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厌学问题分析探讨

2018-04-04 09:28马相会
魅力中国 2018年48期
关键词:厌学农村留守儿童分析

马相会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农村的和谐稳定,是目前全社会都比较关注的一个大问题。本文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厌学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来改善这一现象,以此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厌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农村务工人员在城市务工虽然在收入上有一定的提高,使得生活水平有所增加,但是却使得孩子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仅是农村建设的问题,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厌学问题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家庭原因造成的,父母都不再身边,他们一般都是跟随爷爷奶奶生活,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逐渐的形成一定的自闭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厌学原因分析

(一)家庭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厌学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家庭的影响,教育不仅是需要是学校教育,还需要家庭的辅助,农村儿童长期在农村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长期跟父母见不到面,内心世界无法同父母沟通,长时间下去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学生比较自卑,自闭,不愿与他人进行沟通。而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也没有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自身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家庭原因是农村留守儿童厌学的一大重要原因。

(二)自身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的阶段,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和生理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没有办法和家长沟通,而在这一时期家长和老师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会导致学生学生分心,影响学业。

(三)学校原因

农村教育中由于资源匮乏,学校仍采用原始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乏味,学生对于学习不敢兴趣。从学校硬件设施来说,没有多媒体设备,教材也比较枯燥,教师只能采用传统的教法方法,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四)社会原因

留守儿童的厌学原因,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社会因素影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外界不良诱惑,这时家长没有在身边起到良好的教导作用,会导致孩子染上一些不良风气习惯,使得孩子无心学习,产生厌学心理。

三、农村留守儿童厌学对策分析

(一)完善教育制度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而我国农村地区由于教育水平的落后,教师本身的教育水平也不高,再加上教育硬件设施较差,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因此在农村教育方面,国家应该加大力度,提供更好的条件来吸引更多的教师深入到农村教学中去,对于农村现有的教师在加大培养力度,定期安排进行学习,并在薪资上予以一定的补贴。同时可以发展留守儿童寄宿制,寄宿制的发展可以使教师能够更多的关注学生,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学生可以更好的同教师和同学沟通,解决隔辈监管的不利因素。但是寄宿制的发展对于学校的要求较高,这不仅需要学校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管理体制,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二)政府应长期关注留守问题,建立长效支持机制

想要消除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将是一个长远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长期的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建立长效的机制,仅仅是一时的帮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目前虽然有的城市已经建立了留守儿童的学校,但仍不能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国家首先需要加强农村师资力量,保证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其次需要社会各界人士都对农村留守儿童予以一定的爱心关注,例如不在校园周边设立网吧和游戏厅,最大程度上为他们创造一个相对干净的学习环境。政府部门还需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调查走访,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需求,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并开展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引导留守儿童父母以及监护人的观念,使其掌握正确的教育观,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三)平等沟通,守护留守儿童的自尊心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很多在城市务工的家长仅仅是通过电话同孩子进行沟通,回家的次数很好,在电话中也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于孩子的心理、身体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孩子最想从家长处获得的是关爱,而作为家长应该改变以往的观念,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更多的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并且常回家看看,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及时帮助孩子。父母应有一人留在农村教育和照顾孩子,并且做好每周必打电话,尽量一两个月回一次家,还要多跟老师沟通,询问孩子的在校生活。利用孩子寒暑假时间将孩子接到身边照顾,培养孩子健康心态的养成。

(四)更新教育观念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因此学校既要承担学校教育的责任还要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教师的责任就比较重要,同时教师要确立“留守儿童不等同问题儿童”、“不让一名学生掉队”的教育观念,不能仅关注教师教的过程,还有保证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让学校成为孩子喜欢和留恋的场所。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不能仅局限于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更多的关注其心理转态,弥补家庭教育带来的缺失。

四、结语

儿童时期是成长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这一阶段正是体格发育,培养健康心智的阶段,这一时期不仅要能够在学校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享受来自教师的关注,同时也不可缺少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但是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两者都有一定程度的缺失,尤其是父母方面的。父母外出务工基本上靠电话来和孩子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电话中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学习问题,对于孩子的身体以及心理的关爱则较少。因此,只有真正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才能使得他们的父母能够安心在外工作,為城市化建设做好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克.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探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3),17-19

[2]孙志飞.德育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探析[J].理论观察,2009(1),111-113

[3]李秀英.农村“ 留守学生”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妇联,2004(10),3

注:本文系2017年陇南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厌学成因及对策研究---以陇南市西和县为例》(LN[2017]88)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厌学农村留守儿童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一例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Units 13—14解题分析