能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全面备好《函数》这一部分的知识要点。

三、备学生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是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一个基本点。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必要而且必需,大量的实际研究和课堂观察表明:优等生和学困生没有严格的界限,每一个学生身上潜藏着很多有待开发的智能。所谓“教为主导”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领导和组织作用,而“学为主体”则是指学生认识和思维活动的主动权,因此,探索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经验储备、能力水平,掌握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用爱心、耐心和努力去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分层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2]。比如可以分层教学:第一,目标分层:基本目标要求全体学生达到,在此基础上鼓励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达到更高层目标;第二,教学分层:设计课内训练时,实行学困生扶着练,中等生点拨练,优等生独立练;第三,作业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相应层次的作业;第四,评价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不同激励评语。简而言之,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链”或“知识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所有快乐中最伟大的快乐就是存在于对知识的追逐之中。

四、备教法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今,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对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根据数学本身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要使学生学会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概括、抽象、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这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进入新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在新课改背景的要求下,师范生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注意从自身特点、教学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学生认知规律出发,大胆创新,不局限于哪种形式,用真正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组织形式取代传统的教学形式。如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的动手、动脑情境教学法,变单向传授为多向传输的小组合作讨论法,以暴露思维过程、启发思维为特点的发现教学法等等,让学生在生活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好奇、兴趣和疑问,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教育模式由“要我学”自发转变为“我要学”。比如: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可提出一个问题:“既然三角形是由三边构成的,那么是否任意三条线段都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呢?”学生就会开始议论纷纷,然后分组让学生做实验,会出现有些小组能行,有些小组不行。又提出问题:“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小组有什么共同特点?能围成三角形的小组又有什么共同特点?”这样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就能达到让学生主动而有效掌握知识的目的。大量的实践证明:素质教育观下的课堂教学方法,能为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各方面素质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五、备学法

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即以学生的求知为主旋律,力求教师和学生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引导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比如初中学习“中点坐标公式”:一维中点公式:x轴上有两点x1,x2,则它们的中点是可引导学生用类比的学习方法找出二维中点公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坐标分别是A(x1,y1),B(x2,y2),则它们的中点再如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课堂听讲,认真笔记;课后练习,巩固提高;测验查补,温故知新;回想归纳,创新提高等等。孟子也曾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所以自主多样化的学习,就是当今新课标素质教育理念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主动对原有知识体系进行整合、更新和扩容,从而愉快地而有成就感地去获取知识。

六、备观点

纵观近10年全国各地新课标下的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得到了更充分的实现和推进,形成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为主要特征,使之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稳定的心理状态,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较高的阅读能力和信息借鉴能力的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讲,备课中,师范生应考虑如何把这种观点传递给学生,做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观点与教材的一致性。比如: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而现行新课程版数学教材中就富含大量科学家的数学研究成果,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比如来自教材的“杨辉三角形”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四百多年;“祖暅原理”的发现更是早于世界其它国家一千多年等等,由这些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可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热情,激发学习动机。再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著名哲学家罗素指出:“数学,如果正确地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拥有至高的美”。因此,数学也是一门美学,数学所揭示的规律,深刻地表现了客观世界在数量与形式上的美。比如:黄金分割比例值0.618,这个最美的数字,充分反映了人体的健美结构,爱美之人无时不在追求它。当然数学中还有形如三角形是金字塔的缩影,圆是太阳的象征,函数是电子音乐制作中的工具,蝴蝶是对称图形的代表等等。作为师范生当然也必须拥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感悟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3]

七、备反思

数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实习中,师范生往往只注重课前和课中的备课,而忽视课后教学的反思。课后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备课的终极延续,是一种有生命力的生态备课。每一堂课上完后,师范生要认真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仔细对比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和课堂实施方案,观察哪些地方是课堂生成的,效果如何,反思本堂课的亮点在哪里,学生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改进之处。可在备课笔记本上整理出每一节课的“教学后记”,让它成为自己最生动有力的教学科研资料。著名教育家叶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所以,课堂实践后的反思、调整、再出发,显然是数学师范生的专业水平以及教师综合素养成长最快的途径。

总之,备课,不但是上课有效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师范生成长之桥。“不打无准备之战”,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而有效的开展,于学生有益,于教师有长。

猜你喜欢
师范生新课标素质教育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