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意向性提升古诗教学效益研究

2018-04-03 05:02翟美珍
成才之路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学效益意向性古诗教学

翟美珍

摘 要:在古诗教学中,学生公开的意向性活动,能激活原本零散、模糊的认知体验,从而形成清晰、理性的解读和深刻的理解。因此,意向性对于促进古诗教学效益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诵读,让古诗教学有声有色;描画,让古诗教学有象有形;体悟,让古诗教学有情有蕴。

关键词:古诗教学;意向性;有声有色;教学效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4-0076-01

在古诗词教学中,意向性表现为教师、学生、作者与诗歌作品之间相互联系的内在意识活动,也就是使学生个体意向性活动进入公开的意向性活动,从而激活学生原本零散、模糊的认知体验,形成清晰、理性的解读和深刻的理解。因此,意向性对于促进诗歌教学效益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对借助意向性提升古诗教学效益进行研究。

一、诵读,让古诗教学有声有色

任何学习的过程都是“知行”与“知情”统一的过程,诵读自然也不例外。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作为学习的先行者和点拨者,应该创设一个顺应学生和古诗意向相融相通、相互浸润的环境,以帮助学生感知古诗的意蕴和作者的内在情怀。这样的情境一方面基于古诗的情感基调,一方面能充分激活学生的诵读兴趣。例如,教学《峨眉山月歌》时,在学生初读诗歌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李白为什么会离开自己的故乡?诗中的江水又怎么能体会到作者的内在情感呢?学生陷入了沉思,此时,教师进行示范诵读。学生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浸润下,有了自己的收获。他们从教师的诵读中听出了江水流动的速度很快,听出了作者不愿离开故乡的纠结,江水流速之快印证了作者内心情感的浓烈。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去感受作者那份不舍、那份留恋,用心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的引领,将诗歌的情感基调与学生的认知情境相关联,使学生深入感知祖国语言的丰富性和文化味,为培养学生语感提供了有利条件。只有基于对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思考,才能释放自己内心的感悟,真正做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二、描画,让古诗教学有象有形

学生眼中的世界是奇特的,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构建古诗画面是走向艺术殿堂的重要环节。尤其是诗歌对意象的塑造,已然超越了景语,而充满了作者意欲表达的情语。然而从读者的立场来看,儿童正处于形象思维感知阶段,没有实物的依托枯燥地解读诗歌,他们的体验必然是乏味的,内心感知想必也是空洞的;离开了实物依托,学生仅凭借自身的经验进行揣测和理解,更会造成诗歌意蕴的偏向。例如,教学《望洞庭》这首诗,在学生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可紧扣“湖光秋月两相和”中的“和”字,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有交融和谐之意,诗中哪些景物彼此相融,和谐辉映呢?学生结合古诗大意和自身生活经验的积累,脑海中已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卷。有的看到幽静的湖面和皎洁的月光相互交融,有的看到青青的群山与碧绿的湖水相得益彰,还有的看到银光闪烁的湖面犹如银盘,而翠绿的洞庭山像一颗青螺置身其中……学生被这些美妙的景色所感染,对诗句的理解也更准确,对诗歌的意境感悟也更深刻。诗歌所呈现的画面不是简单的字符直译所能实现的,它需要通过学生捕捉物象特征,结合已有的经验深入感知,并在脑海中进行重组,形成与自己认知水平相匹配的画面。也就是说,学生所想象的画面与成人的思维是不同的,或许看得不够透彻,或许屏蔽了不该忽略的,而对于这些问题的出现,教师应通过与学生相互间的交流,彼此补充、适当点拨,从而丰富和完善学生的想象。

三、体悟,让古诗教学有情有蕴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富含了诗人的内在意识和情感因素,对诗歌意向的关注,就是对诗歌内在韵味的体悟。学生要做到深入诗歌进行品析,就要读懂古詩意欲表达的情感。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需要引领学生读懂诗歌内容,明晰诗歌意境。例如,教学《江雪》这首诗,在学生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拓展了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资料:柳宗元为官清廉,关心百姓的生活状况,积极主张政治改革,却遭受排挤和报复,政敌们曾几度烧毁他的住所,种种打击使柳宗元心力交瘁……此时的他忧国忧民、仕途受挫、感到困苦。补充的背景资料,使学生对柳宗元创作诗歌的心境感同身受,初步体悟到诗人孤立无援、悲愤交加、痛苦不堪的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引领学生深入诗歌:圈画出突显诗人情感的词,学生结合诗意品悟到“绝、灭、孤、寒、独”等字所透出的冰冷之感、痛苦之情。随后,学生通过诵读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悲愤完全释放了出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比兴的表达手法,理解诗歌、感知诗意自然也离不开这一方法的浸润。教师正是借助比兴手法所营造的意境,唤醒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动力,从而抓住诗歌中富有意向和情感色彩的字词,感知了诗人内心的苦楚和悲愤。

四、结束语

古诗语言精练,意境优美,更多的景物都被诗人赋予了景外之意,蕴含深情。而诗歌的教学本质就在于唤醒学生的灵魂世界,体味母语的无穷魅力。这就意味着诗歌教学要借助公众意向性不断丰富、完善学生个体意向性,从而激活诗歌的内在意蕴,触摸诗人的情怀。

参考文献:

[1]罗淑梅.小学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2]金军.略谈小学古诗教学的意向性[J].小学教学研究,2014(07).

猜你喜欢
教学效益意向性古诗教学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妙用音乐渗透,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活力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效益
(简论诗创作的意向性)
“选择中国共产党”何以成为群众集体意向性——读《井冈山的斗争》
塞尔论意向性与言语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