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激励机制在智能经济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2018-04-03 23:10李香迎王常维
山西农经 2018年6期
关键词:群智报酬参与者

□李香迎 朱 会 王常维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 300387)

中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特别指出要重点发展群体智慧。发展群体智慧可以充分发挥我国人口众多、手机保有量大的优势,进一步推动我国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发展。而群智感知技术正是群智智慧的标志性产物。现在常见的激励机制有:少量奖金激励、竞争激励、娱乐虚拟激励、社交关系激励等。激励机制的选择必须根据具体的感知任务和参与者类型定制,目的是能够兼顾任务效率与预算控制,实现移动群智感知平台的良好运营。

1 移动智能感知及其激励机制简介

移动智能感知主要包括:感知平台、参与用户、感知任务着这三个组成部分。智能平台是由多个分布式服务器构成;参与用户是参与感知的所以移动设备使用者,移动设备的摄像头、GPS、陀螺仪、温度计都是感知信息的提供者。感知任务,是指由系统发布的一次短暂感知活动。移动端相较其他硬件设备的特点是:可以直接将信息上传到云平台,并且成本低,功耗小。

由于移动智能感知的参与者需要提供地理位置、个人信息、设备信息等比较隐私的信息,并且会涉及到设备功耗等问题,因此很难保证参与者的持续参与度。所以我们必须设计出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留住参与者并高效地为我们提供可靠有用的数据。常见的激励策略有少量奖金激励、拍卖竞争激励、娱乐虚拟激励、信誉激励、社交关系激励等。我们确定激励制度必须根据具体的感知任务和参与者类型定制,这里边涉及到实验设计、指标评价、结果预测、模型量化等内容。

群智感知激励机制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在服务器平台可以激励具有感知设备的持有者加入项目,并为系统提供可靠服务。激励机制可以用一下模型表示:

I:M→max(U(S),U(P))

该模型表示群智感知激励机制,即采用某种激励方式(M)使得服务器平台S和参与者(P)的效用(U)最大。

在群智感知中,感知任务的参与者是被激励的对象,根据分析他们通常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点:

1)个体自私性:他们通常不愿意无偿地使用感知设备为我们提供数字资源。

2)个体贪婪性:希望得到的回报要高出付出的时间、资源等的代价和付出。

3)不稳定性:参与者的感知能力去决议感知设备的能力和主管的个人感受等。

4)不可靠性:由于没有契约或合约束缚,随时有违约的可能。

我们建立激励机制必须要考虑到参与者的这些特性,系统希望在付出最少代价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参与者并且得到更多高质量的可信性数据。

2 近期进展

2.1 逆向拍卖

逆向拍卖是报酬支付激励机制最新的研究成果,它是指不同于传统的正向拍卖的一卖方多买形式,他是指存在一位卖方和许多潜在买方的拍卖形式。在移动端智能感知平台中,我们设定平台是买方,参与者是卖方。平台公布感知任务,然后参与者以自己完成感知任务希望获得的报酬进行报价,随后感知平台会选出报价最低的一组参与者作为对象进行购买数据。这种激励机制不仅能激励参与者并且还能极大的减小成本,在经济学中这叫形成买方市场。可以充分地引入竞争因素,平衡买卖双方的不对等关系。更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可靠数据。

2.2 虚拟积分激励

虚拟积分激励与直接的报酬支付不同,但也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激励机制。参与者不能直接获得报酬,但能同样满足参与者自我价值、虚荣心、成就感等心理需求。有实验表明虚拟积分激励对参与者有导向的影响,可以明显增加用户粘性。随着现代社会虚拟产品和虚拟货币的大众化,这种依靠虚拟积分的娱乐激励机制对年轻人有着越来越大的吸引力。

结束语

本文对移动端智能感知以及其激励机制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介绍了逆向拍卖激励、虚拟积分激励这2种比较新颖的激励机制。本文可以作为新的激励机制提出和实践的参考依据,也可作为借鉴学习的资料。

参考文献:

[1]张宁.移动群智感知网络中用户参与在线激励机制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

[2]郭会东.移动群智感知中预算受限的用户招募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群智报酬参与者
群智感知网络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台胞陈浩翔:大陆繁荣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物联网时代移动群智感知技术中的安全问题浅析
线上教学平台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职场不公平,所有人都变懒
基于开源和群智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方法
浅析打破刚性兑付对债市参与者的影响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医生的最佳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